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强生重磅双特异性抗体获FDA批准!
全球每年约有240万人被诊断患有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80%至85%。尽管许多NSCLC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但复发率仍然很高。数据显示,II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约为36%~46%,而IIIA期和IIIB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分别降至24%和9%。该病的医疗需求十分迫切。
2024年9月20日,强生公司宣布,其创新双特异性抗体Rybrevant(amivantamab)联合标准化疗方案已获美国FDA批准,为EGFR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该疗法针对携带EGFR外显子19缺失或L858R突变,且既往EGFR靶向药治疗失败的患者,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
Rybrevant 是一款靶向治疗肺癌的创新药物,它是一种双特异性抗体,能够同时结合并阻断EGFR和MET两种蛋白质的活性。这些蛋白质在肺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同时靶向这两个蛋白质,Rybrevant可以更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并激活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
图片来源:Johnson & Johnson
全球首个工程化B细胞疗法人体临床试验结果公布!
MPS I,即黏多糖贮积症I型,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代谢疾病。这种疾病的根源在于人体缺乏一种叫做α-L-艾杜糖苷酸酶(IDUA)的酶,这种酶对于分解细胞内的黏多糖至关重要。该疾病会损害多个器官,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重症患者寿命较短,亟需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2024年9月23日,Immusoft公司公布了其工程化B细胞疗法ISP-001用于治疗黏多糖贮积症I型(MPS I)临床一期试验的积极结果。试验显示,ISP-001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首位接受治疗的Hurler-Scheie型MPS I患者在多方面展现出改善。这一疗法也是首个进入人体临床试验的工程化B细胞疗法。
ISP-001 是Immusoft公司利用其免疫系统编程(ISP)平台开发的一种工程化B细胞疗法。这种疗法通过对患者自身的B细胞进行基因改造,使其能够持续产生患者体内缺乏的酶,从而帮助分解堆积在细胞内的黏多糖,减轻疾病症状。
图片来源:Immusoft
有望实现糖尿病“功能性治愈”!新药让75%患者摆脱胰岛素依赖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高血糖的代谢性疾病,而胰岛β细胞是唯一能够分泌胰岛素的细胞。β细胞的替代或补充疗法被视为治疗糖尿病的根本途径。通过生物工程技术诱导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进而实现β细胞的替代,有望为糖尿病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2024年9月13日,Vertex Pharmaceuticals公布了其细胞疗法VX-880治疗1型糖尿病的最新临床试验结果。14名患者接受了治疗,92%的患者减少了外源性胰岛素使用,75%的患者在治疗180天后不再依赖外源性胰岛素。4名随访超1年的患者实现了无严重低血糖、HbA1c低于7%、且不依赖胰岛素的主要终点。
VX-880是一种在研的干细胞来源同种异体胰岛细胞疗法,能够完全分化并产生胰岛素。它通过恢复胰岛细胞功能,使机体重新具备葡萄糖反应性胰岛素的分泌能力,从而调节血糖水平。VX-880通过肝门静脉输注,并需要长期免疫抑制以防止移植的胰岛细胞遭受免疫排斥。
图片来源:Vertex Pharmaceuticals
论文速递
Cell:世界首例!北大邓宏魁合作团队首次实现CiPSC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成功摆脱胰岛素依赖
多能干细胞(PSC)在再生医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传统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制备方法存在基因组整合风险和操作复杂等局限性。相比之下,新兴的化学诱导多能干细胞(CiPSC)制备技术具有更高的可重复性、可扩展性及安全性,为再生医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24年9月25日,由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沈中阳教授、王树森研究员,与北京大学、昌平实验室邓宏魁教授合作领衔的研究团队在Cell上发表了题为:Transplantation of chemically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cell-derived islet under the abdominal anterior rectus sheath in a type 1 diabetes patient 的研究论文。
研究团队首次将化学重编程多能干细胞(CiPSC)分化出的胰岛移植到一名1型糖尿病患者的腹直肌前鞘下。在为期一年的随访中,患者无需外源胰岛素,血糖控制良好,且未出现移植相关异常。这项研究验证了CiPSC-胰岛移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1型糖尿病治疗开辟了新路径,并为进一步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
