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协和医院眼科陈有信教授团队完成了AAV基因药物AL-001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国内首例受试者给药,这是国内首款通过脉络膜上腔注射给药的AAV基因治疗药物。10月2日,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主任陈有信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用药过程顺利,目前患者状态良好。
据《中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诊疗指南(2023年)》,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老年人群低视力乃至失明的主要原因,2040年全球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数量预计将达到2.88亿例。我国70岁以上人群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患病率为20.2%。陈有信表示,黄斑是视网膜中心的一小块区域,富含视锥细胞,视锥细胞是一种光感受器,使人能够在日光或光照条件下感知细节、颜色和物体。当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病变导致黄斑区视锥细胞退化时,就会导致中心视力的丧失。
“年龄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展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遗传因素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有家族成员患有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个体罹患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风险将明显增加。”北京友谊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孟照洋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除此之外,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肥胖以及缺乏营养等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也与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分为干性和湿性,多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开始时都是干性,大多数情况下,患者不会因为这种情况失去视力,其中,约10%~15%的干性黄斑变性患者会有一只或两只眼睛出现湿性黄斑变性。通常,湿性黄斑变性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中心视力的严重丧失。“虽然湿性黄斑变性发病率明显低于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却是导致90%以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对视功能危害极大。”陈有信指出。
北京安龙生物官微显示,“AL-001眼用注射液”是其研制的1类生物新药,该药物可在眼内长期持续表达阿柏西普蛋白,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达到长期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目的。目前该药物正在国内多家研究中心开展“AL-001眼用注射液”的临床研究。
研发进度查询
截图来源:药融云全球药物研发数据库
<END>
要解锁更多企业药品研发信息吗?查询药融云数据库(vip.pharnexcloud.com/?zmt-mhwz)掌握药品各国上市情况、药品批文信息、销售情况与各维度分析、市场竞争格局、一致性评价情况、集采中标情况、药企申报审批信息、最新动态与前景等,以及帮助企业抉择可否投入时提供数据参考!注册立享15天免费试用!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