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试用企业版

靶向药、生物类似药、高端制剂、抗体药、、AI药物设计等列入《河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AI药物设计 靶向药物
药通社
2022/02/07
6045
去年底《河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中多次提到生物医药相关方向


专栏2: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竞争力提升重点攻关方向 

7.生物医药领域。重点突破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人工智能药物设计和发现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病毒载体构建技术、核酸疫苗开发技术以及蛋白靶向降解药物、双(多)特异性抗体、抗体偶联药物、多肽类药物等新一代生物药开发技术、绿色催化与生物转化技术、亚单位疫苗多聚融合技术、新型疫苗佐剂与制剂技术、诊断标志物发现和筛选技术、诊断用抗体开发等技术;巩固提升微通道反应等流体化学技术,缓控释新型制剂技术、抗体片段工程化改造技术、高表达细胞系开发技术、生物技术药物长效制剂技术等优势技术。 


专栏8:临床诊疗技术重点攻关方向 

1.前沿诊疗技术。支持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生物技术以及医学人工智能、大数据融合分析、新型影像技术等前沿及共性技术研发;支持开展生物治疗、微创治疗、细胞治疗、再生医学、肿瘤免疫临床诊疗等新技术研究;支持研发一批重大疾病风险监测、早期筛查、分子分型、精准治疗、疗效评估等防控诊疗新技术。

2.重大疾病防控。针对威胁居民健康的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等重大慢性疾病,消化、妇产、儿科、口腔等常见病,以及地方病、生殖健康和出生缺陷、重症肌无力等罕见病的临床问题,加强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加快适宜诊疗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效提升疾病精准诊断与治疗水平。 

3.医工融合。支持融合临床数据、影像学诊断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机械制造、计算机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基于5G的全省临床疾病数据信息采集、存储和远程诊疗平台研究,开展神经系统疾病早期诊断—计算机智能软件模型研究,研究开发骨科人工智能机器人。 


专栏9:中医药领域重点攻关方向 

1.中医。开展基于络病学说与浊毒理论指导下的疾病防治研究;针对中医药防治优势病种或疾病的优势环节,以及现代医学尚缺乏理想治疗方法的疑难病,开展基于循证的临床研究;开展肿瘤、代谢病、心脑血管病、免疫相关疾病、慢性肾脏病等重大疾病和重症肌无力的中医药/中西医诊疗方案研究;开展针灸推拿、骨伤、康复等中医特色关键技术和中医数字化诊疗设备的研究。

2.中药。支持我省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中药材种植、中药炮制和质量特征标识新技术研究;开展中医药应对重大传染病,防治重大疾病、慢性病的药物开发研究;支持运用真实世界证据、循证医学技术和传统中药研究方法开展具有人用基础的中药新药研究;推进经典名方、院内制剂、名家验方、民族医药向中药新药转化。 


专栏10:生物医药技术重点攻关方向 

1.创新药物。支持肿瘤靶向治疗药物、新机制抗菌药物以及用于重大突发性感染性疾病、儿童疾病、常见病、多发病治疗药物的开发;支持新型注射液、缓控释、长效靶向释药、新型吸入给药等高端特殊制剂研发;支持疗效确切、临床急需、专利到期的首仿药开发;支持重大传染病防治用创新生物技术药物以及针对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抗体药物研发;加快临床需求量大的生物类似药大品种、重组蛋白药物、核酸药物、新型疫苗、细胞治疗、基因治疗与免疫治疗等新一代生物技术药物研发。

2.高端医疗器械。充分利用医工交叉新前沿技术,推动医学诊断、监护设备、新型组织再生和修复类生物医学材料与组织工程产品、高分子或金属类高端植入医疗器械等优势领域提升创新能力提升,支持3D打印骨科植入材料、高精准快速诊断试剂、伴随诊断产品等研发,加快开发具备云服务和人工智能功能的远程监测装备、移动医疗、可穿戴设备、医疗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检测系统等高科技医疗产品。

3.康复辅助器具。围绕助老助残和大健康领域突出需求,支持开展认知症干预、无障碍出行、智能康复护理等领域基础和应用研究,提升医疗康复机器人关键部件、人机交互和共融技术、康复信息和大数据应用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水平,支持互联网+传统的脑机融合、机器人辅助技术、智能辅具等康复器械、承载器械的智能化创新发展,加强产业技术创新。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

《河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11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河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根据《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展望到2035年。

一、全面开启创新型河北建设新征程

(一)发展基础。“十三五”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大力实施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科技综合水平持续提升、创新体系逐步健全、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创新支撑不断增强,我省科技创新工作进入最快最好发展时期。区域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从全国第24位增长到第20位,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2020年达到60%。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历史性突破。高新技术企业由“十三五”初期的1628家跃升至9400家,由全国第13位提升至第9位。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总量达到2212家,是“十三五”初期的2.2倍。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实现翻番,达到43家,位列全国第9位。承德市获国务院批准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十三五”期间吸纳北京技术合同交易额853亿元,是“十二五”总量的4倍,雄安新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基本完善,中科院雄安创新研究院等一批科研机构入驻雄安新区并启动运行。修订颁布《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科技依法治理能力明显增强,在科技成果所有权归属、科技评价、科技计划管理等方面出台系列政策,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得以更大释放。

(二)面临形势。从国际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构建美好生活的关键变量和重要引擎。全球范围颠覆性技术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创新成为重塑国际格局的关键力量,新兴技术领域成为博弈重点。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渗透,新技术、新产品、新赛道、新业态不断涌现,为河北省抢占未来技术制高点、实现换道超车带来契机。同时,国际经贸摩擦、传染病防控、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对科技发展提出挑战,亟需全球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河北省要夯实战略科技力量和创新基础,在变局中开创新局。从国内看,创新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高质量发展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需求显著增加,面对新形势,必须深刻认识科技创新工作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和新要求,主动作为,掌握发展主动权,走出一条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河北强的发展新路径。

“十四五”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冬奥会筹办等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深入实施,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等重大平台加快建设,将推动更多京津优质创新资源向河北疏解,我省应抢抓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发挥区位优势,在对接京津中加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京津冀区域创新发展新高地。区域竞争进入新优势重塑期,科技创新已经成为重要增长变量,也为河北构建产业创新发展新优势带来了新契机。“十三五”期间,我省已经在数字经济产业、生物产业、应急产业、冰雪产业等超前布局,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创新成果,为我省实现跨越发展带来可能。

但对标先进省份,我省科技创新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科技投入不足,严重制约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二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科技领军企业缺乏,创新链与产业链衔接不紧密。三是科技成果转化效能不高,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变“最后一公里”渠道不畅。四是科技领军人才匮乏,创新第一资源基础不牢。五是科技创新生态尚需改善,改革创新步伐有待加快。