图片来源:Cell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4.09.004
Science:攻克“不可成药”靶点,效力提升10倍以上!KRAS降解剂有望改变癌症治疗
KRAS基因是人类癌症中最常见的驱动基因之一,其突变与多种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由于KRAS蛋白结构的特殊性,KRAS蛋白曾被视为“不可成药”靶点。近年来,针对KRASG12C突变的小分子抑制剂已获批上市,科学家们也在探索应对多种KRAS突变体的通用疗法。
2024年9月19日,来自勃林格殷格翰和英国邓迪大学的研究团队在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Targeting cancer with small-molecule pan-KRAS degraders的研究论文。
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全新的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AC)——ACBI3。该PROTAC能够有效降解17种常见KRAS突变体中的13种,相比于传统的靶向抑制剂,ACBI3的效力高出10倍以上,并且能够长期抑制下游信号传导,产生更持久的抗癌效果。这一发现为使用小分子降解剂治疗KRAS驱动的癌症开辟了新途径。
图片来源:Science
论文链接:
DOI: 10.1126/science.adm8684
Nature Medicine:“老药新用”新突破!抗抑郁药有望治疗致命脑瘤
血脑屏障 是保护大脑的一道天然屏障,它严格控制着物质进出大脑。这虽然保护了大脑免受外来物质的侵害,但也成为治疗脑部疾病的一大难题。许多药物无法穿过血脑屏障,到达病灶部位发挥作用。
2024年9月20日,来自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High-throughput identification of repurposable neuroactive drugs with potent anti-glioblastoma activity的研究论文。
研究团队通过Pharmacoscopy筛选平台在人类癌症组织的活细胞上测试了数百种药物,结果发现抗抑郁药伏硫西汀对胶质母细胞瘤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伏硫西汀通过影响神经元祖细胞的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生长。在小鼠模型中,伏硫西汀与标准治疗联合应用,显示出良好疗效。这项研究为胶质母细胞瘤治疗带来了新希望,同时为药物再利用和精准医疗提供了新方向。
图片来源:Nature Medicine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4-03224-y
Cell Reports Medicine:中国团队在异种移植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基因编辑猪肾实现人体12天功能性存活
全球器官短缺迫使科学家们探索异种移植,即把其他动物的器官移植到人体。基因编辑技术的进步让猪-人异种移植成为可能。虽然脑死亡供体模型为研究提供了平台,但观察时间短的限制阻碍了对急性排斥反应的深入了解,已报道的研究持续时间从54-74小时不等,最长也仅为7天。
2024年9月23日,来自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等单位的研究团队在Cell Reports 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Pig-to-human kidney xenotransplants using genetically modified minipigs的封面论文。
研究团队在脑死亡供体上成功进行了猪肾异种移植,并通过长达12天的观察,详细研究了异种移植后的免疫反应和病理变化。这项研究表明,虽然基因编辑和免疫抑制可以延缓排斥反应,但猪巨细胞病毒的感染和血型不匹配等问题仍是异种移植面临的挑战。这项研究为推动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图片来源:Cell Reports Medicine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xcrm.2024.101744
Nature:揭秘肥胖新机制:大脑“胶水”阻碍胰岛素,导致肥胖
进食后,血糖升高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通过血液进入大脑的下丘脑弓状核(ARC),调控食欲和代谢。如果ARC神经元对胰岛素失去敏感性,会导致食欲增加和脂肪积累,引发肥胖等问题,但其具体机制仍不明确。
2024年9月18日,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研究团队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Pathogenic hypothalamic extracellular matrix promotes metabolic disease 的研究论文。
研究团队发现,ARC神经元周围的细胞外基质(ECM)在肥胖和代谢性疾病中发生重塑,形成阻碍胰岛素作用的神经元周围网络,导致胰岛素抵抗。通过使用酶或小分子药物清除PNN,可逆转ARC神经元的胰岛素抵抗,改善代谢健康并减轻体重。该研究揭示了ARC-ECM重塑在代谢性疾病中的关键作用,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图片来源:Nature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922-y
参考资料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