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网传近4个月之久的征求意见稿终于落地,从审评审批、准入、使用到资本支持,尤其创新药参照国际定价、基本医保外支出等创新药全链条支持即将成为现实,最终以正式文件为准。本文据Citeline的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1月2日)对我国医药研发在全球的地位管窥一二。截至2024年1月2日,全球处于开发中的药物总数为22825种,较上年(2023年)增加了1533个,较2001年的5995个增加了16830个,23年增加了1.8倍。2024年的增速与过去五年的平均增速(7.14%)相近,其中I期临床药物数量增长最快,高达13.5%,III期临床比较平稳。2024年有活动管线的公司数量为6124家,较上年(2023年)增加了424家,增加了7.4%,较2021年的1198家,增加了4926家,23年增加了3倍。截至2024年1月,我国的新药研发企业(按研发公司总部所在国家/地区划分)数量占全球的16%,位居全球第二,分别较去年(2023年)、前年(2022年)增加了3个和4个百分点。美国仍居第一,2024年1月占比39%,但近年一路下滑,分别较去年(2023年)、前年(2022年)下降了4个和5个百分点。辉瑞、强生、默沙东、艾伯维、礼来、安进、百时美施贵宝、吉利德、新基以及渤健等全球制药巨头成就了美国在制药创新和规模的全球霸主地位。英法德之外的“欧洲其他区域”位居第3位,较两年前提升了2个百分点至15%。英、日、法、德近年占比没变,目前分别位居第5~9位。新药研发数量中国也排第二(6098个),仅次于美国(11200个)。中国台湾以1362个排21位。我们的邻居韩国(3233个)、日本(2041个)分别排在第3、10位。英国(3156个)、德国(2479个)、加拿大(2387个)、澳大利亚(2372个)和法国(2363个)分别位居第3~8位。英国的GSK、阿斯利康,德国的拜耳、默克、勃林格殷格翰、费森尤斯卡比等,法国的赛诺菲和施维雅等世界制药巨头在我国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西班牙(2259个)、荷兰(1850个)、意大利(1823个)分别位居第9、11、12位。截至2024年1月2日,全球研发管线药物数>70个的企业共25家。中国有4家,恒瑞首次跻身Top10,位居第8位,有管线药物147个,其中,自主研发138个,是全球自主研发药物数量最多的企业。中国生物制药、复星医药、石药集团,分别位居第15、17、24位,分别有管线药物103个、90个、73个。全球管线药物最多的企业依次是罗氏(218条)、辉瑞(205条)、阿斯利康(166条)、礼来(159条)、施贵宝(158条)等。与上年(2023年)相比,Top25家企业中,有12家增长、3家持平、10家下降。其中,增速最快的前3家企业都是中国的,即中国生物制药(+72%)、复星医药(+41%)和恒瑞(+39%),分别较上年(2023年)增加了43、26和41条管线。石药集团排第11位,同比增长了7%,增加了5条管线药物。国外企业中,增长最快的是安斯泰来(+24%)和辉瑞(+20%),下降最快的是武田(-27%)、诺华(-19%)、施贵宝(-10%)、艾伯维(-9%)、默沙东(-4)。尽管管线数量并不代表质量,但近年我国创新药的发展势头和成效有目共睹。随着国务院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我国创新药将驶入高质量快速发展轨道。
<END>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