(三)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按照“四个面向”的要求,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冀战略,把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作为工作主线,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提升知识创新能力,打造具有创新策源优势的战略科技力量,着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构建现代产业和社会发展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着力提升人才创新能力,吸引全球高端人才向河北集聚,着力提升科技开放合作能力,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着力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型河北建设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提升科技治理能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为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全力推进创新型河北建设实现新突破。

(四)基本原则。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突出五个“更加注重”。

更加注重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建立完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和科技治理四大创新体系,加强系统布局,夯实四梁八柱,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更加注重支撑引领产业发展。聚焦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向产业创新集聚,促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培育数字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优势。

更加注重协同开放创新。构建国际科技开放合作新格局,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向纵深发展,提升创新资源承接能力,在对接京津中加速发展提升自己。

更加注重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用。加快科技管理职能转变,加速“放管服”改革,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升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

更加注重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打通经费管理、科研评价、成果转化等重点环节的痛点、堵点、难点,为科研人员松绑解缚,赋予科研人员更多自主决策权。

(五)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省整体科技创新水平再上新台阶,区域综合科技竞争力明显增强,创新型河北建设实现新突破。

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形成更多竞争新优势,在重点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部分前沿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科技力量创新策源效应明显增强。创新平台布局更加优化,企业组织产学研联合攻关能力显著提升,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在重大科研任务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在重点领域拥有一批高水平攻坚团队。

支撑引领新发展格局成效明显。现代产业发展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建成,科技创新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保障更加有力,区域创新均衡协调发展趋势明显。

京津冀协同创新加速推进。雄安新区创新高地效应初显,形成一批环京津协同创新增长极,承接京津创新资源能力明显增强,融入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生态圈。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基本建立起适应创新发展规律的资源配置与管理模式,评价激励机制更加科学完善,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竞相勃发。


到2035年,全省科技创新实力大幅提升,跻身创新型省份前列。

(六)总体部署。紧紧围绕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加强系统布局,不断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创新型河北建设实现新突破。

1.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向纵深发展。紧抓“三件大事”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建设环京津协同创新增长带,打造雄安新区和张北地区科技创新增长极,推动创新资源向城市、高新区和创新型县域聚集,形成一大批创新型产业集群,构建“点线面结合、县市区联动”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2.打造国家战略科技“河北力量”。充分发挥政府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作用,面向国家和省重大战略需求,主动布局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主动协调高校、企业、中央驻冀院所力量,形成强大创新策源优势,为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河北贡献。

3.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质量双提升,更加注重科技领军企业培育,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形成开展技术攻关的强大合力,完善科技企业服务平台,不断夯实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培育一大批创新型“链主”企业。

4.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聚焦重点产业、重点环节、重点领域、重点产品,实施“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支持一大批科技项目、产出一大批科技成果,强化技术供给,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5.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体系和技术转移服务支撑体系,构建功能完备的技术转化平台、成果交易平台,推动一大批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6.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创新人才激励政策,把培育青年科技人才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完善科技人才服务平台,健全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集聚一大批国际一流科技人才。

7.加强科技开放合作。统筹利用国际、国内创新资源,深度参与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打造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新平台,探索省际间科技合作新模式,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生态圈。

8.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坚持“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定位,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重点推进科技计划管理、科技经费管理和科研评价改革,打造一批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环境。

二、培育创新发展新高地

(一)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向纵深发展。“京津研发、河北转化”再提速,深入推进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规划建设一批高水平中试基地,打造京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承载高地。推动京津冀技术市场实现技术交易、科技成果、技术合同登记等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充分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政策优势,培育一批环京津协同创新增长极。以环京津科技园区及曹妃甸、渤海新区、北戴河新区等综合承接平台为重点,积极承接京津科技创新资源外溢,形成协同创新重要节点。推动京津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推进河北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探索税收及运营收益按要素投入比例分配的利益共享机制,引导科技创新资源、产业资源跨区域自由、高效、合理流动。

(二)打造雄安全球创新高地。加速布局高端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承接北京一流高校、科研院所疏解转移,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积极争取国家实验室或国家实验室的基地落地雄安新区,培育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建立国际一流科技基础支撑体系,以雄安新区为核心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集中资源建设一批开放型重大科研设施和科技创新支撑平台。构建国际化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加快建设雄安国际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探索设立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立全链条科技企业培育孵化体系,打造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试验区,全面提高创新创业服务支撑能力。

(三)引领张北地区创新发展。推动更多先进科技成果在气象、交通、广播电视、安保、冰雪运动、场馆建设等领域应用,在张家口市崇礼区积极打造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示范场景,提升办赛、参赛、观赛科技保障能力。高标准建设河北省冰雪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提升冰雪产业发展水平。推动冬奥遗产传承与可持续利用研究,在新能源汽车、智慧能源、近零排放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示范,为后奥运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聚焦安全防护、城市管理、民生服务、冰雪旅游等重点领域建设应用示范场景,打造崇礼绿色智慧小镇。

三、引领区域创新发展

(一)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创新型城市建设工程,支持各设区的市围绕当地产业发展特色,探索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带动示范模式。围绕加大创新投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增强绿色发展支撑水平等方面,着力提升石家庄、唐山、秦皇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水平,尽快进入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支持保定、廊坊、邯郸、沧州等城市,积极争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二)推动县域创新再上新台阶。大力实施县域科技创新跃升计划,鼓励县域科技创新工作争先进位。围绕107个县域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布局,推进县域特色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全面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构建面向基层的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体系。推动创新型县(市)和创新型乡(镇)建设行动,引导各县(市)和重点乡(镇)积极引进创新资源,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支持创新能力突出的县(市)积极争创国家级创新型县(市)。

(三)提升高新区发展能级。实施高新区提档升级行动,积极推广“一区多园”和“整体托管”模式,壮大国家高新区规模。全力推进石家庄高新区、保定高新区、唐山高新区、承德高新区、燕郊高新区增比进位,推进沧州高新区、衡水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支持邢台高新区和邯郸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在发展基础较好的县(市、区)新布局一批省级高新区。支持高新区精准谋划“一区一主导产业”,打造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产业技术体系完备、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强化高新区公共服务支撑,支持高新区建设公共技术研发服务平台、科技投融资平台和科技中介服务平台。

(四)打造区域创新增长极。支持省会石家庄在创新型河北建设中发挥“领头雁”作用,建成全省科技创新中心和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支持保定市深度对接北京市和雄安新区,集聚创新资源,打造京雄保协同创新高地。支持廊坊市围绕数字经济和科技服务业,建设与京津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支持唐山、沧州、秦皇岛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沿海创新型城市。支持邯郸、邢台市建设产业技术升级示范区,支持邯郸市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支持衡水市围绕雄安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布局建设雄衡创新协作区。推进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支持承德市建设河北光学天文台、中国·兴隆天文论坛永久会址。支持张家口市把京张高铁沿线建成“京张科技创新走廊”。支持定州、辛集市积极融入全省创新生态圈。

