B站“后浪”翻涌,让无数人心潮澎湃,也让很多人自认成为韭菜。不谈大众化的题材,不说各界的激情,我只说说制药行业的浪浪击拍。
01
不要盲目把“研发投入占比增大”当成自己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指标
五一期间,“研发王”类似的排行榜露面,比如百济神州研发投入9.27亿元,占营收比重216.56%;金斯瑞生物科技研发投入1.86亿美元,增长率151.0%。
图源:米内网
增加研发比重对行业发展而言,不是坏事。但对于企业而言,千万不要当作必然的优势。行业的发展是以整个领域内的领头羊作为指标,而你企业的发展是以利润作为标准。任何企业都躲不开的就是利润为王,而利润一方面取决于销售,另一方面取决于内耗。研发作为一种无法评估收益的项目,之所以被各界推崇,是因为都知道研发出新成果太难了。
风险和收益的比值难以有任何保证,别的不说,疫情中各企业对于新冠病毒的临床,多被叫停,这就是一种警示。所以说,是不是投入研发,要看自己的条件。如果本身有广阔的产品能带来盈利,那么单从风险上讲,就没有什么大额度研发的刚性需求。当然,对于愿意增加研发投入的企业,我表示敬重,这是一种行业的责任与使命担当。但量力而行,从来也不是一种怯懦。及时抽离止损,也需要勇气。
02
不要盲目把“股票价格突然拉升”当成自己企业涅磐重生的征兆
股票价格暴涨,是很多上市企业都翘首企盼的事,为此甚至不惜放出假消息,比如把实验室阶段的试产夸大成“车间量产”;比如把体外试验阶段的结果作为利好先行公布出来;这和企业涅槃重生还差的多。涅槃重生靠的是内在力量,而非单独是外界游资的看好。再者说,有些股票的拉升,只是利空。类似事件,在各行各业屡屡发生,股票一拉升,吸引进来一批散户就掉价,内幕中的高管拍着胸脯笑,“太好了,终于赚钱了。”至于企业的发展,反而成了另回事。
03
不要盲目把“收购国外医药企业”当成自己企业影响力的预示
无法在国外快速建厂,成为一些集团企业的心病。而收购国外现有的小企业,成为一条快速方便的路子。利润先不谈,一旦收购成功,集团立马变身跨国,“有了海外子公司”。除非是被收购公司具有优势产品,否则这只能是一次营销行为。对于集团而言,只是一条热搜或者短期股票的拉升,但却埋下了坏账的风险。所以,很多事情得具体分析,才能知道这是不是企业的妙招。不要因为当了国外企业的金主爸爸就真把自己当成了爷。
从2014年到2019年,跨境交易数额,已经翻了几番。
而动辄数百万美元跨境交易的背后,未必都是为了扩大实业。这一点,尤其需要注意。
04
不要盲目把“疫情或灾难”当成自己医疗企业发展的良机
任何重大疫情危机,确实都会催生很多新兴公司或者产业盈利。但也要意识到,新郎和伴郎的区别,你参与了喜事,你是行业一份子,但最终进洞房的是新郎。别人以为是你的幸事,你作为企业要有冷静的思考,确实参与了整个过程,但你属于掏钱的一方。就像这次疫情,获利的是少数企业,很多企业都半停产状态。虽然同属于医疗行业,却在疫情中步步维艰。
沉下心来,做事应该冷暖自知,不蹉跎,骄傲,不气馁,不要让喧嚣干扰了自己的判断。不管你是前浪还是后浪,遇到沙滩,能做的唯有迎头直上。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