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概述
58岁绝经女性,初诊右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cT1NxM0,IIIB期,Luminal B1型,HER2 (1-2+),且合并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Ⅲb期)。既往接受新辅助化疗、右侧乳腺癌根治性全切+右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诊断pT1N3Mx,Luminal B1型,HER2 (1+)。术后辅助化疗+放疗。随后骨转移进展,可疑脾脏转移。晚期一线接受内分泌单药治疗1年余,诊断为骨髓转移进展。晚期二线接受阿贝西利+氟维司群治疗4月余,骨髓转移进展。2024年8月,晚期三线接受德曲妥珠单抗(T-DXd)治疗至今,患者状态良好。
案例相关问题调研
病例展示
一、患者基本情况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二、治疗经过及疗效评估 新辅助治疗+手术
■ 1. 2021年5月接受新辅助治疗:8次紫杉醇240mg+卡铂500mg。
■ 2. 2021年11月行右侧乳腺癌根治性全切+右腋窝淋巴结清扫。
术后疗效评估及诊断
■ 术后病理:1、(右侧)乳腺新辅助治疗后改良根治标本,浸润性非特殊类型癌,Ⅱ级,肿瘤大小1.5cmX0.8cmX0.5cm。伴少量中级别导管原位癌(实体型,约占肿瘤组织的20%)。可见脉管癌栓及神经侵犯,乳头,皮肤及基底均未见癌累及,腋窝淋巴结可见癌转移(20/20)。新辅助治疗后反应分级:MP分级(3级);RCB评级:Ⅲ级。2(右胸肌组织)淋巴结见癌转移(1/2),淋巴结外纤维脂肪组织可见癌累及。
■ 免疫组化:ER(90%,2-3+)、PR(-)、HER2(1+)、Ki-67(约5%+)、Calponin(-)。淋巴结内癌ER(30%,1-2+)、PR(-)、HER2(1+)、Ki-67(20%+)。
■ 术后分期:pT1N3Mx Luminal B1型。
辅助治疗
■ 2021年12月-2022年9月,术后进行化疗及放疗,具体方案不详。
晚期解救治疗及疗效评估
■ 晚期一线:内分泌单药治疗1年余,诊断为乳腺癌骨髓转移。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晚期二线:2023.12.5-2024.4.25,行5疗程阿贝西利+氟维司群治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晚期三线:2024.8.16提示骨髓转移进展,晚期三线行T-DXd治疗。
三、病例总结
病例展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新辅助治疗+手术
■ 1. 2021年5月接受新辅助治疗:8次紫杉醇240mg+卡铂500mg。
■ 2. 2021年11月行右侧乳腺癌根治性全切+右腋窝淋巴结清扫。
术后疗效评估及诊断
■ 术后病理:1、(右侧)乳腺新辅助治疗后改良根治标本,浸润性非特殊类型癌,Ⅱ级,肿瘤大小1.5cmX0.8cmX0.5cm。伴少量中级别导管原位癌(实体型,约占肿瘤组织的20%)。可见脉管癌栓及神经侵犯,乳头,皮肤及基底均未见癌累及,腋窝淋巴结可见癌转移(20/20)。新辅助治疗后反应分级:MP分级(3级);RCB评级:Ⅲ级。2(右胸肌组织)淋巴结见癌转移(1/2),淋巴结外纤维脂肪组织可见癌累及。
■ 免疫组化:ER(90%,2-3+)、PR(-)、HER2(1+)、Ki-67(约5%+)、Calponin(-)。淋巴结内癌ER(30%,1-2+)、PR(-)、HER2(1+)、Ki-67(20%+)。
■ 术后分期:pT1N3Mx Luminal B1型。
辅助治疗
■ 2021年12月-2022年9月,术后进行化疗及放疗,具体方案不详。
晚期解救治疗及疗效评估
■ 晚期一线:内分泌单药治疗1年余,诊断为乳腺癌骨髓转移。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晚期二线:2023.12.5-2024.4.25,行5疗程阿贝西利+氟维司群治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晚期三线:2024.8.16提示骨髓转移进展,晚期三线行T-DXd治疗。
专家点评
HR+乳腺癌患者既往治疗以内分泌治疗为主,部分还需联合化疗。近年来,随着内分泌靶向药物的相继问世,治疗策略出现了突破性变革,如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已成为HR+/HER2-转移性乳腺癌的优选治疗方案。在晚期二线研究中,III期MONALEESA-3、PALOMA-3、MONARCH-2和DAWNA-1共同验证了CDK4/6抑制剂联合氟维司群用于既往内分泌治疗失败人群的治疗获益[1]。
其中MONARCH 2研究大约纳入70%的芳香化酶抑制剂(AI)经治人群,结果证实阿贝西利+氟维司群相较单药氟维司群能明显延长PFS[2]。并且MONARCHplus研究纳入了他莫昔芬(TAM)和AI治疗失败的两组人群,研究显示,无论阿贝西利联合非甾体AI还是联合氟维司群均可显著改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PFS和ORR[3]。基于此,NMPA批准阿贝西利联合AI作为绝经后患者的初始内分泌治疗,同时批准联合氟维司群用于既往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患者。
本案例患者晚期一线接受依西美坦(甾体类AI)单药治疗,晚期二线选择阿贝西利+氟维司群治疗具有充分循证依据,符合临床实践。但是用药过程中,尤其对于贫血患者,需要特别关注阿贝西利治疗相关静脉血栓栓塞不良事件的发生,避免造成治疗中断。
