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试用企业版

中药行业现状与未来趋势白皮书

中药行业 未来趋势 白皮书 深度分析
摩熵医药(原药融云)
2024/07/22
3067

一、中药行业概览

1. 中药基于传统医药理论,产品主要分为5类

定义:中药是指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

分类:产品分类方面,根据加工程度,中药产品主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和中药注射剂;中药材为初级产品,中成药、中药注射剂等为直接使用的终端产品。

(1)中药各类产品的定义

  • 中药材:是指未经加工或未制成成品,可供制药的中药原料,通常来自天然植物、动物和矿物。
  • 中药饮片:是指中药材根据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调配或制剂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包括了原形药材饮片、部分经产地加工的中药切片及经过切制、炮炙的饮片。
  • 中药配方颗粒:是以中药饮片按现代加工工艺和制药技术对药材成分进行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粒和包装等处理而得,无需煎煮,可供直接配方和冲服的颗粒剂。中药配方颗粒分为单方和复方。单方仅由单味中药饮片制成颗粒;复方则根据中国药典及其他权威中医文献所记载配方由多味中药组合制成颗粒。
  • 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为了预防及治疗疾病的需要,按规定的处方和制剂工艺将其加工制成一定剂型的中药制品,是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商品化的一类中药制剂。
  • 中药注射剂:是指从中药或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以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等方式注入人体内的制剂。

(2)中药各类产品特点及政策标准

中药分类

  • 中药材

产品特点:存在易吸潮、气味消散、发霉等,对贮藏环境要求高;政策标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 中药饮片

产品特点:一般需要煎煮,单位质量的药效低于中药配方颗粒,贮藏条件高;政策标准:《关于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备案程序及要求的通知》

  • 中药配方颗粒

产品特点:单位质量的药效高于中药饮片,食用时温开水配成冲剂,体积小,储存和运输方便;政策标准:《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

  • 中成药

产品特点:处方多来自传统中医经典著作中,也有部分来自经验方和研制方;政策标准:《中成药国家药品标准》

  • 中药注射剂

产品特点:一般采用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相比其他中药而言,见效快;政策标准:《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要求》

2. 中药文化历史悠久,发展历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就是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史,但近现代中医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 1)近代以来,西医传入国内,中医药遭到怀疑和否定。1929年,通过了“废止中医案”,同时战争使得大量中医典籍流失海外;2)2006年,鱼腥草注射剂不良反应死亡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国家局印发《关于暂停使用和审批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注射剂的通告》,引起中药行业巨大震动;3)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

3. 中医药产业链情况

中药产业链上游以中药材的生产与供应为主;中游主要是中药产品的生产制造;下游为销售终端。

4. 2023年中药市场规模约占整体医药23.7%,近年保持平稳增长

根据药融云数据,2015-2023年全国医院+药店市场规模呈波动增长态势,年复合增长率为3.09%;2023年,全国医药市场规模总计超1.7万亿元,其中,医院终端市场规模约1.39万亿元,药店终端市场规模约3172亿元。

2023年中药约占整体医药市场规模的23.7%。2015-2023年我国医院+药店中药市场规模亦保持逐年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为2.13%,略低于医药行业整体增速;2023年全国中药市场规模超4000亿元,其中,医院终端2745亿元,药店终端1310亿元。

二、中药行业政策分析

1. 中医药利好政策频发,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为鼓励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围绕中医药产业链陆续出台多项扶持政策。国家级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分管部门/地方政策《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等重磅文件陆续出台,中医药行业有望迎来长足发展。

2. 改革措施涵盖中医药供给端、支付端和需求端

在国家级政策、分管部门/地方政策指引下,中药行业供给端、支付端、需求端利好措施不断,这些措施涵盖中药注册、审评审批、质量控制、医保支付、中医药文化弘扬等多个方面,全方位促进中药行业的长期繁荣与发展。

供给端:提高中药产业发展活力,推动中医药人才与服务体系建设等;

支付端:探索并完善适合中医药特点的支付政策等;