四、打造创新策源新优势

(一)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强化自然科学基金原创导向,坚持稳定支持基础研究自由探索,扩大自然科学基金覆盖面。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持续加大对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投入力度,对数学、物理等重点基础学科给予更多倾斜,推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均衡协调发展。加强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实施基础研究“攀登计划”,集成跨学科、跨领域、跨单位的优势力量,聚焦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现代种业等我省重点产业链关键技术瓶颈和区块链、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和交叉领域,凝练基础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科学研究,解决一批关键科学问题,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科学支撑。强化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研究、工程化研究、应用示范全链条部署,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配置,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化融通发展。

(二)优化创新平台体系。面向国家和省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和领军企业的作用,谋划布局河北省实验室。积极推动在重型机械装备、空天网络安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等领域培育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石油勘探等领域培育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氢能、先进环保、生物医药等领域布局建设省级产业创新中心。围绕基础学科和重点产业技术领域,优化、调整和新建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推进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依托省重点支持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领域组建一批河北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打造前沿科学领域学术创新高地。

(三)强化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实施科技基础条件建设专项,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科技文献、实验动物、计量标准等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在生态系统、特殊环境与大气变化、地球物理、材料腐蚀等领域,依托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布局建设省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台),加强对微生物菌种、动植物标本、作物种质资源、岩矿化石标本、生物样本等资源库的布局协调,提升对高水平重大科研任务的基础支撑能力。支持涿州国家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筹划布局氢冶金、先进材料、合成生物研究等以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新材料和新药研发为主要任务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四)培育壮大新型研发机构。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强化政策引导保障,推动多元化主体投资、多模式组建、现代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坚持“谁举办、谁负责、谁设立、谁撤销”,压实举办单位管理保障职责。建立新型研发机构评价体系,加强监测评估与指导,对创新能力强、体制机制活、产业发展贡献大的新型研发机构给予经费支持,鼓励其申报省科技计划项目和科技创新平台,引导新型研发机构面向我省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需求,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研发服务,孵化培育一批拥有前沿技术和先进成果的科技型企业,推动全省新型研发机构群体高质量发展。

(五)提升高校创新供给能力。支持高校面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调整学科结构、更新专业设置,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水平。支持高校与所在地政府、企业共建产学研合作实验(试验)基地、创新平台及研发体系,推进形成利益共同体。鼓励高校构建多样化的创新人才成长培养体系,培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的各类人才。支持高校发挥大学科技园作用,结合所在地区发展定位和产业布局,把大学科技园打造成服务区域创新发展的成果转化“主阵地”、创新创业“孵化园”和高新产业“策源地”。

(六)促进央地一体化发展。支持中央驻冀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在省内优先转化,支持其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优先纳入省高新技术后备企业库。鼓励中央驻冀科研院所及其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参与本省地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符合条件的军工科研院所转制为科技型企业。支持中央驻冀科研院所在高新区、科技园区建设中试研发基地、科技产业基地、企业孵化器等创新载体,提升成果转化效率,形成科技成果转化高地。支持央地联合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引导中央驻冀科研院所与省属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学术交流,推动大型精密仪器协作共用和科研数据共享。

(七)做强河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河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主体单位,联结高校、企业,采用“技术榜单”“赛马”等方式,聚焦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构建产业技术研发、应用场景示范、成果产业化一体化的支持机制,推动财政资金聚合攻关。搭建产业技术研发平台、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和综合创新管理平台,支撑和服务主导产业、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探索“一院多制”管理体制、“双表评估、助投联动”项目生成机制、“价值导向”机构考核机制和“先行先试”创新政策跟进机制,常态化开展产业创新政策研究,打造产业创新政策试点样板,构建具有持续发展活力的产业技术创新生态。

五、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一)壮大技术创新主体。引进培育一批前沿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数量质量双提升。实施科技领军企业培育行动,遴选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高新技术企业,纳入科技领军企业后备培育库,形成“高新技术企业—入库培育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建立科学评选机制,分类发掘培育“瞪羚”、独角兽企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服务支撑,打造科技型高成长企业标杆。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管理和考评机制,强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梯次培育与精准支持,搭建科技型中小企业全链条成长阶梯。

(二)组建创新联合体。支持有条件的科技领军企业开放创新链、供应链资源,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力量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推动创新要素向创新联合体集聚,支持创新平台、创新人才、科技金融服务、科技基础设施等优先在创新联合体布局。支持创新联合体建设共性技术平台,承担重大科研任务,集中力量突破我省重点产业急需的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

(三)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面向我省区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技术需求,鼓励行业领军企业牵头,联合省内外产业链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联盟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完善产业技术创新链条,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面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积极构建由联盟主导的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机制,组织领军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占领重点产业发展制高点。

(四)培育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实施创新型企业家培育行动,坚持选拔与申报并行,筛选一批优秀企业家人才,纳入创新型企业家培养计划。探索实行选派培训制度,依托高校开设专题培训课程,建设创新型企业家培养基地,定期选送一批培育对象到国内外大学、重点园区、政府职能部门、大型企业等地学习交流,提升创新能力和管理素质。鼓励创新型企业家申报各级各类科技和人才计划项目,优先支持培育对象所在企业申请创新平台、资质认证和国内外专利,建立优秀创新型企业家评选与奖励制度,形成正向激励与引领效应。

六、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一)推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聚焦钢铁、石化、轨道交通装备、汽车、食品、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转化应用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研发推广一批重大战略产品,推动我省传统企业尽快实现转型升级。围绕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组织实施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持续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专栏1:传统产业技术升级重点攻关方向 

1.钢铁领域。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加快高端、优质、高附加值钢材产品研发和生产,重点开发战略性新型钢铁新材料,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支持钢铁企业向装备制造、金属制品、建筑用钢结构等下游产业延伸,向冶金新材料领域拓展。

2.石化领域。围绕产业集约化、项目大型化、产品差异化、技术高端化、工艺绿色化、生产安全化,着力发展高性能树脂、高性能橡胶及弹性体、高性能纤维、功能性膜材料、电子化学品等,完善以烯炬、芳炬为龙头的石化产业链条。发展轻量化、高强度、耐高温等化工新材料,进一步延伸、做强产业链。开展绿色循环化改造,推广新型反应、新型催化等一批绿色合成技术。

