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试用企业版

2024全球制药企业TOP50揭榜!云南白药等4家中国药企入围

药企 排行榜 云南白药 中国生物制药 上海医药 恒瑞医药
细胞基因治疗前沿
2024/06/24
3607

6月14日,美国制药经理人Pharm Exec发布了2024年全球制药企业TOP50榜单。Pharm Exec 50是根据处方药销售额对全球前50名制造商的最新排名。以全球医药市场研究机构Evaluate Pharma数据为基础,榜单包含了过去一年全球50强药企在处方药业务上的销售收入、年度研发投入以及核心产品收入。

榜单显示,虽然大型制药公司总体表现稳健,但由于新冠相关收入的急剧下滑,辉瑞结束了连续两年的“霸榜” ,全球排名降至第六位。得益于多样化的产品组合推动,强生公司以534.6亿美元的处方药销售额登顶全球首位。

随着GLP-1受体激动剂领域的强势崛起,诺和诺德和礼来的销售收入均获得显著增长,二者今年的全球排名分别上升至第11位和第13位。PharmExec报道认为,基于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等GLP-1药物在许多其他适应症中的前景,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心力衰竭和睡眠呼吸暂停,以及即将到来的下一代GLP-1激动剂的潜力,一些专家预测,到2030年代初,该领域全球销售额将达到1500亿美元左右,相关的合作和交易预计也会明显升温。

此外,榜单最受关注的莫过于上榜的中国药企情况,此次上榜的中国药企共有4家:云南白药(33名),中国生物制药(38名),上海医药(42名),以及恒瑞医药(48名)。较去年相比,值得关注的有:中国生物制药连续六年上榜、云南白药重回榜单、石药跌出TOP50。

云南白药

云南白药以近年来的最好成绩(第33名)再次跻身该榜单,且为该榜单全球制药50强阵营中排名最为靠前的中国制药企业。截至目前,云南白药已三次入围该榜单并均取得中国区最好排名。云南白药是我国云南省特有的老字号中成药,是经过百年的发展的老品牌,公司产品已经从1瓶百宝丹发展到36个品类390个品种,产品覆盖药品、大健康、医药商业、器械等领域,畅销国内市场及东南亚一带,并逐渐进入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

2023年,云南白药实现营业收入391.1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0.94亿元,同比增长36.41%;归母扣非净利润为37.64亿元,同比增长16.45%,创同期历史新高。延续2023年业绩增长的强劲势头,2024年一季度,云南白药实现营业收入107.74亿元;归母净利润17.02亿元,同比增长12.12%;归母扣非净利润16.90亿元,同比增长20.51%,创同期历史新高。

云南白药始终坚持将传统中药融入现代生活,不断推动自身从传统中药制造企业向现代化大健康企业转型。目前,云南白药保持了在药品肌肉骨骼中成药领域、健康品牙膏领域、中药材三七领域等多个业务领域的市场领先地位,医药流通板块,省医药公司在云南省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市场持续保持区域性领先地位。未来,云南白药将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持续推动核药研发及商业化进程,并结合国内临床研究特点,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和精准诊疗方案,以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临床需求。

云南白药将紧紧围绕“大健康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战略定位,坚定地持续深耕“药”这个产业根基,推动各项业务聚焦于公司在大健康产业的优势领域,不断强化行业领先地位,同时科学、审慎、有效的推进新业务增长点的打造。公司将把“增长”和“增效”作为工作主要基调,围绕中药的全产业链业务,做大做强品质大中药;围绕个人健康的功效性产品服务,做新做精健康好生活;围绕特定市场的商业流通,做稳做优区域新流通,进一步努力实现规模、结构和质量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中国生物制药

中国生物制药董事会主席谢其润表示:“能够连续六年入选全球制药50强榜单,体现出国际权威机构对我们近年创新成果的认可。2024年我们预计将有多个创新产品获批上市,已经进入创新产品的密集收获期。到2025年,创新产品数量有望达到20个,届时公司将有近半的收入来自创新产品。未来我们也将继续专注创新,深耕四大治疗领域,加快全球化布局,致力于用更多优质产品造福患者。”

中国生物制药是正大集团旗下公司之一,其核心下属公司正大天晴、北京泰德等在肿瘤、肝病、外科/镇痛、呼吸系统治疗领域处于优势地位,是国内少数几家在肝病、肿瘤等领域商业化能力突出的大型药企。2023年公司营业总收入263.76亿元(同比-8.71%,若按照剔除正大青岛收入口径则同比+0.7%),归母净利润23.3 亿元(同比-8.32%)。从 2018 年创新药核心产品安罗替尼上市开始,公司便确立了全面创新转型的战略,此后通过多种方式加速转型,目前公司创新药管线丰富,创新业务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成功从以仿制药为主的药企转型创新药一线大厂。

近年来,中国生物制药确立“组织整合、全面创新、国际化、数字化”四大战略,持续加速创新转型。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达44亿元,占比达到16.8%,均位居行业前列。其中,创新药投入占总研发费用的77%。全年创新产品收入达98.9亿元,创新产品数量由2015年的2个快速攀升至2023年末的11个,创新收入占比从11%迅速提升至38%,展现出公司全面创新的战略成果。

