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破裂具有发病急、误诊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被称为普外科最为凶险的疾病之一。近日,广东医附院血管甲状腺乳腺外科中心通过多学科联动,成功救治一名103岁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用专业、爱心与担当书写了生命的奇迹。
10月14日,广东医附院急诊医学中心接诊到一名突发腹痛的103岁高龄患者,经检查确诊为腹主动脉瘤破裂伴休克。家属表示,患者在来院前已到过其他医院就诊,但考虑到患者高龄、基础疾病多、手术及围手术期的治疗难度极大,最终选择到附属医院寻求帮助。
医疗团队迅速启动了紧急救治程序,血管甲状腺乳腺外科中心、麻醉手术中心、危重症医学科、输血科、介入手术室等专家迅速集结组成多学科联动救治团队,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针对患者的特殊情况制定了个性化手术和治疗方案。
在血管甲状腺乳腺外科中心学科带头人、医院副院长张远起的带领和中心陈小东教授、李建文主任的指导下,血管与甲状腺外科副主任许托带领团队积极开展抢救。考虑到患者高龄、 心肺肾功能差、气管插管全麻后患者可能出现无法脱离呼吸机等情况,经专家团体综合考虑后决定为患者在局麻、清醒状态下实施手术治疗。在介入手术室、麻醉手术中心、输血科等多学科通力配合下血管与甲状腺外科成功实施了腹主动脉瘤支架腔内隔绝术,术中患者情况稳定,术后安返病房。
术前 CTA
术后造影
术后第二天,患者出现了精神变差、少尿、气促等症状,情况不稳定。在院领导、医务部和护理部的统筹指导下,血管与甲状腺外科、ICU、心血管内科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肾病内科多个科室迅速反应,为患者进行了多次多学科会诊。
考虑到患者高龄、对家属的照护依赖性高,血管与甲状腺外科副主任许托、护士长谢洪泼组织医护人员在普通病房建起了“临时重症监护室”,为患者实施了一系列有力的治疗措施。在团队悉心照顾下,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十二天后顺利康复出院。
多学科会诊
该病例不仅刷新了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管甲状腺乳腺外科中心救治破裂腹主动脉瘤患者的最大年龄记录,更是医疗技术水平与复杂病情之间的一场有效博弈。此次成功抢救,不仅体现了医院急危重症救治水平,展现了多学科联动的专业协作精神,也彰显了医患之间面对病魔时性命相托的默契与信任,以及充满温度与爱心的医学人文关怀。
罗爷爷已出院
医患同心、共克时艰,百岁人瑞的故事仍将继续书写
长期以来,广东医附院血管与甲状腺外科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不断革新技术水平,自1992年开始便独立开展开放的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手术、在国内较早提出结扎股动脉治疗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尝试、率先在粤西地区首发独立开展B型主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包括体外开窗、经皮微穿针原位开窗、完全腔内原位开窗等技术)、腹主动脉瘤的腔内治疗等,在血管外科急危重症的救治上有着丰富的经验。
广东医附院全媒体团队出品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