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我免费申请试用企业版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电话沟通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官方微信

掌上免费使用
生物医药个人版数据库

掌上数据库

时讯 >

穿越迷雾,第三届(上海)生物医药创新者峰会在沪开幕!

药融圈
1842
2年前

创新者峰会



新药研发九死一生,业内一直流传着“双十定律”的说法,即开发一款新药平均需要十年的研发周期和十亿美元的研发投入。传统研发环节复杂,成本持续走高,在新靶点、新技术不断涌现,制药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如何避免同质化,走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差异化路线?面对当前未被满足的临床用药需求,该如何寻到符合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特色化发展创新之路?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新药研发过程如何调动多方力量,解决临床痛点,让更优的治疗方案更加可及?


为了穿越这些“迷雾”,今日(2022年3月3日),由药融圈与凌凯医药共同主办,君达合创、皮尔法伯制药(中国)协办的第三届(上海)生物医药创新者峰会在沪正式开幕。本次大会邀请了50+位生物医药领域研究、开发、运营与BD/投资领域的实战专家亲临现场,旨在为生物医药上下游搭建一个交流产业趋势、聚焦行业创新的平台,吸引了众多行业同仁,共同探讨生物医药行业创新策略、趋势、技术及经验。


直击现场



 ☞长按识别右边二维码
可查看更多现场精彩照片


大会精彩



*本文内容未经嘉宾确认,以现场嘉宾分享为准

大会致辞

吕强,劲方医药,创始人&董事长
「 大会主席致辞 」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推动行业发展是每个医药人的使命,我们要着眼于全球生物医药前沿技术与最新动态,探求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攀升的实现路径及对策。创新、差异化、国际化的产品管线决定着行业格局。在此,我衷心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为改善全球医药创新市场环境、促进全球医药创新发展、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做出贡献!希望通过此次峰会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启发和感悟。最后预祝本次峰会取得圆满成功!


钱雪明,创胜集团,共同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 大会副主席致辞 」

在全球标准下,“创新”是最主要的行业推动力,生物医药产业更是如此。近几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积极寻求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乃至企业管理创新。在药物研发工作中,创新的最终目的是造福患者。目前,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环境大好,我相信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借助资本介入,公司运营者力量的聚合,生物医药产业链相关人士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生物医药创新能力将更上一层楼。我期待此次大会上各位能够积极交流,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也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平行会场一

徐沪济,上海长征医院,教授
「 风湿病免疫遗传学研究和生物制剂带来的新思考 」

徐教授表示,据统计我国有8千万风湿病患者,但这一数据被严重低估,风湿科医生的体量在国内也需要扩大。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疾病。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剧,这类患者越来越多,因此将带来极大的医疗负担。风湿病的致病机理尚不清楚,但患者体内免疫耐受被破坏,产生细胞因子是组织学改变的关键。风湿病的治疗有三个里程碑:症状性治疗、激素治疗、靶向治疗。其中靶向治疗发展迅速,生物类似药的积极开发也提高了药物可及性。然而当前的药物开发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大分子靶向药面临着疗效不确定、感染等风险,小分子药物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性,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努力,如AI预测靶点、致病机理的深入研究、早诊早治等。


唐丽莉,劲方医药,生物部副总裁
「选择性CDK9抑制剂GFH009的发现与临床开发 」

全球肿瘤药物开发热度不减,劲方医药的“全球新”研发管线涵盖大、小分子药物开发平台。其中,CDK家族成员逐渐成为近年来药物研发的热点,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转录的起始和延伸,抑制CDK9非直接靶向下游抗凋亡蛋白MCL-1和原癌蛋白c-MYC。血液瘤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研究发现,CDK9在血液瘤中存在不少机会,因此其抑制剂或可发挥抗肿瘤作用。劲方医药的GFH009是一种高活性、高选择性的CDK9抑制剂,基于不断的筛选与优化,该抑制剂显示出良好的活性,且已获得临床试验批准,为国内首个步入临床试验的高选择性CDK9抑制剂,也是FDA获批临床的第三个选择性CDK9抑制剂。


