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比缅北诈骗更狠的是勉A,那么比拉斯维加斯玩得更大的赌场必须是NASDAQ那些个Biotech.......
都知道漂亮国的医药创新走在世界的前端,其实FDA才是走在更前端的主导者。他们需要有比Biotech更多的知识储备才可做生死判官、鉴渣魔王。并且,作为被全球各国食药监效仿的领头羊,他们的决策几乎无先例可参考,但却关乎着全人类的健康,责任重大。一个药能不能批,要考虑的不止是疗效安全性这些临床数据,还有患者的需求,以及社会影响等等。
一个药的临床数据固然是审批决策中最重要、最严苛的环节,但FDA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得出结论却可以是灵活且创新的。比如主要临床终点(PE),在我们二级狗看来,可能占了投资决策的80%,但在FDA眼里可能只有50%(具体%我也不知道,每个药都不一样)。
请看下面这个表:
这是近些年来一部分关键临床PE失败,但FDA最终还是批了的药。里面有不少耳熟能详的公司或品种,比如TSLP、DMD基因疗法、Vertex的2代CF药和罗氏的流感药。
为啥FDA这么勇?PE失败都敢批?看这个表最后一列,原因无非就5种:
1)其他PE成功:临床设计了多个PE,只有其中一个终点失败,其他都成功了说明药还是有用的。
2)SE获益:次要临床终点有明显获益,可以多少弥补一些PE的缺陷。
3)Numerical Benefit:PE数据虽没有达到统计学的标准,但是肉眼还是看得出差距。这一招会有很多罕见病药物受用,常有公司在临床失败后找补说:“传统统计学方法不一定适用于小样本临床研究(when they present an ugly p value).
4)其他Trial成功:做了两个或以上replicate临床试验,其他几个都成功的情况下,失败的那个临床可能是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而且药本身的问题。
5)Post hoc:事后分析,临床数据揭晓之后研究者可能会发现一些新的规律、趋势,比如疗效与年龄,或某种基础疾病呈负相关,以至于需要重新分出来一些亚组做分析。这种方式也很适合罕见病药物,特别是严重的疾病,一个药能对某个亚组小群体起作用已经很谢天谢地了,所以FDA会为他们放低标准。而且罕见病种类太多,孤儿药太少,所以其实审批上暂未形成固定且成熟的模板,需case by case地审。还有些可能因为H2H没赢,所以选择换一种统计方式就优效了,嗯,很灵活但会被吐槽。
其实科学本来就需要创新,而创新的方式也不止是在靶点上追求FIC,还可以是临床设计、审批灵活性等等,不应被死板的条条框框束缚住。FDA敢批是因为他们研究足够深,讨论足够激烈,视角足够全面。最后得出的是一个综合评分,而不是Primary Efficacy的个人高考show,一考定江山。
当然也不是说他们每个决策都是对的,比如Aducanumab可能就被永远定在耻辱柱上了。因为FDA的决策并非完全基于独立客观思考,且不受外界影响的。其中最能拿捏他们的一个群体叫做患者支持组Patient Advocacy Group(PAG)。
PAG主要负责对患者及家属提供生活或者治疗方面的帮助、帮忙牵头一些临床试验、联络/寻找全球患者加入组织、提升疾病知晓率等。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Push FDA去批一个数据很差的药,或者让FDA别把已上市的药撤掉。这类组织中的部分人吧,也不是纯做善事的,因为支持他们运作的资金,很多时候来自药企(有利益关系),比如Vertex和CFF。近期的案例还包括Biogen的Aducanumab和Sarepta的Elevidys。
所谓明牌就是指数据已出,市场对这个药的评估基本形成共识的情况。其中对于综合评分45~60左右的品种,且竞争格局良好的情况下(某个疾病领域只有一个药,或是前面已上市的药效果很一般)市场对FDA是否会批有很大的两极分化。
--- 这就是M股喜欢的赌博机会!
这时候你要看的就不是数据了,而是公司和FDA之间怎么下棋了。
看看公司这边是否会推迟提交NDA......
看看FDA这边是否会要求公司提供更多数据......
看看FDA是否要求召开Adcom会议,或者取消召开......
看看FDA是否直接就订了PDUFA日期......
等等.......
到了开奖日,股价会有很大波动,可以复盘Reata、Sarepta、Biogen、Iovance(IOVA无关数据,主要是FDA反反复复要资料)那段时间的走势,都跟黑悟空一样上蹿下跳的。
今年11月又会有这么一个机会:Applied Therapeutics(APLT)。不是股票推荐!不是推荐!不是推荐!就.....很想围观一下.....
免责申明:本人不投美股,没有推票的意愿或水平,群和星球仅用来学习创新药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买卖任何证券、基金及其他金融工具的投资决策建议、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本公众号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该资料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在未来不发生变更。文中转发、摘编的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的研究观点及数据仅代表其本人/该机构的分析判断,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对其中的信息及观点不做任何形式的确认或保证。本公众号不对任何人依据或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后果承担任何责任。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