需求端:提升居民中医药文化知识和中医药保健意识等。

3. 供给端:优化中药审评审批,完善中药分类注册管理

(1)优化中药审评审批管理

加快推进中药审评审批机制改革

① 增加第三方中药新药注册检验机构数量

② 加强技术支撑能力建设,提升中药注册申请技术指导水平和注册服务能力

③ 强化部门横向联动,建立科技、医疗、中医药等部门推荐符合条件的中药新药进入快速审评审批通道的有效机制

④ 以中医临床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成果转化

⑤ 统筹内外部技术评估力量,探索授予第三方中医药研究平台专业资质、承担国家级中医药技术评估工作

加快中药新药上市进程

① 通过对中药创新药采取研审联动、靠前服务等方式,由以前的后端加速转变为全程加速,进一步激发中药创新发展新活力

② 针对中药特点,加强对中药标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2)完善中药分类注册管理

优化具有人用经验的中药新药审评审批

① 完善中药注册分类,将中药分为中药创新药、中药改良型新药、古代经典名方、同名同方药等。

② 尊重中药研发规律,充分利用数据科学等现代技术手段,建立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临床试验“三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依法依规实施豁免非临床安全性研究及Ⅰ期、Ⅱ期临床试验的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中药真实世界研究证据体系。

4. 供给端:推动中医药人才建设,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

(1)夯实中医药人才基础

提高中医药教育整体水平

① 建立以中医药课程为主线、先中后西的中医药类专业课程体系

② 加强中医药传统文化功底深厚、热爱中医的优秀学生选拔培养

③ 强化中医思维培养和中医临床技能培训,并作为学生学业评价主要内容

④ 布局建设100个左右中医药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⑤ 推进职高中医药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坚持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

① 增加多层次师承教育项目,扩大师带徒范围和数量

② 绩效工资分配对承担带徒任务的中医医师适当倾斜

③ 符合条件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以医古文替代外语作为同等学力申请中医专业学位考试科目

加强中医药人才评价和激励

① 将中医药学才能、医德医风作为中医药人才主要评价标准,将会看病、看好病作为中医医师的主要评价内容

② 在院士评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等高层次人才评选中,探索中医药人才单列计划、单独评价

(2)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

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① 共建一批中医(含中西医结合)方向的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

② 加快打造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

③ 建设优势病种特色鲜明的中医医院和科室

④ 建设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打造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

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

①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增设中医药专项

② 加强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③ 建设国家中医药博物馆

④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

5. 供给端:国企改革逐步推进,激发企业经营活力

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方案提出要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

我国国资背景中药企业包含华润三九、江中药业、中国中药等6家中央国资企业,以及同仁堂、片仔癀等18家地方国资企业,通过引入市场化的经营机制,可激发企业经营活力,优化中药行业供给。

改革落地方面,云南白药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太极集团、达仁堂、广誉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同仁堂集团积极行动,成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行动方案和任务清单,完善体制机制。多家中药国企逐步推进混改,未来有望持续焕发活力。

6. 支付端:探索符合中医药服务特点的支付方式

201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探索符合中医药服务特点的支付方式”。中医“辨证论治”过程讲究整体性,其提供的医疗服务在很多情况下无法进行项目化细分。

国家关于探索中医药支付的相关政策要求

各地探索适应中医特点的付费方式

第一类:对遴选出的中医优势病种施行同病同效同价政策;如上海市、中山市等对中医优势病种施行同病同效同价,保定市对中医优势病种(对应西医病种)在标准分值基础上加成5%。

第二类:结合中医病证特点单独创立中医DRG分组;这一类做法目前仅见南京市,创新构建中医DRG分组体系,新增51个特色DRG中医病组。

第三类:针对中医药服务特点设置中医院差异化调节系数;如杭州市等,采取设置与“中治率”挂钩的“中医政策系数”,对达到考核指标值的中医院全病种进行激励。

7. 支付端(集采)

(1)全国中成药集采实施落地,中选品种价格平均降幅为49.4%

2023年6月21日,全国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公示,共有86家企业、95个报价代表品参与现场竞争,其中63家企业、68个报价代表品中选,中选率达71.6%,中选品种价格平均降幅49.4%。

