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175cm,体重63kg
全身共有53个自由度
单臂运动负载达3kg
续航时间延长至2小时
……
一款“颜值与实力”并存的
人形机器人正向我们走来
9月26日,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傅利叶”)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通用人形机器人GR-2正式发布。
·颜值方面,GR-2整体机型更美观,身材比例得到进一步优化;
·实力方面,GR-2在核心硬件、开发平台等方面展现出更灵活、更强劲、更开放的特性;
·GR-2的迭代方向来源于已经交付的100多台GR-1在一线应用场景使用中的1000多条用户反馈;
·傅利叶表示:GR-2的迭代只是傅利叶人形机器人征途的开始,未来GRx系列将成为一个为AI而生的通用人形机器人。
GR-2,更高、更酷、更拟人
“更高、更酷、更拟人”这是记者对于GR-2的第一印象。GR-2通体呈银黑色调,与众不同的是它的腰间还镶有紫色的“腰带”。区别于当前市面上日渐趋同的人形机器人外观,这一设计上的创新,让GR-2在大众心中有了别致的记忆符号。
GR-2在外观上依旧沿用了GR-1的仿生设计语言,同时进一步优化全身比例——升级后的身高达到175cm,体重63kg,全身共有53个自由度,单臂运动负载达3kg,能够完成更复杂的操作。
同时,GR-2采用了新一代电池,续航时间可延长至2小时,并且在支持直充的基础上,增加可拆卸换电方案,充分满足运动需求。
此外,GR-2的整机布局采用内走线设计,将线缆置于机器人内部,不仅提升整体美观度,而且精简模块化适配,降低开发者外设布置阻碍,同时为场景适配开发留足空间。
为了优化控制策略和性能,GR-2的关节布置由并联改为串联。这使得每个关节的运动可以独立计算,有利于开发者部署控制算法,方便调试和维护,同时还能降低制造成本。
上肢操作更灵活,更强劲
“GR-2的升级方向,来源于此前交付的100多台GR-1,在一线应用场景使用中获得的1000多条用户反馈。”傅利叶创始人兼CEO顾捷介绍,产品的智能化和参与性是最大的共性诉求。人们看到人形机器人总是希望它能够做更多工作,如帮忙洗个碗,炒个菜……基于这些使用反馈,傅利叶全面提升了GR-2的上肢运动能力。
GR-2在上肢操作的灵活度和精准度方面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傅利叶对灵巧手性能的迭代升级。GR-2所搭载的新一代灵巧手,单手自由度由初代的6个增加至12个,完美复刻人手外形及尺寸,同时能最大限度地模拟人手的自然运动。
GR-2正在抓取方块,并将其叠放在一起
在一些工业场景中,人形机器人仅靠视觉和自由度是无法完成工作的。傅利叶通用机器人事业部副总裁周斌介绍,在汽车厂,工人安装汽车零部件时,会有一个拧螺丝的动作。通常以手部传来的力量反馈,来判断该颗螺丝是否拧好。“针对这些工业场景,我们的新一代灵巧手还搭载了6个阵列式触觉传感器及运动控制算法,能够实时感知抓握力度,调整抓取策略,实现对不同形状、材质、重量物体的精准力控抓取。”
GR-2之所以能够在外观结构和运动控制方面实现更加拟人化的表现,得益于人形机器人最核心的部件——执行器。
此次,傅利叶量身打造了7款不同型号的FSA执行器,分别应用于机器人的髋、踝等关节处,满足各个关节的力矩要求。这些自研执行器不仅完美适配机器人的仿生形态,还能有效降低硬件成本。
新一代执行器为GR-2提供了更强劲的动力,最大关节峰值扭矩超380N.m。结合完善的执行器控制算法,GR-2拥有更强的负载能力和流畅的运动控制。
此外,新版执行器采用双编码器系统,编码器精度提升了2倍,“这可以确保每次开机之后,GR-2都可以知道自己当前的姿态和位置,从而保证它在执行各种动作时的控制精度,实现高动态响应。”周斌解释说。
更开放的开发平台,加速AI具身落地
作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积极推进商业化的下一个主战场,上肢操作仍需通过大量数据训练来实现泛化性,打破专用性能力壁垒。
