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抗猴痘病毒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按照《征求意见稿》,该指导原则适用于抗猴痘病毒药物,包括化学药品和治疗用生物制品。《征求意见稿》对人体药理学研究、探索性临床试验和确证性临床试验提出建议,主要对确证性临床试验的试验目的、试验设计、试验人群、给药方案、有效性终点、治疗周期和随访周期、安全性评价进行讨论。《征求意见稿》提出,在尚无确证安全有效的药物用于抗猴痘病毒治疗的情况下,建议采用随机、双盲、基础治疗加载的安慰剂对照设计。如出现确证有效的药物上市作为标准治疗,且拟开发试验药物与标准治疗作用机制相似(如标准治疗与试验药物均为直接抗病毒药物),可以考虑以其作为阳性对照药,进行阳性对照的优效或非劣效设计。对于试验人群,《征求意见稿》建议选择有相应临床症状同时实验室猴痘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患者,如:实验室确诊(PCR)的猴痘患者,至少有一个活动、未结痂的病变。建议适当纳入具有并发症高风险的人群,例如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建议关注受试者HIV感染情况,考虑纳入一定比例的 HIV 感染者。鼓励申办方在临床开发过程中早期与审评机构讨论儿童药物研发。《征求意见稿》指出,目前猴痘治疗新药临床试验尚无公认的主要疗效指标,申办方应在研发过程中与监管机构进行密切的沟通。药物临床试验的主要疗效指标应有临床意义,可直接衡量患者的生存、功能或感觉方面的临床获益。据悉,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严重病例常见于年幼儿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目前国内临床缺乏确证有效的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支持治疗和继发性细菌感染的治疗。新媒体编辑:张盼盼
统筹策划:罗万杰
中国医药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END>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