3.轨道交通装备领域。依托驻省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重点骨干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攻克芯片、IGBT、高压绝缘子等技术,提高同类国产部件的可靠性、安全性,实现进口部件全替代;依托唐山、保定、石家庄市重点发展高速动车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低速磁悬浮综合轨道交通系统等全谱系智能化产品系列,重点研发动车组总成、车体减振降噪和轻量化技术、高性能转向架技术、列车网络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

4.汽车领域。聚焦汽车产业和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交叉融合,超前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和无人驾驶汽车。突破整车集成开发技术、轻量化设计与制造、氢燃料电池电堆、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整车控制器等关键技术,打造上游关键原材料及核心零部件、中游整车制造、下游充电服务及后市场服务全产业链。利用北京冬奥会和雄安新区示范辐射应用,加强京津冀汽车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建设未来汽车产业发展高地。

5.农业机械领域。重点加强特色作物生产、农产品初加工等智能机械装备研发,提升全省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加强设施农业智能化生产技术研发与产品研制,促进设施农业提档升级。推进农机农艺和信息技术等集成研究与示范,提升我省农业生产机械化、智能化、精准化水平。

6.食品领域。推进食品工业规模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围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创新食品加工、供应、消费模式,推动传统主食及中式菜肴工业化生产,推动食品功能化、营养化、休闲化、方便化,弥补食品基础研究、重大技术应用、关键装备自主化、创新成果产业化等产业链条技术短板,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责任机制。

7.纺织服装领域。围绕多功能、高性能发展方向,发展高性能土工纺织材料、高效长寿命工业过滤材料及高性能敷料、组织器官修复等医疗用纺织品。开发高性能复合材料消防服、防弹衣、抗热服等产品。加强高性能纤维高品质低成本、数码喷墨印花、少水无水节能印染等高端技术研发应用。 

(二)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围绕提升我省重点产业链技术竞争力,以信息智能、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在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电子元器件、工业基础软硬件、先进材料等技术缺失和技术短板领域,布局系列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引导和组织强势战略科技力量集中精力突破瓶颈制约,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给自足、自主可控。

专栏2: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竞争力提升重点攻关方向 

1.太阳能光伏领域。聚焦我省太阳能光伏重大科技需求,重点突破新型太阳能电池宽谱吸收高效光电转化材料和设计技术、新型高效叠层电池设计与制备技术、高性能太阳能电池CCZ硅材料拉晶技术;巩固提升超薄晶硅切片技术、隧穿钝化和异质结电池技术、高功率高可靠性智能化组件设计及制备技术、绿色光伏组件设计与回收技术、长寿命高耐候性光伏组件背板制备技术、光伏与建筑结合设计方法和集成技术。

2.氢能领域。重点突破先进高效电解水制氢技术、70MPa加氢站关键装备、全功率乘用车和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高海拔低温环境下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其附件系统适应性、塑料内胆车载储氢瓶的研制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巩固提升高效大规模低成本碱性电解水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集成、大容积钢质内胆碳纤维环向缠绕氢气瓶制造等领域领先技术。

3.机器人领域。依托唐山高新区重点发展模块化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平台、面向消防任务的多机器人协同作业、防爆巡检机器人、适合焊接的工业机器人本体、基于无线网络与云存储技术的机器人智能互连与管理等机器人软硬件产品;依托廊坊香河机器人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减速器、控制器、末端执行器等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依托石家庄、邯郸等地重点发展无人机指挥控制站、无人机数据链、机器人的智能仓储物流等机器人关键技术;依托河北省重点高校突破机器人多维力传感器、柔性可穿戴步行辅助外骨骼机器人人机融合、深海小型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等机器人领域领先技术。

4.现代通信领域。突破氮化镓、碳化硅单晶衬底制备和超高速生产生长技术、氮化铝多晶复合衬底技术、现代通信专用射频、功放和基带芯片研制等核心技术,提升我省第三代半导体器件产业化水平。发展自主可靠的量子通信、6G无线通信、无线光通信、超低时延传输组网、北斗+低轨全球导航增强载荷及通导一体化、应急专网通信、卫星互联网络、多源异构网络融合等技术,实现样机研制和示范系统建设,完善产业链条的传感器、模组、陶瓷封装、5G小基站、抗干扰天线、应用终端、高端装备、网络安全和智能服务等技术发展。在石家庄鹿泉区、保定高新区、沧州经开区等地打造第三代半导体、5G\6G通信、卫星导航、智能车联网和车路协同等产业技术聚集区。推动中电科13所、54所、中船重工718所等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 

5.新型显示领域。重点突破新型液晶材料、高纯电子混合气的自动批量配制、可折叠透明聚酰亚胺(CPI)盖板、移动智能终端用柔性可折叠OLED屏开发及产品化等关键共性技术;巩固提升OLED材料的生产工艺及产业化、大面积平面靶材邦定、高纯三氟化氮生产、高阻隔封装薄膜材料制备、高均匀超净面玻璃基板生产、全屏显示模组超窄边框及异形切割等领域领先技术。

6.大数据领域。重点突破数据中心绿色化低碳化、基于数字孪生的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低碳工业物联网、基于新型攻防博弈模型的网络安全、区块链应用技术与系统构建等共性关键技术;巩固提升生态环境监控预警及溯源评估、基于虚拟现实的数字文化、基于空间位置的智慧民生、基于多模态感知与融合的智慧城市、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医疗等领域领先技术。重点推动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廊坊、雄安新区等地开展大数据产业技术应用示范,打造石家庄正定、张家口怀来等数字经济产业园区技术创新高地,形成数字技术在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文化旅游、软件与信息服务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7.生物医药领域。重点突破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人工智能药物设计和发现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病毒载体构建技术、核酸疫苗开发技术以及蛋白靶向降解药物、双(多)特异性抗体、抗体偶联药物、多肽类药物等新一代生物药开发技术、绿色催化与生物转化技术、亚单位疫苗多聚融合技术、新型疫苗佐剂与制剂技术、诊断标志物发现和筛选技术、诊断用抗体开发等技术;巩固提升微通道反应等流体化学技术,缓控释新型制剂技术、抗体片段工程化改造技术、高表达细胞系开发技术、生物技术药物长效制剂技术等优势技术。 

(三)培育未来产业发展新优势。围绕冰雪装备、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临空经济和金融科技等具有先发优势的未来特色产业,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应用,打造一批未来优势产业链。支持有条件的科技领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在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工业互联网、基因技术、类脑智能、太赫兹、航天器、生物育种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积极打造未来技术应用场景,抢占未来产业技术制高点,加速形成若干未来产业。

专栏3:未来产业技术重点攻关方向 

1.冰雪装备领域。支持雪上运动装备、冰上运动装备、冰雪场地装备和冰雪器材产业发展急需的高性能钢、纳米材料、轻质耐磨材料、碳纤维应用技术、特种合金等技术研发,推进可穿戴式智能装备在冰雪运动训练中转化应用,培育发展一批基于VR和AR技术的虚拟冰雪娱乐产品。 

