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速控制新疫情蔓延的同时,北京发布了今年基层卫生的重点工作,基层将肩负起更为艰巨的使命。
6月16日,北京市卫健委发布《2020年北京市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
做实做细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做好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中高风险地区来京人员、治愈出院患者等重点人员管理。指导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易感人群做好个人防护。
做好辖区内集体单位、楼宇复产复工和学校、幼儿园复课复园防疫指导,加强消毒和防护知识培训,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完善基层公共卫生预防体系建设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划与标准化建设。原则上,每个街道(乡镇)至少设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2个社区配备1个站点,农村地区根据不同地域类型、行政村人口规模,规划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
推动落实“公益一类保障、公益二类管理”运行保障模式
根据文件要求,北京基层医疗机构推行“公益一类保障、公益二类管理”运行模式。按照这种模式,基层医疗机构将在有财政保底的同时,享受更多的自主权,允许调整其奖励性和基础性工资比例,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工作要点》提出,出台本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增、奖、补”政策。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由政府全额保障,按照辖区常住人口足额安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常性支出和专项支出经费。落实“两个允许”,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动态增长机制,激发基层发展活力。
推动村卫生室逐步向社区卫生服务站转型
《工作要点》要求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工作。建立完善监测评估制度。
推动以医共体为单位实行医保总额打包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建立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机制,引导医共体主动做好预防保健和健康管理工作。
在乡村一体化方面,要完善乡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政策,压实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职责,实行六项统一:
逐步推进乡镇和村级医疗机构统一规划设置、统一人员准入执业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药械管理、统一财务管理和统一绩效考核。
推动村卫生室逐步向社区卫生服务站转型。做好低收入村巡诊工作。
落实家医服务奖励政策,先考核、后补助
推行签约服务网格化责任制管理,公示家庭医生团队信息及负责区域,夯实家庭医生团队对网格内居民健康管理责任。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每半年进行一次满意度评价。
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标准。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奖励政策落实情况纳入2020年度签约服务绩效考核范围。
优化签约流程,精准区分重点人群与普通人群,规划资金使用和管理,杜绝重复签约、重复补偿。落实“先考核、后补助”要求,根据考核结果分配奖励资金。研究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考核指导手册,确保服务质量。
增加签约服务供给
改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团队为单位的签约服务方式,研究医务人员以个体为单元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行性。
允许二、三级医疗机构符合条件的医务人员,特别是全科、内科、儿科、中医医师等(含退休),在属地卫生健康委统筹管理下提供签约服务。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政策,发展社会资本办医疗机构提供签约服务。
加强乡村医生、护士服务能力
订单定向生是补充乡村医生队伍的重要人才资源,保障定向生的权益,规范化管理,是确保该队伍保持活力的必要条件。
《工作要点》提出,研究制定乡村医生岗位订单定向培养医学生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安置使用和管理政策。
完善社区护士培养和使用,改善医护比,提高社区护士比例,强化社区护士对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参与度。
统筹基层医务人员培训管理,开展合理用药培训。完善社区康复理疗设备设施,提高社区卫生康复服务能力。继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
加强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将中医药纳入签约服务内容,对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进行中医药健康管理。
加强中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训,提升基层中医非药物治疗服务能力,鼓励提供中药饮片代煎及第三方配送服务。
发展基层“互联网+健康医疗”
推动结构化基层电子病历建设。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在基层应用。
推进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信息互通共享、业务高效协同,支撑健康联合体内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和信息共享。
发挥市、区两级基层卫生健康信息管理平台作用,加强应用,发展远程医疗,推进“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探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互联网医疗服务。
合理延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时间
根据需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通过延长午间、晚间服务时间及在线服务等方式,合理延长服务时间。服务内容以全科诊疗、中医、康复理疗、药事服务等为主,可增设检查检验、预防接种等服务项目。
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按照国家要求,规范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按时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加强与区级疾病预防控制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工作衔接,强化技术指导,提升服务水平。
推进电子健康档案向个人开放,提高群众利用率。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为突破口推进医防融合服务。
做好区域卫生健康信息系统与国家高血压、糖尿病质控监测系统衔接,推动数据共享。
未来比较长一段时间,基层医疗机构和人员都将兼顾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和日常诊疗工作,责任重大。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