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年步入尾声,仅余3个月的时间,多项大规模医用耗材集中采购(集采)将相继进入启动或执行的关键阶段。
一、人工耳蜗与外周介入耗材全国降价在即
近日,备受瞩目的第五批国家耗材集采品种终于揭晓,人工耳蜗类及外周介入类耗材即将踏上全国降价的征程。9月底,国家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平台发布了《关于开展人工耳蜗类及外周介入类医用耗材集中维护工作的通知》。目前,多省份已着手启动历史采购数据的填报工作,涉及2022年和2023年使用过相关耗材的公立医疗机构,填报截止日期集中在10月16日至17日之间。
为确保各医疗机构顺利操作,国家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将于10月8日15时通过视频会议进行系统操作介绍,并提供培训视频等材料。外周介入作为尚未广泛集采的领域,此次国采将对其产生深远影响。回顾2021年河南的集采,外周介入耗材如颈动脉支架、锁骨下动脉支架等67类产品的平均降幅达到了53.6%。三年后,更广泛的降价浪潮即将席卷而来。
人工耳蜗作为新纳入集采的品种,同样备受瞩目。目前,国内生产人工耳蜗的企业较少,进口品牌如科利耳、美迪医疗、领先仿生占据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而国产品牌如诺尔康、力声特等也在积极参与竞争。产品价格从8万至27万不等。纳入国采后,人工耳蜗的价格有望进一步降低,国产企业也有望借此机会推动进口替代。
二、25省IVD集采结果执行在即
目前,安徽等25省联盟2023年体外诊断试剂(IVD)集采的中选结果已陆续进入执行阶段。江西、河南、四川等多地已明确执行时间。此次集采涵盖HPV-DNA分型检测、HCG、性激素六项等多个品种,企业报价平均降幅达53.9%,预计年节省采购金额近60亿元。
其中,传染病八项检测(化学发光法)的平均降幅达到54.14%,最高降幅更是达到了65.2%。此次集采以化学发光产品为主,涉及省份广,品种市场空间大,对IVD市场将产生深远影响。国产企业在HPV-DNA分型检测、传染病八项检测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而在HCG、性激素等领域则存在较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三、全国联采模式加速推进
今年,国家医保局首次提出要加强省级联盟采购的全国协同,条件成熟的可提升为全国性联盟采购,实现“一地集采,全国降价”。全国联采将涵盖生化类体外诊断试剂、肿瘤标志物检测、超声刀头等多个大品种耗材。
目前,福建牵头的血管组织闭合用结扎夹类全国联采已公布拟中选结果,安徽、浙江、河北、江西等地也相继启动了肿瘤标志物检测、乳房旋切针、血管介入类、生化类体外诊断试剂等产品的集采程序。国家医保局鼓励地方开展联盟采购,并提升其为全国性联盟采购的条件,同时提供统筹指导和专家技术支撑。
随着大规模耗材集采逐渐成为常态,耗材价格“全国一盘棋”的生态正在加速形成,耗材市场竞争也进入了新的周期。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做分享,文章中观点仅代表原平台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如若本文有与贵平台发布原创内容有重合之处,或未经授权使用,系原平台行为,本平台仅转载。您可以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文章,我们会立即响应!
<END>
想要解锁更多药品信息吗?查询药融云数据库(vip.pharnexcloud.com/?zmt-mhwz)掌握药品各国上市情况、药品批文信息、销售情况与各维度分析、市场竞争格局、一致性评价情况、集采中标情况、药企申报审批信息、最新动态与前景等,以及帮助企业抉择可否投入时提供数据参考!注册立享15天免费试用!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