2.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领域。突破密封材料、防水材料、保温材料、能源环境一体机等共性关键技术,提升全产业链配套能力和创新能力。巩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国内领先地位,以发展高性能门窗、环境一体机、保温系统、专用特种材料等核心部品为重点,完善优化集成系统技术,探索新型运维管理模式,构建集研发、制造、设计、施工、运维各环节的全流程服务和全产业链体系。

3.临空产业领域。布局发展以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核心零部件为重点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智能物流装备、机器人核心部件及集成为重点的高端智能装备产业,以生物医药、高端医疗设备、高端医疗服务为重点的生命健康产业以及以航空器及配套产品研发为重点的航空产业,建设以科技创新产业为支撑的临空经济区。

4.金融科技领域。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和创新金融产业、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推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生物识别、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在金融领域发展,推动金融科技在支付清算、借贷融资、直销银行、财富管理、保险、交易结算以及金融监管等领域应用。

5.前沿引领技术领域。支持有条件的高校、院所、企业围绕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类脑智能、基因编辑、太赫兹、航天器、生物育种等领域超前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争取制高点技术新优势。 

(四)支撑引领数字经济发展。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发挥数据资源基础作用,推动关键技术研发,提升创新能力,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化数据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变革。打造智慧服务示范区,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发展特色高效数字农业,培育数字农业新动能。探索数字驱动新业态,催生数字应用新模式。加快建设发展雄安新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示范性强的重点园区。

专栏4:数字化技术重点攻关方向 

1.新业态新模式。推广基于多源传感器实现的无人超市、智能便利店、自助售货机等新零售模式关键核心技术;支持我省钢铁、建材、医药、化工优势企业与互联网企业深度合作,打造协同制造平台、电商平台、物流平台等网络系统;推广数字权益证明、数字加密、流通验证等技术,构建支付货币、通用平台为核心的通证经济发展生态,探索在教育、社交、公益、金融等领域的应用。

2.制造业数字化。在钢铁、建材、石化、机械等传统行业,加快提升工业互联网创新研发能力,开展智能化装备、工业协议解析、边缘计算系统、工业无线通信、工业大数据分析、工业安全防护等技术研发。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关键制造装备领域融合应用,实现制造装备自感知、自学习、自适应、自控制。

3.服务业数字化。加快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与交通、物流、港口及设计咨询等服务业深度融合,构建智慧交通、智慧港口、智慧物流、智慧旅游、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技术应用,培育信息消费热点。推动区块链技术在金融、物流、跨境电商、商品防伪、版权保护、养老、精准脱贫、医疗健康、社会救助等领域的应用。

4.农业数字化。加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pH值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CO2传感器等技术研发和设备开发,推广农业物联网应用。开发建设基于卫星遥感、无人机、田间观测一体化的农业遥感技术,加快发展数字田园、智慧养殖、数字植物工厂、数字渔业、数字种业等高端农业。开发建设智慧农业云平台,整合与集成耕地、种业、渔业等各类数据资源,推动数据标准化。 

七、加强乡村振兴科技支撑

(一)强化种子安全科技保障。围绕建设种业强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瞄准学科前沿加速种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创制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新种质。加快现代育种技术研究与应用,推进常规育种技术与现代高效精准育种技术有机结合,提高育种效率。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的、地方特色的农作物与畜禽水产新品种,进行规模化示范和应用。

专栏5:种子安全科技保障重点攻关方向 

1.种质资源。开展主要农作物、畜禽、水产等优异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加强种质资源表型与基因型精准鉴定评价,发掘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功能基因,开展重要经济性状形成机制研究,创制优异核心种质资源,强化育种创新基础。

2.育种技术。开展组学、全基因组选择和基因编辑等生物技术研究,加强光谱成像、大数据、5G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建立完善现代精准育种技术体系,增强育种技术储备。

3.新品种。开展粮棉油、果菜菌、药用植物、林草、畜禽、水产等标志性、突破性农业生物新品种培育,开展良种繁育、种子质量控制及配套技术研究示范,提升种业核心竞争力。 

(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发展生态绿色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技术,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开展农业节水、耕地质量提升、生物制造、现代养殖、生态循环等技术研发,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围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强农产品加工、智慧农业等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专栏6:农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攻关方向 

1.节水农业。以提高降水保蓄利用率和农田水分生产效率为核心,研发作物节水关键技术、适水种植高效技术模式和节水设备,构建旱作节水生产和新型耕作制度技术体系,减少地下水超采。

2.耕地质量。以土壤质量提升与健康保育为核心,研发中低产田综合培肥、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连作障碍土壤改良、土壤污染修复、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等技术,示范新型种养加生态循环模式,支撑耕地质量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3.绿色投入品。研发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兽药、生物饲料、新型疫苗等产品及配套关键技术,突破“一施多效”等农药施用、水肥耦合增效简化施肥、病虫草害检测及绿色防控、动物重要疫病快速诊断等技术瓶颈,推动肥药减施。

4.农产品加工。重点开展主粮作物、特色果蔬、杂粮营养品质分析和功能挖掘研究,集成优势果蔬商品化处理与贮运保鲜技术,研发畜禽水产等副产物无损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新型功能性加工食品,突破农产品加工高值化技术瓶颈。

5.都市农业。重点开展高端设施农业、精品农业、休闲农业等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推进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推进都市与乡村生产生活方式变革。 

6.山区特色农业。加强燕山—太行山特色优势资源保护利用,攻关果蔬、杂粮、食用菌、中药材、畜禽等轻简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发山区特色产业高值增长技术体系,支撑山区绿色高质量发展。 

(三)做强农业科技园区。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园区提升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园区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引导科技、信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园区高度集聚,做优“星创天地”等双创载体,搭建农业科技综合服务平台,提升园区创新服务能力。拓展园区成果展示示范、技术转化推广等功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区域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升级。突出园区“农、科、高”特点,强化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形成现代农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新业态。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新活力,推动产城产镇产村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八、强化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科技供给

(一)筑牢重大疫病防控科技防线。强化新冠肺炎等重大传染病的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工作中的科技支撑。在严重影响我省居民健康的地方病、重点传染病的监测预警与诊断干预方面,加快形成一批适宜防控技术。加强健康影响因素等领域研究,强化老年人、青少年、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健康保障,加强高危人群常见疾病的流行规律和危险因素等综合防治技术及产品研究。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公共卫生管理和健康教育领域的应用,促进大数据网络管理平台建设,切实提升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和技术水平。