回顾历次中成药集采:覆盖面逐渐扩大,从部分省市试点→跨省联盟集采→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平均降幅范围为23%-56%;平均中选率逐步提升,湖北集采、广东集采、北京集采、山东集采、全国集采的品规中选率依次为53.4%、53.6%、70.2%、42.3%、71.6%。

(2)全国中成药集采独家品种降幅仅36%

全国中成药集采:在68个拟中选产品中,有10个产品为独家产品,独家品种平均降幅为36.4%,其余58个非独家品种平均降幅51.6%。

中选品种包括脑安、银杏达莫、心可舒、复方斑蝥、接骨七厘等15个类别,降幅居前三的类别分别为复方斑蝥(-59.5%)、醒脑静(-55.5%)、香丹(-54.7%)。

(3)中成药集采降幅更温和,独家品种可长期竞争,评分规则趋向综合审评

中成药集采相比化药集采:

① 平均降幅方面,化药集采平均降幅为50%以上,而中成药集采平均降幅为23%-56%,降幅更加温和;

② 品种竞争格局方面,中成药有独家品种、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等竞争壁垒,可保障长期竞争,化药竞争更加激烈,竞品相对较多;

③ 评分规则方面,全国化药集采价格因素占比大,而中成药集采除价格降幅外,还考虑医疗机构认可度、药品企业排名等,规则趋向综合审评。

产品竞争力强、得到市场广泛认可的中药企业在集采背景下有望实现长期发展,同时也应积极完善中成药全产业链布局、加大研究投入、提高竞争水平、积极发展院外市场等。

适应集采规则中药企业转型升级思路:

1)完善中成药全产业链布局;2)加大研究投入,提高竞争水平;3)评估产品属性,积极发展院外市场;4)利用大数据技术理顺产业链条;5)增强中成药学术推广力度。

8. 支付端(医保)

(1)医保目录对中药持续扩容,2023年医保目录中成药占比达45%

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中成药数量不断提升。2000年首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共涵盖中成药575个品种,西药913个品种,而2023年最新版医保药品目录中,中成药品种数量已上升至1390个,占比达45%。

(2)中药医保谈判成功率高于西药,降幅更温和

医保谈判中药成功率高于西药,降价幅度也更温和。2019-2022中药医保谈判成功率分别为96%、84%、86%,而总体谈判成功率为59%、79%、82%;2023年,中药医保谈判成功率约64%,高于西药56%;降幅超过80%的中药占比为14%,低于西药22%,整体降幅更加温和。

(3)2023年医保谈判持续鼓励中药创新

2023年医保谈判,9个中成药谈判成功。

盛诺基1.2类创新药——淫羊藿素软胶囊,全球首个获得肝癌一线适应症的天然产物来源药物:主要成分是淫羊藿、西洋参、枸杞子等药物,主要功能为免疫调节剂,2022年1月获批上市,适用于不适合或患者拒绝接受标准治疗,且既往未接受过全身系统性治疗的、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

9. 支付端(基药)

(1)基药目录内中成药占比不断提升,新版基药目录有望2024年调整

2019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986政策”,即逐步实现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级公立医院、三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数量占比原则上分别不低于90%、80%、60%,基药目录在我国医药卫生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纳入基药目录将有助于加速药品进院、提升销量。

截至目前,国内分别在1981年、1996年、2009年、2012年及2018年共发布过五版国家基药目录,中药品种数占比依次为0、70.9%、 33.2%、 39.0% 、39.1% 。

(2)基药目录调整坚持中西医并重,独家品种入选基药目录的比例较高

回顾2018版基药目录调整情况:从独家/非独家品种情况来看,新增中成药独家品种占比为64%,非独家品种占比为36%,独家品种入选基药目录的比例较高。

从药品类别来看,净增量排名前三的药物类别分别为内科用药、儿科用药、外科用药,净增加中成药品种数量分别为28个、13个、11个。

(3)入选基药目录品种快速放量,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2018年版基药目录共有26家的中药领域上市公司产品入选,其中,康缘药业入选品种最多,有4个品种入选。

佐力药业乌灵胶囊2018年进入基药目录后,产品进一步覆盖各级医疗机构,销售收入快速增长。2019-2023年产品销售同比增速分别为37.29%、24.69%、40.26%、28.47%、12.42%,2023年营收达12.28亿元。

(4)哪些品种可能入选2024年版基药目录?