王春河,达石药业(广东)有限公司,董事长
「差异化抗体药物创新 」

药物的“差异化”创新无处不在,如老药新用、新的联合用药策略、Me too、Me better、best in class、first in class药物等,都给患者带来了新的临床价值。达石药业聚焦“差异化”的抗体药物创新,是国内唯一的同时拥有癌症及癌症支持的抗体药物研发企业。血液不良反应是CD47抗体的主要临床不良事件,其中,达石药业开发的CD47抗体DS003可在更低的浓度达到抑制活性,单次给药的血液毒性大大降低,具有成为best in class分子的潜力,而且该分子与PD-1联用的药效优于单抗和双抗。而公司开发的DF001是一款靶向TROP-2的ADC药物,采用了达石专有的VK linker平台技术,解决了在部分实体瘤中疗效不佳的问题。


钱雪明,创胜集团,共同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利用整合型平台助力创新生物药的产业化开发 」

在全球范围内有近上万种药物正在开发中,然而新药研发的成功率低,回报率也持续走低。新药研发靶点同质化,竞争激烈,因此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差异化布局,抢占独特优势、着眼全球、尽快打入市场。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环境大好,创新药的快速开发需要利用整合型平台的优势。创胜集团正在运用最前沿的技术,研发高质量和可支付的创新生物药,惠及全球患者,公司的整合型创新平台涵盖了药物发现与优化、全球临床开发、产品商业化能力。其中,公司开发的多款抗体显示出了良好亲和力以及抗肿瘤活性。


秦刚,启德医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CEO
「ADC药物的设计空间与解决方案探讨」

ADC药物的市场正呈现出光明的前景,其开发技术已经历了多次迭代。如何进行药物设计、选择合适靶点以提高疗效与安全性是药企主要的努力方向。


潘德思,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早期研发中心负责人&首席科学官
「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的开发思考与实践」

肿瘤的生存之道在于与免疫和谐共处,抗肿瘤就是打破这种平衡。抗肿瘤药物开发与临床治疗是由繁入简、由简入繁,即药物发现用减法,治疗用加法,针对不同的肿瘤及其微环境特征开发不同的靶向治疗药物,针对不同的肿瘤及其微环境特征进行不同的联合治疗。


王玉强,暨南大学,教授
「未被满足需求:硝酮嗪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II期试验」

脑卒中是中国人健康的第一杀手,因此,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急需有效药物临床需求迫切。硝酮嗪显著改善线粒体功能和促进神经细胞再生,临床II 期试验研究发现,硝酮嗪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行为学功能,硝酮嗪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NIHSS 和mRS 的比例,在 t-PA治疗的基础上,评分分别提高 35.5% 和 65.7%。同时,硝酮嗪安全性高,耐受性好,在标准溶栓药物t-PA治疗基础上使用,疗效更加显著。


蒋皓媛,养生堂集团,CMO
「肿瘤药物临床开发策略」

蒋老师通过几个经典的抗肿瘤药物临床开发案例启示我们,在药物开发失败时,要进行四点反思:一是IDO 单药无效, IDO攻击肿瘤微环境的概念是否成立?二是是否选对了联合治疗的队友,联合剂量选择?三是是否选对了适应症人群,生物标记物是否合理?四是是否选对了终点指标和线数,理论依据是什么。


牟男,上海吉凯基因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药事业部细胞治疗总监
「Antitumor activity of KRAS mutation specific TCR-T in Pancreatic cancer」

Ras突变发生在约24%的人类癌症中,开发KRAS突变抑制剂存在巨大未满足的医疗需求和巨大的市场。吉凯基因从中国癌症患者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鉴定出RASG12V和RASG13D T细胞受体,两种TCRs都表现出对KRAS突变体的高度亲和力,并表现出Ras突变体特异性IFNγ分泌和肿瘤溶解。在人体研究中,KRASG13D特异性TCR-Ts在胰腺癌患者中具有出色的安全性和有希望的抗肿瘤活性,同时显示KRASG12V特异性TCR-Ts在胰腺癌患者中具有出色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唐国志,上海维申医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EO
「创新药-针对慢性乙肝治愈的组合疗法」