目前,GR-2已支持VR遥操作控制、拖拽示教、上位机末端控制等多种上肢示教方式,可以快速创建动作,记录上肢运动轨迹、关节角度、力度、灵巧手运动、触觉信息等多维度数据。这为采集更多真实训练数据提供了有力支持,助力开发者跨越仿真与现实的差距。
当前,人形机器人正在加速迭代。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模型的飞速发展,为人形机器人带来更强大的“魔力”。
在顾捷看来,人形机器人作为未来的智能终端正是新质生产力的最好代表之一。“AI相当于是灵魂和大脑,但它一定需要一个身体来感知真实的物理世界。人形机器人相当于是通用人工智能的最后一公里。”
傅利叶的目标是打造更拟人、更通用、更友好的双足人形机器人,促进AI与物理世界的紧密融合,实现真正的人机共生。
针对人形机器人本体的未来演进,傅利叶提出了“产品六边形”概念,围绕运动智能、灵巧作业、认知智能、仿生设计、用户体验和商业化应用共六个维度,明确机器人本体的能力标准和发展方向。
“我们在构思产品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全世界有这么多的最强大脑在做AI的探索,但它仍需要一个物理容器去承载。”顾捷表示,“当人形机器人本体在各个维度都达到最优,成为六边形战士后,它一定会是AI最佳的具身选择。这里的AI不仅限于大模型,还包括机器人感知、决策、执行的全过程。”
为了加速AI具身早日落地,傅利叶在GR-2的升级中对原有的开发平台进行优化,形成一套基于主流编程语言的开发接口方案。无论是机器人研究学者、工业自动化工程师还是AI软件开发者,都能快速上手,高效定制多样化的应用程序,实现机器人技术创新。
瞄准平台赋能,
5年后TA或将走到你我身边
更灵活的上肢运动能力、更强劲的动力支持、更长的续航能力、更加开放的开发平台,人形机器人服务来到我们身边,也许就在未来的五年。
顾捷对此充满信心,如GR-1最开始在陆家嘴建设银行的场景训练基地承担大堂经理的角色,帮助客户取号。一段时间后,它开始回答一些金融知识问题。如今,它可以帮助银行进行金融反诈骗的科普。
任何一个应用场景的打磨都需要从一个个小场景开始做。傅利叶正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
早在2019年,傅利叶内部立项做人形机器人时,马斯克还没有对外提出人形机器人的概念。但如今,人形机器人行业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趋势。顾捷强调,虽然人形机器人这个产业还很新,但在张江有很多良好的产业基础。
2023年,浦东机器人产业规模已超200亿元。整机本体方面,目前浦东4家机器人企业发布了人形机器人,包括傅利叶人形机器人GR-1、开普勒先行者K1等,均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研发实力和应用生态体系。智能软件方面,浦东拥有一批国内高性能计算芯片领军企业,集聚了30多家大模型企业,为人形机器人的“大脑”“小脑”提供了很好的助力。硬件核心零部件方面,浦东在关节执行器、传感器和灵巧手等价值链高端环节研发制造能力日益增强,拥有国内领先的关节执行器研发制造企业,集聚了一批高精度传感器研发制造企业。
以傅利叶入驻的张江机器人谷为例,已经汇聚ABB等80余家机器人赛道企业、机构。今年,张江机器人谷瞄准“平台赋能”,着力构建了开源研发训练平台、快速制造开发平台、测试评估验证平台、开放场景运营平台、金融投资服务平台、生态空间运营平台等六大功能平台,全方位助力企业加速研发迭代和产品量产。此举为浦东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来源:区科经委
往期回顾
2024-09-13
2024-09-12
2024-09-11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