内分泌治疗耐药是HR+乳腺癌患者面临的一大难题,尤其对于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耐药患者,后续治疗尚无标准推荐方案。对于内分泌敏感人群而言,可继续接受以内分泌为基础的靶向联合内分泌疗法,但是对于既往接受过两线内分泌±靶向治疗的患者而言,往往不能继续从靶向联合内分泌治疗中获益。在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中,HER2低表达患者约占55%-65%[4]。根据2024年CSCO指南推荐[5],若HR+/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为CDK4/6抑制剂经治人群,则T-DXd应作为首选II级推荐方案(1A)。
在其关键III期DESTINY-Breast04(DB04)研究[6]中,纳入了超过70%的CDK4/6抑制剂经治人群。结果显示,T-DXd的中位PFS(BICR)长达10.1个月,近2倍于化疗组(5.4个月,HR=0.51),中位总生存期(OS)长达23.9个月,较化疗组(17.5个月,HR=0.64)改善约6个月,并且客观缓解率(ORR)高达52.6%,是化疗组16.3%的3倍多。亚组分析显示,CDK4/6抑制剂经治人群具有一致获益趋势,其中位PFS是化疗组的近2倍(10.0个月 vs 5.4个月,HR=0.55)[7]。
图1. DB04研究HR+/HER2低表达人群的PFS和OS数据
DESTINY-Breast06(DB06)研究[8,9]旨在探索T-DXd与化疗对HR+/HER2低表达或HER2-ultralow(IHC 0伴有膜染色)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近期正式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共入组了84.9%在转移性疾病阶段接受过≥2线内分泌±靶向治疗和88.6%的CDK4/6抑制剂经治患者。在主要试验人群,即HR+/HER2低表达(IHC 1+或IHC 2+/ISH-)患者中,与化疗组相比,T-DXd组在PFS(BICR)方面表现出统计学显著且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善(13.2个月 vs 8.1个月,HR=0.62,P<0.001)。并且亚组分析显示,在IHC 1+/IHC 2+且ISH-、是否接受过CDK4/6抑制剂治疗、转移性阶段不同内分泌治疗线数、原发性/继发性耐药等亚组患者中,均观察到一致的PFS(BICR评估)获益趋势。尽管截至分析时,OS数据尚未成熟。但相比化疗组,T-DXd在HER2低表达(12个月OS率分别为87.6% vs 81.7%,HR=0.83,95% CI 0.66-1.05)人群中已显示出积极的OS获益趋势。此外,T-DXd组确认的ORR近乎于化疗组的两倍(56.5% vs 32.2%)。这些研究成果均为T-DXd用于HR+/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提供了重要的循证支持。
图2. DB06研究HER2低表达人群PFS数据(BICR评估)
本案例患者在历经内分泌单药治疗、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后,疾病出现复发。随后,患者接受T-DXd进行晚期三线解救治疗,这是一项典型的晚期两线内分泌经治人群,在内分泌难治后接受T-DXd治疗的典型病例,从真实世界角度验证了这一治疗模式的合理性,对于临床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点评专家简历
罗昌国 教授
深圳市宝安中医院 肿瘤科主任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深圳市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抗癌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长期从事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工作,擅长各种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尤其在中晚期肝癌、肺癌、肠癌、食管癌的中医药治疗方面有较丰富经验。
主持和参与多个科研项目, 主持深圳市科创委资助项目“四君子汤合小柴胡汤对原发性肝癌抑瘤和抗转移的实验研究”;参与科技部重点行业专项项目“国家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肺癌中医临床指引的示范和推广研究”,发表“基于中医理论的晚期肿瘤治疗策略”等文章20余篇。
病例提供专家简历
张晶 教授
深圳市宝安中医院 肿瘤科
医学硕士,主治医师
现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理事
主持省级课题1项,区级课题3项,发表论文5篇
从事肿瘤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多种实体恶性肿瘤如乳腺癌、肺癌、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的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
ADC Academy Online
ADC Academy Online是聚焦于抗体偶联药物的学术交流平台。平台紧跟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致力于促进相关专业人士的科学交流和继续医学教育。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