乙肝拥有极其显著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维申针对慢性HBV的临床治愈策略是联合用药+免疫激发,维申CpAM和TLR选择性激动剂具备优异的成药性特征和差异性,AAV-HBV模型中,维申CpAM+免疫激动剂可达功能性治愈。在AAV-HBV模型中,IHC实验结果表明CpAM和TLR激动剂联合能显著降低肝组织内HBsAg和HBcAg水平。


栗世铀,启辰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TO&联合创始人
「肿瘤mRNA疫苗在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探索研究」

肿瘤复杂性和异质性决定了它需要个体化治疗、定制化疫苗,mRNA技术是精准治疗潜在重要手段之一。整合免疫治疗的一体化综合治疗是治疗实体瘤的必然途径,启辰生建立基于TAA、TME、临床表型及免疫细胞功能的多元素评分系统,建立基于TAA、TME、临床表型及免疫细胞功能的多元素评分系统,有效指导GBM免疫治疗。原发胶质母细胞瘤BT063患者手术切除后给与PERCCELVAC-mRNA-DC治疗,结果显示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


平行会场二


何润泽,上海胜普泽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
「 化学空间(Chemical Space)理论下的多肽创新药的智能药物设计 」

Chemical Space大数据库是迄今最大的多肽药物数据库,为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药物发现提供了重要机会。智能药物设计是基于药物结构设计的靶向模拟结合,何博士现场演示动画,展示了通过多肽药物分子设计生成算法(PDGA)与可视化的分子指纹地图数据库(MFM),强逻辑且精确发现新药分子。同时,胜普泽泰通过发展8大技术平台,如Peptide Drug Safety Evaluation (PDSE)、Peptide API Scale-up Factory (PASF)等大幅降低新药发现阶段成本和时间周期。


韦毅,美迪西,药理部高级主任
「 CGT非临床研究考虑要点 」

GCT非临床研究是为了提供作用机制有效性证据、确定药理作用特征、了解毒理学特征(确定靶器官、暴露量-反应关系和可逆性等)、确定首次人体试验的安全剂量水平、提示临床试验风险等。GCT产品非临床研究内容包括药理学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毒理学研究,非临床研究考虑的要点有2个,一是考虑相关动物种属,二是考虑受试物。


黄庆春,亚马逊云科技,医疗与生命科学行业 高级总监
「 云中构建智能平台加速药物创新发现 」

毫无疑问,生物制药的开发过程漫长、昂贵,并且是建立不断失败和学习上,然而,数字技术将一步一步推进新一代药物研发。如何让数字化技术帮助科学发现?药物全流程改造核心因素是数字化药物发现,黄老师通过几个数字化转型案例,利用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帮助应对生命科学全流程的挑战,展现了亚马逊云科技生命科学团队的强大医药数字化创新服务能力。


龚瑞,北京凯普顿医药科技开发,创始合伙人/副总/产品经理
「 新药Ⅰ期临床创新解决思路 」

近些年来,药物临床竞争趋势激增,创新药及原研进口I-Ⅲ期或I+Ⅲ期临床急速上升。早期临床主要分为四类,0期研究、I期临床、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和BA/BE辅助研究、Ib扩展/IIa探索研究,企业早期临床研究痛点是慢、贵、差、销售少,凯普顿的早期临床产品具有全流程透明化管控、标准化时间精细组合、高性价比等优势。创新化解决思路是分析需求及产品特色、注册为先精准设计、高效的组合运营。


钟子洋,Anwita,CEO
「 细胞因子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

细胞因子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可以用于激活免疫疗法、抑制免疫疗法等,包括各种重组、合成和天然的制剂,如白细胞介素类(IL-2、IL-7、IL-12),趋化因子(CCL3、CCL26、CXCL7)及其它细胞因子(干扰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细胞因子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已经有很多细胞因子用于癌症的治疗,‎‎Anwita Biosciences的第一个产品是白介素21,‎目前已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美国FDA批准启动临床研究。