专栏7:公共卫生技术重点攻关方向 

加大新型冠状病毒新发和常见病毒变异检测、病毒溯源、环境样品病毒监测及防控等技术和产品研发;巩固提升我省对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控水平;支持开展艾滋病等其他重大传染病和突发疫情的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研究;支持开展心理、营养等与我省居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健康问题研究;加快研发传染病快速诊断、预防和防护产品。

(二)提升临床诊疗技术水平。针对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慢性疾病,开展精准化研究、疾病共性病理、康复和再生医学等领域临床应用医学研究,加快引领性临床技术的创新突破和应用发展。继续发挥神经系统疾病、骨科等重大疾病和重症肌无力等领域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优势,提升恶性肿瘤、心血管、代谢系统等常见病、高发病的临床诊疗技术水平。围绕临床需求,加快推动医工融合和智慧医疗发展。高质量建设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打造临床医学和转化医学研究高地。

专栏8:临床诊疗技术重点攻关方向 

1.前沿诊疗技术。支持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生物技术以及医学人工智能、大数据融合分析、新型影像技术等前沿及共性技术研发;支持开展生物治疗、微创治疗、细胞治疗、再生医学、肿瘤免疫临床诊疗等新技术研究;支持研发一批重大疾病风险监测、早期筛查、分子分型、精准治疗、疗效评估等防控诊疗新技术。

2.重大疾病防控。针对威胁居民健康的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等重大慢性疾病,消化、妇产、儿科、口腔等常见病,以及地方病、生殖健康和出生缺陷、重症肌无力等罕见病的临床问题,加强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加快适宜诊疗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效提升疾病精准诊断与治疗水平。 

3.医工融合。支持融合临床数据、影像学诊断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机械制造、计算机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基于5G的全省临床疾病数据信息采集、存储和远程诊疗平台研究,开展神经系统疾病早期诊断—计算机智能软件模型研究,研究开发骨科人工智能机器人。 

(三)加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挖掘和传承燕赵中医药精华,加强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加强络病理论、浊毒理论创新研究,提升中医治未病、中医药防治优势病种与疑难病诊疗水平。发挥中医药在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的作用。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利用,提升中药质量。推动重大新药创制,鼓励中药企业与医疗机构合作。加强中药大品种及经典名方的二次开发和中医诊疗设备研发,提升中医药现代化水平。健全以国家和省级中医药科研机构为核心,以高校、医疗机构和企业为主体,多学科、跨部门共同参与的中医药协同创新体制机制。

专栏9:中医药领域重点攻关方向 

1.中医。开展基于络病学说与浊毒理论指导下的疾病防治研究;针对中医药防治优势病种或疾病的优势环节,以及现代医学尚缺乏理想治疗方法的疑难病,开展基于循证的临床研究;开展肿瘤、代谢病、心脑血管病、免疫相关疾病、慢性肾脏病等重大疾病和重症肌无力的中医药/中西医诊疗方案研究;开展针灸推拿、骨伤、康复等中医特色关键技术和中医数字化诊疗设备的研究。

2.中药。支持我省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中药材种植、中药炮制和质量特征标识新技术研究;开展中医药应对重大传染病,防治重大疾病、慢性病的药物开发研究;支持运用真实世界证据、循证医学技术和传统中药研究方法开展具有人用基础的中药新药研究;推进经典名方、院内制剂、名家验方、民族医药向中药新药转化。 

(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推动化学药高端化升级,推进创新药物制剂产品及高端药用辅料研发上市。加快临床急需的仿制药研发与产业化,确保药品质量与临床疗效完全达到原研药的标准。聚焦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前沿,采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传统生产工艺技术相结合方法,开发生物技术新药。加快医疗器械高端化、智能化发展,重点开展诊断、治疗、监护、康复等医疗器械的研究,支持可穿戴设备、“互联网+”与高端医疗器械和康复辅具相结合的技术及产品研发,提升老龄化科技应对能力。加强河北省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人类遗传资源采集、保藏、利用和对外提供,为科学研究、临床医疗、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专栏10:生物医药技术重点攻关方向 

1.创新药物。支持肿瘤靶向治疗药物、新机制抗菌药物以及用于重大突发性感染性疾病、儿童疾病、常见病、多发病治疗药物的开发;支持新型注射液、缓控释、长效靶向释药、新型吸入给药等高端特殊制剂研发;支持疗效确切、临床急需、专利到期的首仿药开发;支持重大传染病防治用创新生物技术药物以及针对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抗体药物研发;加快临床需求量大的生物类似药大品种、重组蛋白药物、核酸药物、新型疫苗、细胞治疗、基因治疗与免疫治疗等新一代生物技术药物研发。

2.高端医疗器械。充分利用医工交叉新前沿技术,推动医学诊断、监护设备、新型组织再生和修复类生物医学材料与组织工程产品、高分子或金属类高端植入医疗器械等优势领域提升创新能力提升,支持3D打印骨科植入材料、高精准快速诊断试剂、伴随诊断产品等研发,加快开发具备云服务和人工智能功能的远程监测装备、移动医疗、可穿戴设备、医疗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检测系统等高科技医疗产品。

3.康复辅助器具。围绕助老助残和大健康领域突出需求,支持开展认知症干预、无障碍出行、智能康复护理等领域基础和应用研究,提升医疗康复机器人关键部件、人机交互和共融技术、康复信息和大数据应用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水平,支持互联网+传统的脑机融合、机器人辅助技术、智能辅具等康复器械、承载器械的智能化创新发展,加强产业技术创新。 

(五)构建社会公共安全技术体系。围绕我省生物安全、食品药品安全、自然灾害防治、生产安全、消防安全、社会安全和应急管理等领域的重大科技需求,开展公共安全综合保障与应急处置关键环节的核心技术研究,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等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与应用示范,形成科学预测、有效防控与高效应急的公共安全技术和应急救援体系,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专栏11:社会公共安全技术重点攻关方向 

1.生物安全。以生物威胁风险评估、监测预警、检测溯源、预防控制、应急处置、检疫检验等生物安全相关技术为方向,支持在病毒学、病原生物学、传染病流行病学、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外来物种入侵等研究领域开展研究。

2.食品药品安全。加强食品安全危害识别与消减、污染物迁移规律、加工生产过程安全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展乳制品、葡萄酒等快速检测检验技术研究,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科技支撑。持续推动化学仿制药、中药等领域质量再评价和质量水平提升;开展高风险品种、辅助用药的质量和疗效评价、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评估、药品质量控制等研究;加强药品检验检测、标准、技术评价体系建设,提升药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3.防灾减灾。开展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等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防控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支持太行山、燕山等山区极端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研究,支持地震高发区地震早期预警与影响评估研究,建立多源感知手段融合的多灾种、多链条、全要素、全周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监测技术体系,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