2024年6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到将适时优化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新版基药目录预计将:1)以药品“临床综合评价” 为核心,以临床用药需求为导向,优先从心血管病药物、抗肿瘤药物、儿童药物、抗感染药物和中成药等五大类中遴选用量大、费用负担重、社会关注度高的品种。2)品类紧抓“中药创新药+公共卫生防治用药+儿童用药”,用量大的独家品种更有优势。

三、中药市场情况

1. 心脑血管与血液系统中成药市场份额最大,2023年达31.77%

根据药融云数据库,2023年全国医院中成药市场各大类分布格局如下, 2023年排名前五的用药类别分别为心脑血管与血液系统药物、呼吸系统药物、生殖泌尿系统药物、肌肉骨骼系统药物、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市场份额分别为31.77%、21.93%、12.52%、10.16%、8.68%。

心脑血管中成药为最大用药类别,2023年销售额为870.49亿元。

2. 医院端中药产品2023年销售额TOP10均超20亿元

2023年全国医院中药销售额TOP10产品:

注射用血塞通,主要成分为三七,可用于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目前为十大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品种之一;2023年医院端销售额为45.05亿元,该品种于1985年上市,生产企业有昆药集团及珍宝岛制药两家。

喜炎平注射液,由穿心莲内酯总磺化物制成,具有明确的抗炎、退热、抗病毒等作用;2023年医院端销售额为36.54亿元,该品种于2002年上市,生产企业为江西青峰药业。

复方丹参滴丸,主要成分为丹参、三七、冰片,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理气止痛;2023年医院端销售为32.78亿元,生产企业为天士力。

3. 全国药店端中药产品2023年销售额TOP10均超10亿元

2023年全国药店中药销售额TOP10产品:

阿胶,成分为驴皮,主要用于补血滋阴、润燥、止血;2023年药店端销售额为58.34亿元,生产企业有同仁堂、东阿阿胶等35家企业,竞争较为激烈。

安宫牛黄丸,由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麝香、珍珠等11味药材组成,主要用于危急重症的救治和节气养生;2023年药店端销售额为53.90亿元,我国有超过100家企业拥有安宫牛黄丸的生产批文,北京同仁堂市场份额最大,约50%左右。

感冒灵颗粒,成分包括三叉苦、金盏银盘、野菊花等,用于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咽痛;2023年药店端销售额为25.61亿元,生产企业众多,华润三九为TOP1厂家。

4. 2023年全国医院中成药销售额排名TOP10企业

2023年全国医院中成药市场排名TOP10企业:

天士力,主要产品集中在心脑血管疾病领域,复方丹参滴丸、芪参益气滴丸、养血清脑颗粒/丸为公司三大核心产品。

济川药业,产品线主要围绕儿科、呼吸道疾病等领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独家剂型)、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独家品种)、健胃消食口服液、黄龙止咳颗粒为公司最具竞争力的产品。

康缘药业,产品线聚焦呼吸与感染疾病、妇科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中医优势领域,核心品种热毒宁注射液、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均拥有较高知名度。

5. 2023年全国药店中成药销售额排名TOP10企业

2023年全国药店中成药市场排名TOP10企业:

东阿阿胶,主营业务为阿胶和阿胶系列及其他中成药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阿胶、复方阿胶浆、阿胶糕、“真颜”品牌系列、阿胶粉。

太极集团,核心大品种包括藿香正气口服液、急支糖浆、通天口服液、鼻窦炎口服液等,其中藿香正气口服液是公司销量最大的单品。

华润三九,主要产品有基于“999”品牌 的999感冒灵、999皮炎平、999胃泰等成熟品种,此外还布局“999金维多”等大健康品牌产品以及“天和”、“顺峰”等专业品牌产品。