江万祥,格林泰科,副总经理
「 神经系统疾病药物开发的临床前药效模型选择 」

神经系统疾病是成功率最低的领域,缺血性脑卒中模型有三种,分别是线栓法-啮齿类(大鼠)、弹簧圈法-非人灵长类动物(NHP)、光化学法-(Photothrombosis model)。四川格林泰科拥有独立的行为学实验室 ,可展开各种试验动物认知功能、运动功能、痛觉感觉等检测(以啮齿类为主), 目前已成功建立一系列动物模型以及行为学评价方法,从而为中枢神经及慢性痛疾病药物评价提供有力支持。



主持人郑红淑,皮尔法伯制药(中国),亚太区市场准入高级总监、中国区业务拓展高级总监
Julien Desgrippes,Pierre Fabre, Head of Business Development Licensing, Medical Care
朱利安·德格里普,皮尔法伯集团,全球BD总监(线上)
NG Tian Wee,Pierre Fabre,Managing Director, Asia Pacific
黄田伟,皮尔法伯集团,亚太区总裁(线上)

「 皮尔法伯集团介绍与合作展望 」

皮尔法伯集团成立于1962年,是法国第二大私人化妆品和制药公司,也是一家快速成长的跨国公司,在医学护肤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并着重布局制药业务。肿瘤、罕见病、医学护肤是集团专注的创新领域。目前,皮尔法伯正在努力增加差异性高的新产品组合,强化整体的竞争力与优势。集团已在亚太地区建立了广泛的业务,包括中国。集团的中国团队具有丰富的跨国经验,对中国市场有着深刻的专业知识,并重点布局肿瘤业务。同时,皮尔法伯集团可以为新创的生物技术公司提供支持,期待与各方通过多元商业模式建立合作,共同发展中国与全球业务。


彭彬,上海岸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医学官
「 双特异性抗体(双抗)药物研发的春天到来了 」

双抗药物在近几年的研发态势突飞猛进,应和了如今药物研发的最大困境:靶点不够用了。单一靶点不是唯一的致病因素,双靶点药物使药靶空间扩大了500倍,且双靶点药物具有协同效应,因此双抗药物的研发迎来春天。上海岸迈生物开发的EMB-01具有独特的细胞内吞和共降解机制,目前正在中美两国同时进行1/2期临床试验。



主持人夏明德,英诺湖,CEO
彭彬,上海岸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医学官
王春河,达石药业(广东)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向阳,华奥泰生物,总经理

  • 圆桌讨论:双特性抗体靶点机会和技术创新 

问1:联合用药存在缺点,系统用药有副作用,与单抗相比,双抗有何优势?

  • 王春河:从立项来看,往往推论出来双抗具有更好的效果,但在研发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双抗有时不如联合用药,其机理目前也并不明确。因此,biology和临床前验证在其中就成了关键。

  • 朱向阳:双抗在某些领域可以解决联合用药无法解决的问题,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后期的价格管理,且给药更加灵活等。

问2:对于双抗药物目前在研靶点众多,特点各异,如何选择合适的靶点?

  • 彭彬:国外双抗药物研发以CD3靶点为主导,但容易导致细胞因子风暴和过度的毒性反应。

  • 王春河:国内单抗药物靶点扎堆,希望通过双抗的研发可以实现一些差异化,但如今双抗研发已显示出同质化苗头,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以改变这一现象,且当前抗体的优化也值得进一步探索。

  • 朱向阳:双抗研发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如工艺问题等,在进入临床时,有很多药物其实无法达到预想的效果。在临床上,最重要的还是需要解决pd-1耐药的问题,以及将“冷”肿瘤转化为“热”肿瘤。

问3:双抗研发追求1+1大于2的效果,因此如何增加双抗的疗效?

