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是中国第二大恶性肿瘤,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最新统计数字, 2022 年新发结直肠癌患者 50 余万例,其中 RAS/BRAF野生型患者占到了全部患者的 40% 左右,患者人群庞大。
RAS/BRAF基因野生型肿瘤依赖 EGFR 信号通路来生长。精准阻断EGFR 信号传导通路,能够有效抑制这类肿瘤的生长,因此EGFR 单抗一直是这类患者的标准一线用药选择。2005 年全球第一款 EGFR 单抗西妥昔单抗在中国上市,为中国患者提供了此类药物的治疗选择,但是在此之后再没有同类产品在中国上市。所以中国患者在药品可及性方面存在巨大的没有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西妥昔单抗是一款经典的应用精准医学理念研发的抗肿瘤药物,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有这不可替代的地位。
石远凯教授称“十多年前抗体类药物的研发是生物制药行业当中最尖端的技术,其核心主要掌握在欧美发达国家手里,有很多专利垄断。国内的抗体药物研发和国外有一定差距。”
但好消息是,一些注重创新的国内公司和临床研究者已经在关注这个领域,力争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西妥昔单抗β的研发应运而生。为了满足临床需求,来解决没有被满足的中国患者的治疗需求。
▍16年苦旅,专攻结肠癌EGFR
2008年,石远凯教授了解到国内有企业在进行西妥昔单抗β注射液的研发,并且采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为宿主细胞,有效地避免了非人源糖基化位点,从而有望降低 EGFR 抗体的免疫原性。
同年3月,石远凯教授就开始带领团队开展了西妥昔单抗β注射液的I期临床试验,次年5月,石远凯教授作为主要研究者,带领全国 38 个医院的同道们,针对KRAS(基因)野生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开展了西妥昔单抗β注射液与伊立替康头对头比较二线治疗的三期临床实验。
从 2008 年开始进行临床研究,到今年上市,历经 16 年研发,石远凯教授的团队一共开展了两项三期临床研究。其中,推动产品注册上市的主要数据来源于一项开放、随机对照、多中心前瞻性三期临床研究。这项研究将西妥昔单抗β联合FOLFIRI方案与单独FOLFIRI方案对比,最终的比对结果来看,西妥昔单抗β的联合方案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同时提高了患者客观缓解率。
对于多方联合的临床研究,石远凯教授说明道:“在药品开发过程当中,临床医生主导的是临床试验,这是药品研发最关键的环节,决定着药物的成败。将一款从实验室走出来的化合物真正制成用于患者的药物,通过临床实验真实科学的搞清楚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难度和挑战是很大的,这就依赖临床研究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做到科学的实验设计及严谨的实验过程。”
除此之外,西妥昔单抗β还在工艺上做了改良,显著降低了输液过程中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
▍临床0突破,意义非凡
对于医生而言,西妥昔单抗β注射液的上市,意味着中国RAS/BRAF野生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有了一个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对于患者而言,这是一款国产的改良型生物药,不仅疗效和安全性有保障,未来在可及性上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中国自主研发的抗体药物打破了进口垄断,疗效和安全性都有保证。石远凯教授说:“作为临床研究者,我们是很骄傲的。很高兴地看到我们国家民族制药企业的创新力不断的突破,研发能力不断的在成长、在提高,带来了越来越多优质的国产新药。并且也期待未来我国制药公司能够进一步听取临床声音,以临床价值和患者需求为导向,加强临床合作。在新靶点、新技术、新理念上找到更多的突破口,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癌症患者提供越来越多的安全有效的新药,来改善癌症患者的愈后。”
虽然这款国产药物刚刚上市,还没有进入国家医保的药品目录,在患者援助计划的支持下,已经可以比进口药品有更低的价格。未来期待西妥昔单抗β能够尽快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进一步惠及患者。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