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9月是 “国际血液肿瘤关注月”,旨在提高大众对血液疾病的认知。
血液肿瘤一直是困扰人类健康的巨大障碍
全球每年新增约130万血液肿瘤患者1
每24秒就有一人被诊断出患有血液肿瘤
血液肿瘤是起源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通常具有恶性程度高、治疗复杂等特点。常见的血液肿瘤主要包括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临床表现及预后呈现高度的异质性。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主要分为四种类型:急性淋巴性细胞白血病(ALL)、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慢性髓性白血病(CML)。
据最新统计报告,2022年我国新增8.19万名白血病患者,死亡数为5.01万例,病例数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2。在ALL领域,免疫治疗不断前移已经成为ALL全程治疗的一个重要趋势。值得注意的是抗体药物偶联物(ADC)作为一种免疫治疗手段,在ALL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潜力。ADC药物结合了抗体的特异性与药物的毒性,能够更精准地杀灭肿瘤细胞,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同时ADC药物的靶向性可以减少对健康细胞的损伤,降低治疗过程中的毒副作用3。在AML 领域,目前强化疗仍然是可以耐受化疗AML患者的推荐治疗方案。柔红霉素或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方案(又称“3+7方案”)是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的的一线治疗方案4,5。
多发性骨髓瘤作为血液系统第二大恶性肿瘤,多发于老年人,目前仍无法治愈。我国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约为0.63%,每年约有18万人死于多发性骨髓瘤6。近年来,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手段发展迅速,包括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双特异性抗体疗法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等新型疗法。国内外临床试验中,以BCMA为靶点的免疫疗法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取得了显著疗效7,为那些传统治疗方案无效或复发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和治愈希望。
科学致胜 共进未来
今年是辉瑞进入中国35周年。自辉瑞在中国引入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基石类药物以来,已陆续在中国上市多款血液肿瘤领域的创新产品。
目前,辉瑞在血液肿瘤领域的治疗方案已经覆盖了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性细胞白血病以及多发性骨髓瘤等不同的疾病类型,并且既有用于化疗的基石类药物,也有包括ADC为首的免疫治疗等在内的创新治疗方案,力求全面守护血液肿瘤患者的长期生存获益。
秉持“科学致胜”的理念,辉瑞将以科学创新赋能医药卫生体系建设,携手社会各界,全力推动我国医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推进“健康中国2030”美好愿景早日实现。
本文章仅用于疾病科普信息传递,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方案的推荐或推广。如您有药物或治疗方面的问题,请咨询医疗卫生专业人士。
参考文献
1 Bray F, Laversanne M, Sung H,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2: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Cancer J Clin. 2024 May-Jun;74(3):229-263.
2 IARC WHO. https://gco.iarc.who.int/media/globocan/factsheets/populations/160-china-fact-sheet.pdf.
3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专家委员会,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等. 抗体药物偶联物治疗恶性肿瘤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J]. 中华肿瘤杂志,2023,45:(09):741-762.DOI:10.3760/cma.j.cn112152-20220713-00489
4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 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2023年版)[J]. 中华血液学杂志,2023,44:(09):705-712. DOI:10.3760/cma.j.issn.0253-2727.2023.09.001
5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acute myeloid leukemia Version 3. 2023. http://www.nccn.org.
6 IARC WHO . https://gco.iarc.fr/today
7 Samur MK, Fulciniti M, Aktas Samur A, et al. Biallelic loss of BCMA as a resistance mechanism to CAR T cell therapy in a patient with multiple myeloma[J] Nat Commun. 2021;12(1):868. doi: 10.1038/s41467-021-21177-5.
往期 · 推荐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