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检查技术(如DR、CT、MR、超声及核医学等)在临床已经普遍应用,对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指导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选择众多影像检查手段,如何解读影像报告,是广大患者迫切需要了解的知识。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刘波教授将通过《刘波说影像》专栏定期推送疾病影像最新进展以及相关科普知识,为您传道解惑。欢迎您持续关注!
可以观察颅内血管、颈内、颈外、颈总动脉和椎动脉的血流速度,测量血管壁有无斑块和有无内膜增厚,有没有炎症的狭窄等,具有实时、便携、无创、可反复检查、可长程监测等优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在肘静脉快速注入对比剂的同时对全脑螺旋 CT 扫描成像,经后处理获得纯血管图像。能显示血管腔内、腔外和血管管壁病变,实现大范围血管和小血管分支的快速显像。不但能对血管病变进行诊断(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等),还可以脑血流灌注成像,对脑供血状况做出判断。
MR 可以不借用任何对比剂,就能对血管进行成像。尤其适合对 CT 对比剂过敏的患者。在对动脉斑块显示和判断斑块稳定性方面优于 CT。
脑血管DSA 也称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患者远端动脉内插管,注入对比剂,然后利用计算机对影像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获得血管成像。不但可以发现病变,还可以治疗。
许多中老年人做脑 CT 或 MR 检查后,报告显示脑动脉狭窄、硬化,病人很紧张,到处咨询是否要做手术治疗。
多数情况下,中老年人血管壁轻度增厚硬化,动脉轻度狭窄,均属于老年性生理退变现象,不会对大脑供血产生影响,是不需要手术治疗。
对于中重度严重狭窄的患者,也不是都需要手术治疗,要看具体情况。
1、 若涉及的脑区已经有完整代偿血管网形成,影像和临床均无缺血改变,这部分病人也是不需要手术治疗。若不加分析判断,去做手术,反而会导致一些不良后果。
2、 若影像显示供血减少,临床也有头晕、头疼、肢体麻木、语言不畅、反应迟钝,说明有脑缺血改变,则要及时就医,视情况判断是否手术干预。
因此,脑动脉狭窄是否手术是一个非常严谨的科学问题,需要神经科专业医生和影像医生综合判断。
刘波,广东省中医院影像医学部学部主任,学术带头人,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医学影像人工智能专委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放射学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管理协会影像分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