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卢铀教授的研究团队在顶级期刊《Nature Medicine》上发表了关于基因编辑技术安全性问题的研究成果《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CRISPR-edited T cells i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试验结果证实,使用CRISPR-Cas9编辑的T细胞在临床治疗上是安全可行的。
值得一提的是,卢铀团队所主导的这项基因编辑临床研究始于2016年6月,是全球首个CRISPR疗法人体试验。
CRISPR-Cas9是由RNA引导的DNA核酸内切酶系统,可实现对基因的插入、删除、修改或替换,是一种方便、灵活、精确的基因编辑方法,有望用于敲除人类遗传病相关基因、构建体外和体内疾病模型、进行基因治疗等。基因治疗中治疗各种疾病,但CRISPR/Cas9技术始终面临脱靶效应的担忧,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还需临床研究检验。
2016年6月,卢铀团队计划开展全球首例对人体使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1期临床试验。
2016年8月26日到2018年3月21日期间,试验共招募了22名经化疗、放疗以及其它治疗后均无效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研究人员从患者体内采集T细胞,通过电穿孔方式将CRISPR-Cas9编辑系统转入T细胞中编辑PD-1基因,然后再将这些经CRISPR编辑过的T细胞(敲除PD-1基因)注射到患者体内。
需要指出的是,这项试验不编辑基因种系,其影响不会被遗传。
在22名招募患者中,5名患者因T细胞体外扩增不足未接受治疗,剩下17名患者中,2人疾病进展,1人肺部感染,1人类风湿关节炎加重,1人主动退出研究,最终有12人接受了T细胞的回输治疗。接受治疗的患者以28天为一个周期,分三次注射经编辑后的T细胞,直至疾病进展或不能耐受。试验的主要终点是安全性和可行性,次要终点是功效,探索性目标包括跟踪基因编辑后的T细胞。
试验设计流程
研究显示,从有效性来看:在长达47.1周的中位随访时间内,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未7.7周,中位总生存期(OS)为42.6周。不过没有患者获得部分缓解,只有两名患者病情稳定。截至2020年1月31日,所有患者病情进展。
患者治疗情况
从安全性来看:接受基因编辑T细胞回输治疗后,所有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均为1/2级,例如淋巴细胞减少症(3例)、疲劳(3例)、白细胞减少症(2例)、发烧(2例)、关节痛(2例)和皮疹(2例)等,12例患者均未显示治疗相关严重不良事件。
治疗相关不良事件
同时,脱靶效应方面,经二代测序分析显示,18个候选位点中位脱靶事件发生率为0.05%,低于1.69%的中靶率。基于这个数据,研究人员认为,CRISPR-Cas9编辑T细胞是安全的。
脱靶分析
基于以上数据,研究人员认为,经CRISPR/Cas9基因编辑的T细胞的临床应用通常是安全可行的,但考虑到该研究中的局限性,未来需要进行更多的优化和验证。同时,研究人员发现被编辑过的T细胞寿命较短,因此永久性基因组改变的风险是有限的。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