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试用企业版

2024年胃癌流行病学数据全景丨发病率、死亡率与治疗进展

胃癌 流行病学 数据分析 发病率 治疗进展
摩熵医药
2024/11/07
2062
胃癌药物—市场研究专题报告
胃癌药物—市场研究专题报告
胃癌药物—市场研究专题报告
*本文内容节选自胃癌药物—市场研究专题报告,若您对全文感兴趣,欢迎下载完整报告!
摩熵咨询
胃癌 发展趋势 市场洞察
32页

胃癌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在全球及我国的新发癌症病例中均位居前列,其发病率及死亡率也处于高位。本文基于摩熵咨询最新发布的《2023年市场研究专题报告——胃癌药物》部分精彩内容,通过对最新胃癌流行病学数据的梳理与分析,探讨胃癌的发病趋势、治疗进展及分子分型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一、胃癌流行病学概述

胃癌是全球及我国新发癌症第五位,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位居前列。

据2022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数达到1,996万例,其中胃癌新发病例数为96.84万例,占所有新增癌症病例的4.9%,位居全球癌症发病率第五位。其中,男性患者占比显著高于女性,分别占总新增病例的6.1%和3.5%。

在死亡数据方面,2022年全球癌症死亡病例数为974万例,其中胃癌更是以65.99万例的死亡数,占比6.8%,位列全球癌症死亡原因第五,凸显了其高致死性。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男性在所有癌症死亡中的占比(7.9%)高于女性(5.4%),但胃癌对女性的影响亦不容忽视。

在中国,胃癌同样是癌症防治的重点之一。2022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数为482.47万例,其中新发胃癌病例数达到35.87万例,占全国新增癌症病例数的7.4%,位居国内新发癌症第五位,且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分别为34.20/10万人和16.23/10万人,显示出性别间的显著差异。

图片来源:摩熵咨询《2023年市场研究专题报告——胃癌药物》

更为严峻的是,2022年中国癌症死亡病例数为257.42万例,其中胃癌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26.04万例,占全国癌症死亡病例数的10.1%,排名癌症死亡原因第三位,男女死亡率分别为25.18/10万人和11.41/10万人,凸显了胃癌防治的紧迫性。

二、胃癌的治疗方式及进展

胃癌按照是否转移可分为非转移性胃癌和晚期转移性胃癌。非转移性胃癌治疗通常比较直接,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预后相对较好。而晚期转移性胃癌的治疗则更为复杂,主要依赖于全身抗肿瘤药物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分子诊断结果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1. 晚期转移性胃癌的治疗新标准

针对晚期转移性胃癌,传统的治疗方法已难以满足临床需求,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正逐步成为一线治疗标准。这种综合治疗模式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还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摩熵医药数据库显示,目前已有多款靶向药物如靶向HER2的曲妥珠单抗维迪西妥单抗,VEGFR2药物雷莫西尤单抗阿帕替尼等被批准用于胃癌治疗,它们通过精准打击特定分子靶点,实现了对肿瘤生长的有效控制。

曲妥珠单抗全球研发详情查询

图片来源:摩熵医药全球药物研发数据库

近几年,随着免疫治疗的进展及新靶点在胃癌中的探索,胃癌治疗取得了重大突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特别是PD-1单抗,在胃癌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尽管单药治疗效果有限,但联合化疗后,其疗效显著提升。PD-1单抗联合化疗成为不可切除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胃结合部/胃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新标准。

图片来源:摩熵咨询《2023年市场研究专题报告——胃癌药物》

三、胃癌治疗:精准医疗下的分子诊断与分型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研究的深入,分子诊断与分型已成为指导胃癌治疗的关键策略。

1. 分子诊断:开启胃癌治疗的“钥匙”

在胃癌确诊之后,一场无声的战役悄然打响。而分子诊断,正是这场战役中的“侦察兵”。通过对肿瘤组织的深入剖析,我们能够揭示出癌细胞的独特“指纹”——即其分子特征。这些特征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判断病情,更关键的是,它们能指导我们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

