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测评 | 解码DNA基于华大智造DNBelab C-TaiM 4平台,推出“自研解离方案”助力中性粒细胞捕获
近日,解码(上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解码DNA)基于华大智造DNBelab C-TaiM 4平台单细胞平台推出了小鼠胰腺癌组织免疫中性粒细胞的单细胞解决方案 ,有效实现胰腺组织样本的高效解离、单细胞测序数据的高质量产出以及实现免疫细胞中性粒细胞高捕获率,助力广大科研合作者深入开展免疫学领域的研究。 在细胞免疫学研究领域中,单细胞测序技术能够揭示免疫细胞群体的异质性,为深入理解免疫反应的复杂性与发生过程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解码DNA实验流程与样本图展示。
华大智造MGI
胰腺癌患者CAR-T治疗后持续确认缓解 | 项目进展
近期,一例既往经过两线抗肿瘤治疗失败的晚期胰腺癌患者,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北京301医院)接受了IMC002 CAR-T细胞疗法输注。 根据GLOBOCAN 2022统计数据,胰腺癌在全球肿瘤中的发病率排名第12位,死亡率排名第6位,死亡率与发病率极为接近。 在中国,2022年胰腺癌新发病例达118,672例,死亡病例106,295例,发病率在肿瘤中排名第10位,死亡率排名第6位。
新药创始人
针对“癌症之王”,恒瑞医药公布伊立替康脂质体最新临床数据
1 1月6日,恒瑞医药宣布,一项 伊立替康脂质体(Ⅱ)联合5-FU/LV二线治疗经吉西他滨治疗失败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 的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3临床研究全文发表于《自然》( Nature )杂志子刊《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 研究结果表明,伊立替康脂质体(Ⅱ)联合方案相较于对照组, 胰腺癌患者死亡风险降低了37%。 目前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的临床治疗以化疗为主,但受制于药物有限且效果不够理想,患者面临总生存期短、生活质量低等巨大挑战,特别在二线及后线治疗中,临床需求亟待满足。
求实药社
RAS(ON)多选择性抑制剂RMC-6236 胰腺癌I期结果积极
RAS“on”分子胶RMC-6236早期临床数据披露,RMC-6236单药作为胰腺癌患者的二线疗法,在KRAS G12X亚型患者和RAS任意突变患者的中位PFS(progression-free survival,无进展生存期)分别长达8.1个月和7.6个月,而过往数据中,这类患者的中位PFS仅为2.0-3.5个月 ,且RMC-6236具有可控的安全性以及在KRAS G12X突变肿瘤患者中有很好的耐受性 。 这积极的结果对胰腺癌的治疗具有重大突破。 RAS是第一个被发现的人类肿瘤基因,该家族包含KRAS、HRAS和NRAS。
爱思益普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完成全球首例通用型CAR-T细胞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试验患者治疗投用工作
近日,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胰腺癌防治研究中心、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Ⅰ期临床试验病房团队 联合完成全球首例(First-in-human)通用型CAR-T细胞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试验患者治疗投用工作 ,为提升晚期胰腺癌患者治疗效果探寻新方向。 CAR-T疗法是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的简称,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型精准靶向疗法,是从患者身上提取发挥免疫功能的T细胞,经过体外培养、改造后回输进患者体内,帮助识别和攻击特定的癌细胞,达到肿瘤治疗目的。 但目前已上市和在研的大部分CAR-T疗法多属于自体CAR-T疗法,普遍需要从患者身上提取细胞培养并回输,需要复杂的个体化生产制备流程,再加上部分患者可能难以产生足够的高质量自体T细胞,在及时广泛应用上存在一定局限性。
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
“参”临其境 “一”路相伴——典型病例【其他肿瘤6】
一例老年晚期胰腺癌患者,采用参一胶囊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未进行靶向治疗,参一胶囊具有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气虚症状的效果,推荐作为治疗用药。 (3)参一胶囊+吉西他滨。 既往2024-03-01行吉西他滨单药化疗一周期,无靶向药物治疗史。
亚泰制药
“参”临其境 “一”路相伴——典型病例【其他肿瘤2】
一例女性晚期胰腺癌患者,不能耐受放化疗,中医药对症治疗+参一胶囊口服支持治疗,效果如何。 (1)患者女性,51岁。 中医以补肾健脾,豁痰化瘀,解毒抗癌为主,西医对症支持治疗,应用参一胶囊2粒口服/2次/日。
亚泰制药
首次应用于胰腺癌,纳米刀消融技术提供更高效安全肿瘤治疗方案!
日前,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肿瘤微创科郑加生教授成功为两名晚期癌症患者施行了肿瘤微创手术。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 其中一名胰头癌患者接受了北京地区首例正式应用于临床的“纳米刀消融术”,开启了胰腺癌等危险部位肿瘤微创治疗新篇章。 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专家组的领航者,同时也是科技部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理事长,郑加生教授在肿瘤微创治疗领域深耕39载,累计完成肿瘤微创介入手术超过5万例,其中肿瘤微创消融手术高达1.4万余例,用针的微创闭合式手术技术开启了保人体解剖结构、保器官生理功能、治病不致残肿瘤治疗新模式。
动脉网-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