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试用企业版

血管生成抑制剂Rg3对胃癌生长和转移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胃癌 Rg3

本宣传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请按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是浙江省人民医院陶厚权、邹寿椿等人共同发表在《中华外科杂志》上的文章。本文实验利用原位种植人胃癌的动物模型,观察Rg3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对比Rg3治疗后肿瘤微血管密度变化,以探索Rg3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表明Rg3对原位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均有抑制作用,Rg3治疗后,肿瘤内微血管密度明显降低。

材料与方法


胃癌原位种植模型制备

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2×106裸鼠皮下注射,成瘤后反复传代成实体瘤。移植时处死荷瘤鼠,无菌条件下取出肿瘤并浸入生理盐水中,剪碎成3mm大小碎块。实验动物以戊巴比妥钠40mg/kg腹腔注射麻醉,术野皮肤消毒后腹中线切口进腹,于胃大弯侧切开浆膜,植入3mm大小约150mg重肿瘤组织并缝合固定。


治疗试验

术后第7天开始灌胃给药,Rg3剂量为2.5、5.0、10.0mg/kg,对照组为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每日1次,共6周。种植后第8周末处死动物,检查转移情况,原位肿瘤切除并称重,标本以10%甲醛固定作组织病理检查。


肿瘤内微血管密度测定

采用抗CD31抗体的标记链霉亲和素-生物素(LSAB)免疫组化方法,20×10倍视野下,计数5个最高血管密度区的微血管数并求其均数。


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采用t检验或X2检验分析。

结果


Rg3对肿瘤生长抑制作用

所有种植于胃壁的肿瘤均有生长,肿块表面有结节状突起。Rg3组4只鼠原位肿瘤仅黄豆大小,治疗组与对照组肿瘤重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检验,2.5、5.0、10.0mg/kg组t值分别为5.56、6.96、8.04,P均<0.0001),且肿瘤生长的抑制程度与Rg3剂量有关,2.5、5.0、10.0mg/kg Rg3组的抑瘤率分别为52.3%、63.3%和71.6%(表1)。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Rg3对转移的抑制作用

完整组织块SCID鼠胃壁原位种植的胃癌转移模型与临床胃癌患者转移情况很相似,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率达100%,腹膜转移率达78.6%,肝转移率为64.3%,此外还有肾、脾、纵隔淋巴结和肺转移及腹水形成。Rg3对胃癌转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5、5.0、10.0mg/kg剂量组的肝转移抑制率分别为37.8%、68.9%和84.4%,腹膜转移抑制率分别为36.4%、74.6%和74.6%(表1)。


Rg3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治疗组肿瘤内微血管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t检验,2.5、5.0、10.0mg/kg组t值分别是3.73、5.08、6.43,P值分别<0.001、0.0001、0.0001),且抑制血管生成作用与Rg3剂量有关,10.0mg/kg剂量抑制作用最明显,但与2.5、5.0 mg/kg时差异无显著意义。

结论


Rg3对肿瘤生长及转移的抑制作用与其抑制血管生成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Rg3治疗组与对照组肿瘤内的微血管密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最近有报道认为,Rg3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因而我们推测Rg3也可能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而抑制胃癌的肿瘤血管生成的。

文献来源:中华外科杂志2002年8月第40卷第8期。

版权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仅做文章内容的传播,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电话联系(400-646-8636),我们将及时处理。

亚泰制药官网

rg3.yatai.com 

用药咨询400-646-8636

<END>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综合评分:0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