6. 中药龙头公司——片仔癀

(1)业绩增长迅速、盈利能力强

片仔癀药业是一家以医药制造为主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公司收入规模快速增长,盈利能力强。公司营业收入从2013年的13.96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00.5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83%;净利润从2013年的4.3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8.5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0.80% ;2023年利润率为28.35%,盈利能力较强。

(2)“片仔癀+安宫牛黄丸+化妆品”战略矩阵,推动业绩持续增长

片仔癀公司业务覆盖医药制造、医药流通、化妆品、日化等。医药制造业:以“片仔癀”为主产品,拥有锭剂及胶囊剂两种剂型,具有相同的成分及功能主治。医药流通业:以现代医药物流为基础,努力拓展延伸“配送、维护、推广”的医药配送产业链上下游。化妆品业:公司控股子公司片仔癀化妆品拥有“片仔癀”及“皇后”等多个品牌。

产品方面,片仔癀为独家品种,成分为牛黄、麝香、三七、蛇胆,用于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消肿止痛,该产品拥有数百年历史,具有较强品牌性和稀缺性, 2023年销售收入为44.63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为44.37%;安宫牛黄丸为第二大核心产品,包括双天然和单天然两种规格;片仔癀化妆品主要有护肤品类、洗护品类、男士品类等几大类。

四、中药新药研发情况

1. 中药临床试验逐渐规范化、科学化,申请/获批临床数量逐年攀升

国家药监局于2015年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一般原则》,旨在进一步提高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的水平和质量,推动中药新药的研究与发展。目前,我国中药新药临床试验已逐渐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的深入阶段。

根据药融云数据库,2016-2023年我国中药申请临床试验数量呈逐年攀升的趋势,从2021年起,申请临床数量迅速增长,并于2023年达到历史新高(73项)。

获批临床方面,根据药融云数据库,2016-2023年我国获批临床试验数量整体保持上升趋势,从2021年起,获批临床数量迅速增长至48项,2022年短暂下跌,2023年增长至60项。

2. 中药临床试验Ⅱ期数量最多,Ⅲ期重磅中药品种值得关注

根据药融云数据库,已完成/正在进行的Ⅰ至Ⅳ期中药临床试验共计1086项,其中临床Ⅰ期有127项,Ⅱ期有639项,Ⅲ期有218项,Ⅳ期有42项;Ⅱ期中药临床试验数量最多,占比近6成,成功进入Ⅲ期的临床试验占比为20.1%。

关注处于Ⅲ期临床的中药品种:1)健胃祛痛微丸,方盛制药中药1类新药,主要用于健脾益胃,清热祛湿,化瘀止痛,该品种为湖南方盛制药独家品种,于今年1月进入临床Ⅲ期,并于5月7日完成首例患者入组;2)五加益智颗粒,为康弘药业子公司济生堂自主研发的6.1类中药创新药物,用于治疗阿尔兹海默病,上市后有望成为AD治疗领域的重磅中药品种;3)小儿连花清感颗粒,以岭药业1类中药创新药,以连花清瘟组方为基础,适用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安体威颗粒,天士力1类中药创新药,具有解表散寒、生津舒筋、宣肺止咳的功效,拟用于普通感冒中医辨证属风寒证的治疗。

3. 中药临床试验品种排行榜TOP10

申办品种方面,淫羊藿素软胶囊、清肺消炎丸为开展临床试验最多的品种,临床试验数量达到7项;排名前三的中药品种依次为淫羊藿素软胶囊/清肺消炎丸、注射用羟基红花黄色素A/黄岑素片、优欣定胶囊。

淫羊藿素软胶囊活性成分为淫羊藿素,适用于不适合或患者拒绝接受标准治疗,且既往未接受过全身系统性治疗的、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在研企业包括北京珅奥基医药、北京康尔福药业等;清肺消炎丸源于张仲景的经典名方麻杏石甘汤,组方为麻黄、石膏、地龙、牛蒡子、葶苈子、人工牛黄、炒苦杏仁、羚羊角,主要用于清热化痰止咳,在研企业为天津达仁堂集团。