今年以来,中国生物制药安奈克替尼胶囊、贝莫苏拜单抗两款1类创新药先后获批,适应症分别为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和广泛期小细胞肺癌。贝莫苏拜单抗与安罗替尼联合用于晚期肾细胞癌的III期研究取得阳性结果,将于近期递交上市申请。其子宫内膜癌的适应症也已于今年2月申报上市,并被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

另一方面,公司也将国际化作为重要战略,致力于成为链接全球创新与中国市场间的重要桥梁。今年4月,中国生物制药与德国知名药企勃林格殷格翰宣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依托各自优势和资源,共同研发并在中国内地商业化勃林格殷格翰的肿瘤药物管线,为中国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治疗方案。不久前,在芝加哥举行的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中国生物制药海外子公司invoX研发的新型四价双抗药物FS222Ⅰ期临床研究结果首次公布,并作口头报告。这意味着,去年中国生物制药收购纳斯达克前沿生物科技公司F-star后,迎来“开花结果”阶段。

上海医药

本次榜单中,上海医药公司排名从去年的第41位至第42位。

上海医药主营业务为医药工业、医药商业,业务收入、成本费用也基本覆盖在这两大领域。产品管线覆盖心血管、消化系统、免疫代谢、全身抗感染、精神神经和抗肿瘤等领域。据公司财报,公司实现全年工业销售收入过亿产品数量48个,与去年持平。60个重点品种销售收入149.40亿元,同比略有下降。中药板块实现工业收入98.17亿元,同比增长10.30%。

目前,上海医药集团在研管线共有46条,其中ADC管线为上海医药集团旗下子公司上海交联药物研发有限公司与上海复旦张江共同研发管线,目前已知的为B003以及F0002管线。F0002-ADC为注射用重组人鼠嵌合抗CD30单克隆抗体-MCC-DM1偶联剂,由人鼠嵌合抗CD30单克隆抗体,通过硫醚连接子(MCC)与DM1偶联而成。 其中,DM1是一种美登素类生物碱,属于微管蛋白抑制剂类。B003是上海交联药物研发有限公司研发的T-DM1药物,利用MCC将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和微管蛋白抑制剂DM1进行偶联。

6月8日,上海医药发布公告宣布,决定终止B001、B001-A、I022(联合用药、乳腺癌一线治疗)以及I022-K四个研发项目的临床试验及后续开发,其原因是为合理配置研发资源、聚焦优势研发项目。据公告,四个研发项目累计研发投入共计约1.15亿元。

恒瑞医药

恒瑞医药公司今年的排名略有下滑,从前一年的第43位降至第48位。恒瑞医药的产品线涵盖抗肿瘤、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多个领域。公司在国内外均设有研发中心,包括连云港、上海、美国和欧洲等地的14个研发中心,全球研发团队达5000余人。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8.20亿元,同比增长7.26%;归母净利润43.02亿元,同比增长10.14%。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9.98亿元,同比增长9.2%;归母净利润13.69亿元,同比增长10.48%。在经历集采的阵痛后,创新药已然成为恒瑞医药的重心,并逐渐成为其业绩增长的主要推动力。2023年公司创新药收入达106.37亿元(含税,不含对外许可收入),实现了22.1%的同比增长,占营收比重达到46.6%。

为保证创新成果产出,恒瑞医药持续加大创新力度。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61.50亿元,近十年来(2014-2023)累计研发投入接近350亿元。从研发进度看,27款新药(20款1类新药)处于NDA或III期临床阶段(不含II/III期临床),上市可期;从治疗类别看,处于获批临床及以上阶段的173款新药涵盖13个治疗大类,集中在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消化系统及代谢药、神经系统药物三大领域。

近期,国际知名咨询机构Citeline发布的《2024医药研发趋势年度回顾白皮书》(简称白皮书)显示,在研发管线数量排行中,恒瑞医药成为首个凭借管线规模进入TOP10的中国药企,记录的管线规模同比增长38.7%。以2023年原创药数量来看,恒瑞医药以138款高居第一位,超过罗氏(125款)、辉瑞(127款)、阿斯利康(103款)。恒瑞医药拥有的原创药物比例最高,研发管线中近94%的药物都是其独立原创。

无论是过去根深蒂固的创新者和企业巨头,还是那些迅速晋升的,每个企业都以自己的方式应对当今新的、独特的问题和障碍—无论是在政策方面(《通胀削减法案》、定价审查);经济(专利到期/生物类似竞争)、运营(供应链中断、全球动荡)或监管(数字中断、合规)。他们正以各种战略决策和行动做出回应,从整合和裁员,到管线重新排序和品牌扩张,再到并购和产品许可申请。希望明年全球制药TOP50榜单上能看到更多中国药企名字,更希望中国创新药可以有更多的FIC登上世界舞台。

参考资料:

[1]https://www.pharmexec.com/view/2024-pharm-exec-top-50-companies

[2]各公司公告

<END>

想要解锁更多药企信息吗?查询药融云数据库(vip.pharnexcloud.com/?zmt-mhwz)掌握药企公司基本信息、投融资情况、产品管线分布、药物销售情况与各维度分析、药物研发情况、年度报告、最新进展动态、临床试验信息、市场规模与前景等,以及帮助企业抉择可否投入时提供数据参考!注册立享15天免费试用!

<END>
*声明:本文由入驻摩熵医药的相关人员撰写或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摩熵医药的立场。
综合评分:5.1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