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未影响上市药企研发投入
近日,东吴证券发布研报《2020年医药行业三季报总结专题报告:医药Q3业绩持续恢复,医疗器械、CXO、药店强劲》,就医药行业各细分领域部分上市公司三季度的业绩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
总的来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医药制造业2020Q1-3累计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6%和8.2%。PDB样本医院2020Q2药品收入增速-17%,较2020Q1的-25%显著收窄。
受疫情疫情影响,302家A股医药上市公司2020Q1-3收入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5.4%和28.6%,其中,2020Q3营业收入总额增长为14.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长为51.6%(疫情受益股所致),单季度增速持续回升。
2020Q1-3研发费用合计为347.5亿元,同比增长15.7%,研发费用率为2.8%,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分季度看,2020Q1-Q3研发费用分别为93.1亿、120.6亿、13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为8.8%、19.3%和17.6%,研发费用分别为2.6%、2.8%、2.9%,同比均有小幅提升,整体来看,疫情并未影响医药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力度。
化药企业销售费用下降
具体看化药制剂企业,2020Q1-3营业收入总额增长-2.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长-0.7%。其中,2020Q3营业收入总额增长4.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长17.8%,较2020Q2显著回升。
76家化学制剂公司2020Q1~Q3收入总额增速为-2.65%、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3.60%,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0.68%;2020Q3收入总额增速为4.8%、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3.1%、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17.8%,Q3行业表明显好于Q2,主要是因为Q3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化学制剂板块业绩复苏。
盈利能力方面,化学制剂上市公司2020Q1~Q3毛利率有所下降,但净利率提升显著,其中:
毛利率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业绩收入有所下降以及原料药价格上涨;销售费用率回落;主要因为疫情影响正常营销活动以及疫情期间相关产品供不应求;至于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则保持稳定。
东吴证券分析指出,此次疫情对于化学制剂板块业绩收入影响显著,与疫情影响下的正常营销活动和疫情期间患者就诊率显著下降有关。随着国内疫情逐渐转好和复工复产的有序进行,化学制剂板块业绩表现迅速回升。
虽然疫情对于药企现有商业化产品产生短时影响,但是并不影响研发费用的持续投入和创新药企研发进度。因此,随着国内创新研发进程的不断推进,化学制剂板块仍将不断分化,创新药研发企业仍将成为化学制剂板块业绩增长的核心催化剂。
医药商业销售费用下降
据统计,18家医药商业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收入总额增速为1.54%、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11.27%、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11.35%;2020Q3收入总额增速为11.7%、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27.3%、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为14.1%。疫情导致医药商业的Q1业绩受到影响,Q2、Q3加快恢复。
具体来看,盈利能力方面,医药商业上市公司2020H1毛利率基本持平,但净利率提升,其中:销售费用率下降,主要是因为疫情影响商业活动和带量采购不断落地带来医药商业企业销售费用的进一步降低;此外由于规模效应的不断显现,管理费用率也持续下降;财务费用率基本持平;研发费用率则略有提升,主要是因为供应链系统、物流体系等方面的投入。
东吴证券分析指出,新冠疫情导致医药商业的Q1业绩增速略有下滑,但Q2、Q3季度持续加速增长,体现了医药生物刚需属性的特性。随着国内带量采购不断推进,医药商业企业销售费用率将进一步下降,龙头商业企业价值进一步凸显,强者恒强更加突出。
集采压缩销售费用
据相关媒体报道,2019年323家上市医药公司的销售费用达2873亿,而被纳入带量采购的药品,采购量以合同的形式规定了下来,保证了药品的进院采购,节省了中间的销售费用。
近期,第三批国采的中选结果将在全国先后落地,随着中选品种进入正式采购阶段,相关带量采购品种对于一批医药工业制剂企业和医药商业企业的影响还将持续显现。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国家医保局相关领导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国家层面要常态化开展国家药品集采,按照一定数量和金额来设定标准,达到标准就启动新一轮集采,大概一年两批左右。随后还会进一步拓宽集采范围和条件,加快推进集采步伐。
至于地方层面,在国家指导下,希望积极按照国家形成的政策规范开展集中带量采购,希望到2022年底,临床采购金额较大,适合集采的重点药品都能够纳入集采范围。
注:本文部分整理自东吴证券研报《2020年医药行业三季报总结专题报告:医药Q3业绩持续恢复,医疗器械、CXO、药店强劲》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