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引发行业海啸,一批仿制药正被淘汰!
今年9月,4+7带量采购第二季上演。在扩面中选结果中阿托伐他汀降幅最大,在4+7中标价的基础上降价78.18%;氨氯地平相对于去年4+7带量采购中标价降价60%。与联盟地区2018年最低采购价相比,拟中选价平均降幅59%。
业内人士透露,不出意外,今年年底4+7还将开始尝试探索扩品种,届时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更大。4+7正在加速仿制药产业洗牌,而医药行业龙头企业已经悄然开始了自己的转型升级之路。
在2019中国医药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大会上,方源资本董事总经理吕明方提到恒瑞医药去年开始已经暂停研发部分没有竞争力的仿制药项目,只做创新药和有核心价值的高端仿制药。
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也对此作出回应称,这因为目前整个仿制药批准的比较多且快,上市后准入的较慢。并且临近专利期的品种,前几年基本仿制完了,剩下的临期品种在市场上的价值也不高,基于投入和产出的衡量,恒瑞停掉了一批仿制药开发项目。
谈及4+7对整个产业的影响,吕明方表示,未来仿制药长期价格一定是快速向下的。此外,物以稀为贵,企业亟需改变自身生存发展状况,成为一个更有竞争优势的企业。
在先声药业董事长任晋生看来,中国现在4000多家药厂基本都是研发仿制药,一小部分是仿制药加创新药,他认为,再过10年4000多家可能缩减至一千家甚至更少,而且这个速度取决于政策,价格在现在的基础上还会降或者覆盖面扩大,未来真正能放量的还是创新药,药企应该把资源集中到创新药研发上。
研发过多趋同,创新药的赛道同样拥挤
然而,一个现象同样不能忽视——仿制药赛道拥挤,真实情况是创新的赛道也同样拥挤。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名誉会长于明德在介绍中国医药行业转型现状时提到,中国医药行业药品研发过多趋同。拿研发火热的PD-1来说,目前已经批了三家,后面还有30多家排队。于明德指出,过多的趋同研发会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这一点值得大家关注。此外,还有资本市场给新药,上市公司或者拟上市公司的估值过高,过高的估值也会带来巨大的风险。
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已知仍有在研PD-(L)1产品的企业有100多家,其中包括复宏汉霖、百济神州等知名创新药企。未来两年预计将会有10余款PD-(L)1抗体在国内首次获批或是首次申请上市,个别适应症布局十分拥挤,如NSCLC,霍奇金淋巴瘤等。
而且,创新的赛道比仿制药的赛道窄得多。创新就一定要研发出来“新药”?结合当前的医药环境,一些企业领导者认为,大家应该放宽对创新的认识,例如在前三家里通过一致性评价也是一种创新;在创新的道路上销售的升级、网络的健全,包括仿制药本身的创新也是创新。
亦如四川汇宇药业董事长丁兆所说,创新是必然趋势,关键比拼的还是内力,谁能更快的把它做出来,和做仿制药也是一样的,如何提升企业的方方面面的内力,比选择赛道更重要。
不少从业者都认为,4+7、医保控费等政策正在驱动医药行业价值回归,这种改变也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短期来讲给中小型企业带来的挑战是巨大的,但对于领先企业还是利好的。过去散乱的格局将会得以改变,未来营商环境趋向更好。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