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公告,取消部分药品中标(挂网)资格的通知。
根据文件,部分企业因生产线改造、停产等原因,药品已无法保障供应,递交了关于取消其产品在贵州省药品集中采购中标(挂网)资格的申请,并承诺自取消之日起,该企业同品规产品两年内不得参与贵州省药品集中采购活动。
共有22个药被取消中标(挂网)资格,且基本都为包括注射用炎琥宁、头孢克肟胶囊、生脉饮在内的常用大品种,涉及太极集团重庆中药二厂有限公司、西南药业、苏州二叶制药有限公司等知名药企。
实际上,近期来,药企品种申请撤网的事件经常发生,且都涉及到全国统一不供货承诺函。
7月22日,宁夏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发布《关于公示拟取消部分生产企业药品中标(挂网)资格的通知》。共103家药企提出有关药品的废标(撤销)挂网申请,以上企业药品的中标挂网资格被取消。
此次共261个药品被撤网,涉及布洛芬分散片、热炎宁颗粒、血塞通片、复方三七补血片、六味地黄丸、格列齐特片、氯雷他定片、替米沙坦片、头孢拉定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罗红霉素胶囊、阿奇霉素颗粒、利巴韦林颗粒、尼莫地平片、甲硝唑片、盐酸二甲双胍片等常用的化药和中成药。
7月2日,内蒙古医保局挂网《关于汇总公布德州德药制药有限公司等企业申请部分药品取消挂网资格的通知》。公告显示,从2020年3月1日至6月30日,由于原料上涨、生产线改造、药品批文被收回等原因导致许多药品停止生产,德州德药制药、万邦德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一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共20家药企向内蒙古申请取消40个药品的挂网资格,并递交全国统一不供货承诺函。
6月22日,甘肃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网发布撤网事宜,包括麝香活血化瘀膏、注射用肌苷、急支糖浆、复方卡托普利片等40个企业生产的68个药品提交了撤销挂网的申请。
5月21日,山西省药械集中竞价采购网就发布两则撤网通知,涉及双黄连颗粒、清开灵注射液、盐酸贝那普利片、妥布霉素滴眼液、克拉霉素胶囊等常见药的66个品规主动申请撤网。
维持全国价格体系
就各省发布的文件内文来看,成本上涨、原料短缺、生产线改造是导致药品停产、停供的主要原因。
一定程度上,近年来,药品降价是医药界不可逆转的趋势,药品的价格逐渐出现新低,甚至到了地板价。有些厂家为了获得市场,未能考虑到全国联动,因此也打破了自身产品的价格体系;另一方面,虽然产品不断降价,但生产成本和原料成本的价格不断上涨,出现价格和成本的倒挂问题,出现亏损后,企业的生产意愿不强,干脆停产,不供货了。
以原料药为例,媒体曾多次曝光原料药价格上涨的「触目惊心」,比如注射用葡萄糖酸钙原料药,3年内销售价格上涨19倍至54.6倍;马来酸苯那敏在一月之间,从400元/kg涨至23300元/kg,苯酚则疯涨了99倍。
中药层面,直接对应的是中药材价格的不断上涨,尤其是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正式实施,对中药品种的质量要求更加严格,导致下游生产企业难以用不达标的品种以次充好,也间接促进了质优药材的价格上涨。
除此之外,部分药企要通盘考虑全国的市场价格,放弃一些市场份额较小的省份,来维持全国的价格体系,比如内蒙古、青海、甘肃的药品容量、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企业考虑后战略性放弃,也是企业整体产品价格策略的一部分。
业内有观点认为,撤标废标也有可能是药企为了在恢复生产后以提高价格所作的准备。
对企业有什么影响?
对药企而言,如果生产企业不能正常供应药品,就要面临严厉的惩罚;有的地区轻则废标、取消中标资格,扣除履约保证金,重则纳入不良记录,取消该企业所有产品在全省的中标资格,相当于药企被纳入该省的“黑名单”,踢出该省市场两年。
以甘肃省为例,《甘肃省药品集中采购诚信管理办法》显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恶意投标,或中标后1年内不能保证供应,独家中标或最低价中标后提出成本倒挂等理由不保证供应,扰乱市场秩序的;因非不可抗力撤标等,不履行有关合同义务的,将视为失信行为。
同一品规累积3次不良记录或通报批评、警告、不良记录次数之和大于等于10次,取消该品规的挂网。同一企业有2个以上(含2个)品规取消挂网,企业纳入黑名单,该企业不得参与甘肃省下一轮药品集中采购活动。仅有一个品规中标,该品规3次不良记录或通报批评、警告、不良记录之和大于等于12次,取消该品规的挂网,企业纳入黑名单,该品种不得参与甘肃省下一轮药品集中采购活动。
因此,两害相权取其轻,医药企业会选择主动废标,承担的处罚相对较轻,也不会对该药企的其他品种带来影响。
但需要注意的是,全国集采、省级集采和地方集采的三层嵌套发力下,药品降价已经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这也更考验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未来,成本控制能力强,核心品种规模大,市占率高,凭借成本优势抢占市场的企业,会更容易生存下来,这也是企业要转型的方向。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