4. 中药临床试验企业排行榜TOP10

申办企业方面,江苏康缘药业开展的中药临床试验数量最多,高达46项,其中Ⅰ期有6项,Ⅱ期有26项,Ⅲ期有9项;排名前三的申办企业分别为康缘药业、天士力、以岭药业。

康缘药业:紫辛鼻鼽颗粒(治疗过敏性鼻炎)、参蒲盆炎颗粒(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健肾片(治疗慢性肾炎)、六味地黄苷糖片(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均处于Ⅲ期临床阶段,处于Ⅱ期临床的管线超10个;天士力:脊痛宁片(治疗脊柱关节炎)、青术颗粒(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等9款创新中药处于Ⅲ期临床。

5. 2023年天士力研发费用近10亿元,中药创新提速明显

在鼓励中医药传承创新的背景下,中药企业逐渐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力度。回顾中药板块上市公司2023年研发费用情况,研发费用最高的企业为天士力,2023年研发费用为9.17亿元;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为天士力、以岭药业、白云山、康缘药业及华润三九。

以代表性中药创新药公司为例,康缘药业、天士力等企业研发费用率逐年提高,2017-2023年康缘药业研发费用率分别为7.23%、7.57%、9.69%、12.55%、13.69%、13.92%、15.85%,整体保持较快增长。

五、中医药未来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1:中医药基层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22年3月发布《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到2025年基层中医药实现五个“全覆盖” :

1) 80%以上的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

2)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1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完成服务内涵建设;

3) 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够规范开展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100%社区卫生服务站、80%以上村卫生室能够规范开展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同类机构医师总数比例超过25%,100%社区卫生服务站、80%以上的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务人员;

5)基层中医药健康宣教实现全覆盖。

2021年非中医类医疗机构中医诊疗率不足10%,有望在2025年提升至30%。

发展趋势2:中药创新是未来中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

中药创新是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我国在中药基础研究、中药资源与可持续利用、中药标准化与产业化、新药研发及中药“走出去”等方面均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目前国内中药创新药仍处于起步阶段,中药创新的研发方向如下:

1)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寻找有疗效突破的新分子、新组分、新复方。

2)结合现代工艺,通过药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合成生物学等方法实现有效成分的定量富集。

3)研发和应用濒危或名贵药材的近缘替代品,保护生物多样性, 减轻对野生资源的消耗。

4)基于中药来源的新型辅料的开发, 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 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

5)新剂型和新给药途径开发,如通过靶向纳米缓控释制剂技术或外泌体递送系统增加药物靶向性和释放能力。

6)切合中医临证思维、还原中医临床实践的“ 系列方药” 同步转化的研发注册新模式, 形成有效的治疗方案。

发展趋势3:中药标准化和国际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196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治疗人数已达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我国已同40个外国政府及地区主管机构签署了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共同研究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华佗再造丸、丹参胶囊、连花清瘟胶囊等众多中药重磅品种已在海外成功上市。

数智中药的创新发展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促进了中药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升级,将进一步推动中医药的标准化与国际化。

发展趋势4:中医药优势明显,有望成为大健康“新风口”

中医药未来以治未病为主导,治疗为协同,康复为核心,有望成为大健康“新风口”。

通过中医的养生理念和方法,如饮食调理、运动保健等,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延缓疾病的进展。药食同源食品兼具药食两性,可长期食用,受到广大亚健康人群的青睐。《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

其次中医药可以作为西医的辅助治疗手段,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最后,通过中医药的方法和手段,如针灸、推拿等,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和心理康复。

以上内容均来自{中药行业现状与未来趋势白皮书},如需查看或下载报告,可点击!

<END>

想要解锁更多药物研发信息吗?查询药融云数据库(vip.pharnexcloud.com/?zmt-mhwz)掌握药物基本信息、市场竞争格局、销售情况与各维度分析、药企研发进展、临床试验情况、申报审批情况、各国上市情况、最新市场动态、市场规模与前景等,以及帮助企业抉择可否投入时提供数据参考!注册立享15天免费试用!

<END>
*声明:本文由入驻摩熵医药的相关人员撰写或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摩熵医药的立场。
综合评分:6.5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