4.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开展危险化学品、矿山、重大工程施工、城市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化工园区、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发,支持尾矿库监测预警技术和危险化学品连续生产工程化技术研究;开展超高层消防救援技术和装备研究。开展城市地下生命线安全运行和应急救援技术研究,开展城乡燃气运行安全和泄露预警等关键技术研究,提升安全生产和应急装备现代化水平。

5.社会安全。加强政法数据、网络智能协同应用等智慧政法关键技术研究,开展视频智能化应用、智能交通应用、法庭科学等领域研究,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强化综合治理信息系统、智慧平安社区建设、政法便民服务等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加速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公安、智慧司法等建设,构建政法科技创新体系。 

九、强化绿色低碳技术支撑

(一)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技术支撑体系。围绕我省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目标,加快碳排放、碳足迹、碳汇全生命周期评估技术方法与标准研究,加大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技术创新,推动钢铁、电力、建材、化工等碳排放重点行业领域零碳工艺流程变革和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发展森林、草原、海洋等固碳增汇技术,探索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及转化利用(CCUS)技术研发,为我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精准量化支撑。支持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率先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应用示范。

专栏12:碳达峰碳中和技术重点攻关方向 

1.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开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就地消纳和高效利用技术研发,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干热岩发电、地热能“取热不取水”等技术的发展成熟,加强先进储能、氢气“储运加”、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技术研究,开发大规模储能系统集成、智能控制和梯次利用与回收技术。加强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电力电子化柔性输变电装备、智能配电网分析与调度运行和多元用户供需互动等技术研发,推动对传统化石能源的规模替代。

2.重点行业减污降碳。面向我省钢铁、电力、水泥、化工等碳排放重点行业,开展零碳/低碳工业流程再造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动工业原料燃料替代技术研发和传统产业深度减排,加快多技术耦合优化和资源能源循环利用技术研发,发展大宗工业固废高质低碳利用、多源废物协同处置等循环链接技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3.碳中和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及转化利用(CCUS)技术研发,强化钢铁、电力等领域低成本、高效率CCUS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发展农业、林业草原碳汇增汇技术,研究海洋、地质等碳储技术,积极推进碳中和城镇、社区、园区建设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4.碳排放监测评估。研究建立钢铁、电力等重点行业碳排放高精度数据模型和源清单,研发碳排放在线监测系列装备,推动搭建碳排放在线监测平台,提升我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精准量化水平。 

(二)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支撑。围绕绿色发展和美丽河北建设需求,重点聚焦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和支撑引领产业发展,组织开展资源领域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等技术研究,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等技术攻关,推动实现生态功能提升、绿色发展的目标。围绕我省海洋经济发展需求,重点开展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

专栏13:生态环境保护技术重点攻关方向 

1.大气污染防治。开展臭氧及其前体物、PM2.5等大气污染物监测分析、快速溯源和精准预报技术研究,构建多污染物全耦合实时监管预警技术体系。加快钢铁、化工、电力等重点行业低耗高效的多污染物高效协同控制、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污染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推动化工、制药及石化产业集群区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及恶臭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

2.水污染防治。开展白洋淀、滦河等典型区域流域污染物识别、筛查、溯源与风险诊断评估技术研究,开发天地一体化流域监测预警与智慧监管平台。加快化工制药等重点行业及典型工业园区有毒污染物风险识别与源头减排技术研究,研发绿色高效低耗的污水处理生物制剂、膜生物反应器、低能耗少药剂的新型水处理工艺及智能装备,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就地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3.土壤污染防治。研究土壤与地下水复合污染源解析方法,开发土壤污染预测预警与风险防控关键技术装备,重点研发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物现场快速采集、检测、分析关键技术装备。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石油化工、制革等重点行业典型污染场地原位阻控与绿色高效修复技术产品研发,发展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效果和安全利用评估技术,推动形成土壤污染精细调查、绿色修复、系统评估的全链条技术装备体系。

4.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开展中小型农村社区垃圾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集成研发与应用,研究大宗生活固废、废旧电池循环利用技术,研发多源固废、废液源头减量减害和高值利用技术装备。研究汽车、家电等退役复合器件智能拆解、高效绿色去污、高速激光增材再造、无损智能检测关键技术装备,建立典型再制造示范工程。开展危险废物全流程智能监管技术研究,集成研发高感染性医疗废物就地处置技术装备。

5.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研究塞罕坝、滦河流域、白洋淀流域等典型区域流域不同单元的生态功能,识别生态环境演变、退化主要驱动因子,研发重点污染物精准溯源拦截、生态保育修复与景观构建、预测预警关键技术装备。开展雄安新区、塞罕坝等典型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保护、预警等关键技术研究。 

6.海洋环境与开发利用。重点开展渤海湾陆源入海污染物监控、海洋卫星遥感监测、近海多参数全水深剖面观测、海底观测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开展海洋灾害多源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技术研发。加快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海洋固碳增汇等技术研究。开展海洋装备防腐涂料、海上吸油新材料等技术研发。开展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开发海水化学元素利用、海洋风能资源利用等关键技术研发。 

十、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一)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体系。依托河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构建科技成果前期评价平台,推动形成“制定标准—优选成果—设定目标—防控风险—精准投入—有序退出”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完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和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建立成果转化激励与免责机制,把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纳入高校、科研机构、国有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细化完善有利于转化的职务科技成果评估政策,制定高校、科研机构、国有企业成果评价与转化行为负面清单,建立健全尽职免责制度。

(二)健全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国际化、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支持有条件的高校院所独立或与地方、企业联合设立技术转移机构,依托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等重大平台,支持企业建立国际化技术经营公司,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技术转移机构。引进国内外专业培训导师,分岗分级培训并制定考核标准,培育一批专业技术转移人才。

(三)加快建设河北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依托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线下服务体系和线上“一网八系统”建设技术转化平台和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建设科技成果供需库,实现科技奖励、鉴定登记、财政资助成果等供给信息和企业技术需求信息全入库,采取线上挂牌、线下撮合、路演对接等方式促进签约转化。深化与中国技术交易所、天津北方技术产权交易所等国家级技术转移单位合作,探索建立跨区域技术交易联盟机制,实现展示交易中心线上综合服务系统与京津数据资源互联互通,推进京津冀技术市场一体化。

(四)做强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建设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基地,面向中小微企业提供科技成果检测检验、二次开发、评估评价等服务。加快培育一批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企业,支持企业主动吸纳科技创新资源,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移转化,形成一批具备市场前景的创新产品。打造新技术应用示范场景,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生命健康等前沿技术领域,打造一批先进应用场景试点示范工程,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示范应用,助力创新链与价值链有机融合。

