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同仁堂旗下共有三家上市公司:同仁堂、同仁堂科技、同仁堂国药,三者的关系是母公司、子公司、孙公司的关系。同仁堂持有同仁堂科技46.85%的股权,同仁堂科技又持有同仁堂国药38.05%的股权。同时,同仁堂还直接持有同仁堂国药33.62%的股权。
不仅如此,“同仁堂系”还有望迎来第4位家族成员。今年6月,成立仅5年的同仁堂医养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了上市申请,同仁堂持股比例为83.98%。同仁堂是A股市场上难得一见的中药老字号标的。但一方面需要受到中药材涨价的影响,另一方面体系内的同仁堂国药销售不力,也倒逼着公司的利润。这样高比例的内部持股,决定了三家公司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命运。从业务来看,三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有所交叉,都包含生产销售传统中成药和部分保健品,其中同仁堂股份以传统老一线品种为主,同仁堂科技以新一线品种为主,同仁堂国药则以安宫牛黄系列和保健品(灵芝、高丽参等)为主。如今2024已进入下半年,“同仁堂系”的各家成绩如何?来源:企业公告,新康界整理
8月30日晚间,同仁堂披露2024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63亿元,同比增长0.02%;归母净利润10.21亿元,同比增长3.49%;扣非净利润9.92亿元,同比增长1.35%。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313.26亿元,应收账款为14.62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75.26万元,同比下降99.38%。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由于报告期内采购原材料等经营活动支出的现金大幅增加所致。根据半年报,同仁堂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44.96亿元,同比下降2.64%,环比下降14.65%;归母净利润4.45亿元,同比下降3.90%,环比下降22.71%;扣非净利润4.21亿元,同比下降8.41%,环比下降26.33%。凭借着“老字号”品牌和中药保密品种、大单品安宫牛黄丸,近年来,同仁堂的营收、净利也稳步增长。2021年-2023年,分别实现营收146.03亿元、153.72亿元和178.6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91亿元、21.99亿元和25.83亿元。其中,2023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均创了历史新高。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同仁堂集团所属三家上市公司加起来总市值曾一度突破千亿大关,逐渐缩短了与同为老字号的“中药快消品三剑客”云南白药、白云山、片仔癀的差距。此次同仁堂再推同仁堂医养上市,也势必帮助“同仁堂系”在资本市场上加强份量,进一步提升整个“同仁堂系”的市场估值和竞争力。营收同比增长2.63%
从中期财报来看,上半年同仁堂科技实现销售收入为40.50亿元,同比增长2.63%;实现净利润5.83亿元,同比增长4.07%;公司所有者应占净利润为4.29亿元,同比增长16.46%。
2024年是同仁堂科技实行“大品种战略”的第4年,从数据上看,同仁堂科技的营收不断上涨,虽然2024年较往年增速有所下滑,但净利润却实现了较高的增长,突破“4”字打头。
同仁堂科技主要从事中成药的生产和销售,核心产品包括六味地黄丸、感冒清热颗粒、金匮肾气丸、牛黄解毒片等。从财报来看,上半年,公司核心中成药产品取得了较为稳健的增长。期内,中成药产品实现收入40.20亿元,同比增长2.58%,其中在中国内地市场实现收入35.52亿元,同比增长7.27%;在中国内地以外市场则实现收入达4.67亿元。与此同时,期内同仁堂科技销售额超一亿的产品达9个,另外有27款产品销售额在一千万元至一亿元之间,7款产品销售额在五百万元至一千万元之间。其中,主导产品中,上半年,六味地黄丸系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感冒清热颗粒系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20%、西黄丸系列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5%、生脉饮系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20%。从全国零售终端市场来看,据中康开思系统数据显示,六味地黄丸在2023年销售额破近7年新高,达20.03亿元。2024年上半年持续放量,销售9.67亿元,其中北京同仁堂科技占据16.86%的市场份额,上半年同比增长5.72%。
六味地黄丸
全国零售终端销售情况来源:中康开思系统
03
8月30日,同仁堂国药发布2024年中期业绩。报告期内,该集团取得收入6.65亿港元,同比减少18.2%;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2.2亿港元,同比减少17.4%;每股盈利0.26港元。不派中期股息。
国投证券指出,同仁堂国药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0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36%;实现归母净利润2.0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52%;业绩下滑主要是由于港澳地区销售收入下降,参考同仁堂国药中报,港澳地区零售市场疲弱,到访旅客和本地市民消费模式转变,旅客逗留时间和人均消费水平下降。
据悉,2004年,同仁堂国药在香港注册成立,2013年于香港联合交易所创业板上市,2018年转至主板,主要业务就是通过三个分部把同仁堂集团的产品卖到香港、澳门及中国以外市场。
但中药出海的故事说起来好听,做起来并不容易。
为了维持同仁堂国药的业绩,同仁堂集团将部分中药滋补品、保健品的在中国内地的经销权也交给了同仁堂国药,最主要的就是灵芝孢子粉系列产品。尽管曾有传言集团想要收回这部分业务的消息,但一直都没落实。
关于同仁堂国药未来业务走向,坊间还有另一种猜测:集团正在限制同仁堂国药在中国内地的销售业务。
04
6月28日,成立仅5年的北京同仁堂医养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同仁堂医养”)也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了上市申请。同仁堂医养是同仁堂旗下全资二级集团,重点布局医养大健康领域,是同仁堂“1+N”大健康产业业务版图中的重要一环。2015年在北京成立,2019年正式挂牌,获得同仁堂增资并更名为北京同仁堂医养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6月21日,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持股比例为83.98%。
据招股书披露,同仁堂医养是我国最大的中医院集团,拥有12家连锁医院,分布在北京、浙江、辽宁等7个省市,提供细致的医疗检查和多学科诊疗服务。此外,还拥有8家基层医疗机构和1家中医互联网医院。
同仁堂医养透露,在其网络内医疗机构中,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及浙江三溪堂保健院贡献了大部分收入。截至2021年、2022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来自该等医院的收入分别占同年总收入的70.1%、59.5%及65.1%。具体来看,2022年之前,同仁堂医养主要收入来自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2021年该医院贡献了70.1%的收入,不过2022年、2023年占比有所下滑,分别为44.8%、43.4%。正是在2022年,同仁堂医养收购了位于浙江省金华的三溪堂保健院,开拓了浙江的市场,从此形成了新的营收结构。2022年、2023年,三溪堂保健院分别为同仁堂医养贡献了14.7%、21.8%的收入。在营收全局方面,同仁堂医养的收入主要来自三个板块:医疗服务、管理服务以及向客户销售健康产品和其他产品,2021年至2023年,医疗服务在同仁堂医养总营收中占据着最大比重。—END—
点击下面,关注新康界,获取更多热点分析/行研报告/蓝皮书。◆新康界广泛征集投稿,内容可涉及医药政策、研发动向、资本市场等产业相关话题,投稿请发送至(hejing@sinohealth.cn),请注明联系方式;
◆商务合作/转载开白,请联系18823242014(微信同号)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