  • 彭彬:从临床研发的角度讲,如何将两个单抗联用是一个高难度的问题,需要先考虑能否成药,同时还需要证明单个抗体的有效性。

  • 王春河:目前双抗药物的研发相对简单粗暴,很多剂量是在临床上摸索出来的,当将两个抗体相联合,其活性也会受到影响,这一问题在未来是需要努力去解决的。同时,双抗的成药性也是需要进一步提高的。

  • 朱向阳:肿瘤药物的研发充满挑战,双靶点药物研发的复杂性更增加了药物开发的难度,其中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观众提问4:目前已有CD3双抗推进临床,要想提高研发成功率,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 彭彬:需要把控亲和力,双抗平台也需要进一步优化。

  • 朱向阳:第一个要解决毒性问题,第二个要解决成药性问题。


周伟,北京诺诚健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医学研究副总裁
「 诺诚健华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差异化研发 」

诺诚健华的研发管线主要集中于FIC及BIC药物的研发,最主要聚焦自身免疫疾病领域新药的开发,并关注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以及具有商业化前景的药物。风湿科、中枢神经疾病、血液肿瘤是公司目前已布局的领域,皮肤科、肾脏、胃肠道也将是公司未来将涉及的疾病领域。例如,在狼疮领域有很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该领域当前全球只有5款药物获批,诺诚健华在狼疮领域正在开发针对SLE、LN、CLE适应症的药物。


主持人彭丹,药融圈合伙人
汪俊,凌科药业(杭州)有限公司,CSO
钟子洋,Anwita,CEO
李润生,礼新医药,共同创始人&副总裁

  • 圆桌讨论:肿瘤免疫疗法迭代和研发未来 

问1:几位的公司最早的布局策略如何产生?

  • 汪俊:成立公司时,我们合伙人的背景主要以化学为主,所以我们公司选择布局小分子药物。在中国,我们更加需要关注我们能做什么,过去在多个领域的经营已经为我们今后的布局铺好了道路。

  • 李润生:国内药物研发靶点同质化严重,我们的创始团队对复杂抗原有独到的见解,所以基于我们的技术平台,布局了多款抗体。

  • 钟子洋:起初,我们发现细胞因子能够激活T细胞,在免疫疾病领域能够发挥巨大作用,因此在考虑了多种因素之后,我们选择了白介素-21作为开发重点。

问2:在国内,大多数药企都有做me too药物,对于未来管线的迭代更新,各位如何考虑?

  • 汪俊:日本企业有一些特点,他们会将药物的各种特性做到极致。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我们对于同一个靶点药物的开发,可以从多方面思考如何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 李润生:内卷对患者来说是好事,但从公司角度来说,我们更加追求立项的差异化,开发的难易程度、临床需求、药物改进也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 钟子洋:举一个例子,第一三共近几年在ADC领域发展迅猛,但其并非从头创新,技术的革新、不同靶点的结合也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魏紫萍,百力司康,CEO
「 ADC药物研发的更新迭代的思考和潜在机会 」

目前全球有15款ADC药物被批准上市,其中有7款是最近两年获批的,说明ADC药物确实满足了不少临床需求,该领域的交易也十分火热。在国内有40多种ADC药物处于临床阶段,其中针对HER2、TROP2靶点的ADC研发药物众多。在技术方面,ADC的分子复杂,我们需要关注包括抗体特异性、分子偶联设计、payload活性与安全性、稳定性、linker特性、临床转化能力、治疗窗口、联合用药能力等。ADC药物研发需要达到抗体和小分子单独使用达不到的效果。ADC技术更新迭代可以在靶点选择、新毒素、linker、新偶联技术等方面进行探索,多方合作十分重要,但最终机会还是在于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临床结果、患者获益是药物开发最需要考虑的因素。


主持人洪军,天境生物,执行总监
张富尧,上海弼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肖亮,苏州宜联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OO
方磊,乐普生物,研发副总裁;乐普创一,总经理
魏紫萍,百力司康,CEO

  • 圆桌讨论:ADC技术及靶点更新迭代和竞争格局 

问1:ADC药物靶点集中,同质化现象严重,对这一内卷局面,有哪些措施?