(五)加快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打造科技成果产业化高地,依托雄安新区、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省级以上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推动一批重大创新成果落地转化与产业化,形成高端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快转”高地。强化科技金融体系支撑,推动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投融资体系,积极搭建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平台,吸引国内知名科技投融资机构,开展全方位、多领域合作。健全科技招商管理机制,加强对国内外高新技术项目、资金、人才、机构等吸引力度,探索以提升核心技术为主导的科技招商激励机制,提升科技招商配套服务能力。

十一、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一)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实施“燕赵雄才计划”,在重点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培育战略科学家。大力实施省高端人才支持计划、“巨人计划”等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支持科技领军人才领衔主持重大科研项目,赋予其在团队组建、经费使用、技术路线等方面的自主权。实施“燕赵青年科学家”计划,大幅度提高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投入力度,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突出、发展潜力巨大、研究方向处于世界科技前沿领域的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加强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计划,促进专业技术人才更新知识,着力加强名家大师技艺传承,培育大批优秀工匠,加快培育和造就一支适应产业转型升级要求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二)强化人才团队引进。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大力引进我省急需的“高精尖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实施“百人计划”“名校英才入冀”“春晖人才”“外专百人计划”、重大引智计划、科技卓越人才国际培养计划等人才引进交流计划,聚拢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人才和优秀研究群体。打造人才集聚平台,推动建设一批汇聚高端人才的国别园、园中园,打造人才聚集区域高地,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一批产业研发中心,创设海外创新孵化器、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加快集聚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创新人才招引机制,设立“京津籍人才‘冀漂’日”,多渠道引进京津高端智力资源。

(三)健全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推进科技人才分类评价,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完善特殊优秀科技人才认定标准,积极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实现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制度有效衔接,对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进一步畅通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加快建立协调衔接的人才流动政策体系和交流合作机制,建立高端人才双聘制,探索人才弹性编制池制度,全面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优化人才公共服务,建设一批人才管理服务改革试验区,充分赋予人才“引育留用管”自主权,推进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综合体建设,建立和完善住房、医疗、家属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政策体系,打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

十二、加强科技开放合作

(一)开拓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新局面。深度参与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支持企业机构“走出去”建立海外研发机构、海外科技创新中心等创新创业平台。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创新资源,利用驻外使领馆、国际友城、海外商协会、海外侨胞平台纽带,深入开展国际技术转移,强化与创新大国、关键小国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精准务实科技交流合作,支持国际科技合作联合研究开发项目,实施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量质双提升工程。深化河北国际技术直通车品牌活动,推进科技创新国际化,组建河北省科技创新国际研究中心,探索建立国际化科技创新咨询机制。

(二)构建区域科技创新合作新格局。促进区域科技合作利益共享,打造科技合作多边协调关系和利益共同体。建立省域间科技合作交流机制,积极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内创新资源聚集区建立合作关系,重点推进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领域的合作,积极与成渝、中部、东北等地区加强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合作,深化与贵州省在大数据产业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合作,加强与港澳台全方位合作交流。

(三)建立科技开放合作新机制。建立健全科技开放合作的省部、省际、省院、省校等合作机制,加强合作资源、政策工具和资助渠道的统筹衔接,建设新型科技开放合作基地,支持我省企业和高校、科研单位承接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构建省外创新机构联系机制,全面落实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战略合作协议,聚焦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和乡村振兴等战略领域开展重大决策咨询,共同推进河北院士联谊会等平台建设,鼓励我省优势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参与重大科技专项实施。

十三、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一)提升科技治理能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紧密结合,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升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健全适应现代科技创新规律的科研管理和评价机制,激发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活力,推动体制内外科研人员自由流动,支持科研事业单位探索试行更灵活的薪酬制度,健全科技奖励评定机制,稳定并强化从事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的科研人员队伍。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优化科研项目评审机制,组建省科技创新专家咨询委员会,实施“揭榜挂帅”、定向委托、一事一议等科研项目组织方式。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加快推进“包干制+负面清单”试点,给予科研人员更大经费管理自主权。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积极开展专利导航产业发展试点。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支持科普事业发展进口税收政策等普惠性政策,推动各项科技创新政策落实落地。

(二)加强科学普及。强化科普体系、科普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向公众免费开放实验室及其他科技类设施,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建立区域科普合作机制,形成科普资源互通共享新格局。拓展科普功能范围,推动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促进科研资源转化为科普设施、科普产品,建设科普众创空间,组建省级科普创新发展联盟,提高科普产品品质和服务效能。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培养青少年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开展农业科普教育,培养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的新型职业农民;完善职业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城镇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提升领导干部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开展科学方法培训和科学精神培养。

(三)优化创新环境。弘扬创新创业精神,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尊重科研规律,激励引导广大科技人员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大力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树立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价值导向,发挥企业家引领创新的关键作用,形成吸引更多人才从事创新活动和创业行为的社会导向。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劳模团队、优秀工匠的创新示范带动效应,营造崇尚创新敬业的社会氛围。加强科研诚信管理,建立健全科研诚信建设管理制度,构建覆盖科研活动全领域各环节的诚信管理体系,完善科研诚信管理平台,探索建立跨部门的科研信用共建联动机制,实现科研信用信息共享共用,强化科研诚信的约束力。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系,推动落实科技伦理规范和标准,压实创新主体科技伦理主体责任,倡导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

十四、强化规划组织实施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各级各部门要把科技改革创新摆在全局工作核心战略位置,切实加强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级各部门要健全领导组织机构,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明确责任人、时间表、施工图,举全省之力推动“十四五”时期科技改革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坚持依法实施规划,落实《河北省科技进步条例》以及相关法规制度,依法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规划实施情况,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二)强化组织保障。发挥省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统筹负责本规划的组织实施,加强与国家、京津的政策协调,指导协调推动全省科技创新重大战略研究、重大政策安排、重大任务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强化本地本部门科技创新发展部署,形成“上下联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省、市、县三级联动工作推进机制。充分调动和激发科技界、产业界、企业界等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共同推动规划落地实施。

(三)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加强财政资金和金融手段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从事科技创新活动,完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严格落实财政对科技投入只增不减的要求,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加大对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重大成果转化项目的支持,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项目的支持,建立健全稳定性和竞争性支持相结合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

(四)加强监测评估。利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定期评估,建立健全第三方监测评估机制,将监测和评估结果作为改进政府科技创新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完善以创新主体、创新投入、创新人才、创新成果、创新环境等指标为重点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对省本级及各市(含定州、辛集市)、雄安新区开展创新能力量化评价,发布年度评价报告。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科技创新发展进展和经济社会需求变化,对规划指标和任务部署进行及时调整,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
<END>
*声明:本文由入驻摩熵医药的相关人员撰写或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摩熵医药的立场。
综合评分:0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