2. 分子分型:胃癌治疗的“导航图”

基于分子诊断的结果,我们可以将胃癌进行更为精细的分子分型。这不仅是对传统病理分型的补充和深化,更是为胃癌治疗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路。不同的分子分型,往往对应着不同的治疗敏感性和预后情况。因此,根据分子分型来指导治疗,已成为胃癌精准医疗的核心内容。

3. 分子检测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经病理学确诊晚期胃癌后,根据分子分型指导治疗。

图片来源:摩熵咨询《2023年市场研究专题报告——胃癌药物》

(1)HER2检测:HER2阳性是胃癌的一个重要分子特征,此类患者可从抗HER2治疗中显著获益。因此,所有胃癌患者均应进行HER2检测,以指导精准治疗方案的制定。

(2)PD-1检测:PD-L1表达水平是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重要指标。通常检测肿瘤组织中的PD-L1表达情况预测免疫治疗疗效,PD-L1表达越高,免疫治疗效果越好。

(3)dMMR/MSI-H检测:胃癌治疗的“风向标”

微卫星是指人类基因组中的短串联重复序列。肿瘤细胞中的微卫星常常由于重复单位的插入或缺失而导致微卫星的长度改变,称为微卫星不稳定性(MSI)。而错配修复蛋白(MMR)的缺失(dMMR)可造成肿瘤细胞 DNA 复制过程中的碱基错配修复功能缺陷,进而导致 MSI 的发生。

目前MSI可分为三类: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微卫星低度不稳定(MSI-L)和微卫星稳定(MSS)。通常MSI-H的肿瘤患者其TMB(肿瘤突变负荷)也较高,免疫治疗疗效会更好。因此,新诊断的胃癌患者,推荐进行MSI(微卫星不稳定性)/MMR(错配修复)状态评估。这一评估有助于我们识别出对免疫治疗更为敏感的患者群体。

(4)Claudin 18.2表达检测:Claudin 18.2作为胃癌治疗的新靶点,相较于HER2,Claudin 18.2在胃癌人群中有更高的表达率,因此成为研究热点。目前Claudin 18.2检测阳性判断标准仅来自临床实验,不同的临床实验采用不同的判读标准。但随着研究的深入,Claudin 18.2靶向药物有望为胃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5)NTRK融合基因等检测:此外,NTRK融合基因、FGFR2、c-MET等检测也被列为推荐项目之一。这些检测有助于我们发现更多潜在的治疗靶点,为患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治疗选择。

结语:

胃癌的全球及中国流行病学数据揭示了其严峻的发病与死亡形势,但治疗领域的不断突破,特别是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以及分子分型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策略,为胃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未来,通过更深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胃癌患者的治疗方案将进一步优化,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有望得到显著提升。

拓展阅读:

1. 2024年胃癌诊疗指南及市场竞争格局分析——HER2治疗靶点

2. 2024年胃癌诊疗指南及市场竞争格局分析:PD-(L)1、VEGFR2治疗靶点

3. 2024年胃癌市场趋势分析:CLDN18.2靶点药物研发加速,信达、康方、恒瑞...竞相布局

以上内容均来自摩熵咨询{市场研究专题报告—胃癌药物},如需查看或下载完整版报告,可点击!

想要解锁更多药物研发信息吗?查询摩熵医药(原药融云)数据库(vip.pharnexcloud.com/?zmt-mhwz)掌握药物基本信息、市场竞争格局、销售情况与各维度分析、药企研发进展、临床试验情况、申报审批情况、各国上市情况、最新市场动态、市场规模与前景等,以及帮助企业抉择可否投入时提供数据参考!注册立享15天免费试用!

<END>
*声明:本文由入驻摩熵医药的相关人员撰写或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摩熵医药的立场。
综合评分:5.8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