  • 张富尧:ADC不能与PD-1相比,PD-1适应症广,ADC适应症较为专一,市场规模不同。立项是一个马拉松比赛,当前,ADC赛道竞争激烈,当超级ADC出现的时候,如何破局值得思考。

  • 肖亮:不同ADC技术差别较大,国内企业与国际领先公司相比存在差距,CMC门槛很高,预计未来将出现分化的局面。未来新技术、新靶点的出现也将催生新的机会。

  • 方磊:PD-1是上帝给的靶点,是肿瘤免疫领域第一个全新的治疗靶点,其单抗的开发也较为成熟,而ADC带来了另外一种机会。

  • 魏紫萍:以往大部分投资人不太关注ADC,但近几年ADC领域的交易火热。ADC的开发门槛虽然高,但其优秀的疗效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在ADC药物领域,还需要关注临床监管、以及市场调节等因素。

问2: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寻求更多机会,但近几年融资遇到一些挑战,上市破发成为常态,对这一现象如何看待?

  • 张富尧:上市破发或许是因为早期国内资本多,研发少,推动企业市值偏高,破发或许使公司回到正常估值。去年下半年开始,行业遇到瓶颈,资本退出出现困境,资本是十分敏感的,因此未来资本在ADC领域的投资会更谨慎。

  • 肖亮:泡沫破灭之后会迎来新的发展,只要价值存在,行业发展就存在动力。过去中国一些创新药企估值过高,现在回调也是正常的。随着国际化进程加快能否与国际上最领先的技术进行PK是未来需要关注的问题。

  • 方磊:关于二级市场倒挂,我们可以看到2015年时,资本流入迅速,行业蓬勃发展,到2018年时又经历了一轮价值回归。而当前的市场将检验企业发展是否掌握真正实力。差异化产品的开发或许是一种好的破局方式。

  • 魏紫萍:医药行业是朝阳产业,需要长远的眼光,我们仍然坚信,好的、差异化的、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能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估值剧烈波动在美国市场是十分正常的。我认为只做一款药是有风险的,因此也建议大家在多个领域寻求机会。


精彩花絮





合作鸣谢



感谢以下合作伙伴以及现场嘉宾老师、参会人员的大力支持!


本次大会涉及基础科研、创新生物制剂、新型治疗方案、创新技术平台、临床开发策略与应用等全方位议题,聚焦行业前沿领域,深入探讨生物医药行业最新进展,为嘉宾、与会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交流盛宴!明日精彩继续,欢迎持续关注!



<END>
*声明:本文由入驻药融云的相关人员撰写或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融云的立场。
综合评分:0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对药融云数据库感兴趣,可以免费体验产品

    药融云最新数据

    更多>
    • 【CTR20241380 】 仿制药盐酸丙卡特罗颗粒与原研药盐酸丙卡特罗颗粒(Meptin®)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空腹及餐后状态下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 【CTR20241372 】 评价PJ009在需肠外营养支持的短肠综合征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研究
    • 【CTR20241370 】 在中国健康成年受试者中皮下注射变更前后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的随机、开放、单剂量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 【CTR20241369 】 氢溴酸替格列汀片生物等效性试验
    • 【CTR20241361 】 评价在中国成年健康受试者中多次服用伊曲康唑胶囊或利福平胶囊或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对口服PLB1004胶囊药代动力学特征影响的Ⅰ期、单中心、开放、两周期、固定序列临床研究
    • 【CTR20241340 】 盐酸丁螺环酮片在健康受试者中的随机、开放、单剂量、空腹或餐后、两序列、四周期完全重复交叉设计生物等效性试验
    • 【CTR20241297 】 评价注射用维迪西妥单抗膀胱灌注治疗HER2表达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安全性、有效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开放、单臂、多中心Ⅰ/Ⅱ期临床研究
    • 【CTR20241264 】 一项在既往接受过治疗的中国B型血友病受试者中评估重组人凝血因子IX-白蛋白融合蛋白(rIX-FP)的药代动力学、疗效和安全性的III期、开放性、多中心研究
    • 【CTR20241256 】 东阳祥昇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规格:5 mg/5 mg)与持证商为Merck Kft,生产商为Egis Pharmaceuticals Plc的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康忻安®,5 mg/5 mg)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进行的随机、开放、单剂量、两周期、双交叉、空腹及餐后状态下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 【CTR20241068 】 一项评价QX005N在中国中度至重度特应性皮炎受试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多中心、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
    更多>
    更多>
    更多>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