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试用企业版

CAR-T细胞疗法的联合治疗进展

肿瘤 CAR-T 细胞疗法




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CAR结构修饰于患者自身T细胞并回输以实现抗肿瘤效应的免疫治疗手段[1,2]。近年来,CAR-T细胞疗法已展现了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且仍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3]。为此,研究人员开始探索以CAR-T细胞疗法为核心的联合治疗策略,以期在CAR-T治疗领域实现更大的突破和更佳的临床获益。













1.CAR-T细胞疗法尚面临一定挑战

目前,CAR-T细胞疗法仍面临一定挑战[4]:①靶向肿瘤外毒性:肿瘤抗原在正常组织亦有表达,致使CAR-T对正常组织攻击,产生严重副作用。②肿瘤免疫逃逸:肿瘤对单抗原CAR-T细胞可能产生耐药性。③免疫抑制微环境:抑制CAR-T细胞激活。④伴有潜在不良反应。


因此,以CAR-T细胞疗法为核心的联合治疗策略得到广泛研究,包括单克隆抗体(单抗)、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程序性死亡蛋白1/程序性死亡配体1 [PD-1/PD-L1] 抑制剂)等,以期充分发挥CAR-T细胞抗肿瘤潜力[5]

 

2.以CAR-T细胞疗法为核心的联合治疗进展


2.1 CAR-T细胞疗法与单抗的联合治疗

一项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利妥昔单抗显著增强了CAR-T细胞对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小鼠的杀伤作用,且CAR-T的肿瘤杀伤作用持续了两个月[6]。鉴于目前证据有限,对于CAR-T细胞疗法和单克隆抗体的联合应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2.2 CAR-T细胞疗法与BTKi的联合治疗

在一项TARMAC的Ⅱ期研究中,20例复发或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R/R MCL)患者接受伊布替尼与CAR-T细胞联合治疗,完全缓解(CR)率高达80%,12个月总生存(OS)率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率分别为100%和 75%,提示CAR-T细胞联合伊布替尼具有良好疗效[7]。BTKi可能作为CAR-T细胞回输前的桥接治疗[8],和CAR-T细胞回输后的维持治疗方案,但仍需更多临床数据支持。

 

2.3 CAR-T细胞疗法与ASCT的联合治疗

一项Ⅰ/Ⅱ期临床试验共纳入25例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R/R LBCL)患者,在第0天回输自体干细胞,在第3天回输CAR-T细胞。中位随访27.0个月时,客观缓解率(ORR)达到92.0%,CR率达到72.0%,2年PFS率为62.3%,2年OS率为68.5%[9]。表明ASCT和CAR-T细胞疗法的联合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未来仍需进一步探索这种联合策略在更多疾病患者中的潜在应用。

 

2.4 CAR-T细胞疗法与PD-1/PD-L1抑制剂的联合治疗

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44例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患者,分为PD-1抑制剂联合CAR-T细胞的联合治疗组和CAR -T细胞单独治疗的对照组。联合治疗组中达到CR或部分缓解的患者选择PD‐1抑制剂维持治疗。在CAR-T细胞回输后12个月时,联合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PFS率(47.26% vs 26.67%,p=0.0348)和OS率(65.06% vs 39.29%,p=0.0227)均显著提高。两组间CRS和ICANS无显著差异。提示对于达到ORR的患者,使用PD-1抑制剂进行维持治疗可能会获益,且不会增加副作用[10]。未来还需进一步探索最佳联合治疗策略。


3.结论

总体而言,以CAR-T细胞疗法为核心的联合治疗策略在抗肿瘤领域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未来将通过更多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进一步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期望为患者带来更多生存获益。



免责声明:本资料为专业医学资料,旨在促进医药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任何处方请参考产品最新详细处方资料。本文件可能包含涉及医学情况、健康及治疗方法的信息。相关信息不得用作诊断或治疗,不能替代专业医学意见。


审批编号:NP-NHL-Axi-Cel-2024.11-13 valid until 2026.11


供稿与审核:临床开发与医学部

参考文献:

[1]. Miliotou AN, et al. Curr Pharm Biotechnol. 2018;19(1):5-18.

[2].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4年版).

[3]. 杨漾, 等.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23;36(09):622-626.

[4]. Dagar G, et al. J Transl Med. 2023;21(1):449.

[5]. Uslu U, et al. Cancer Cell. 2024;42(8):1319-1325.

[6]. Mihara K, et al. Br J Haematol. 2010;151(1):37-46.

[7]. Minson A, et al. Blood. 2024;143(8):673-684.

[8]. Ye X, et al. Ann Hematol. 2023;102(7):1789-1799.

[9]. Liu W, et al. J Immunother Cancer. 2024;12(4):e008857.

[10]. Mu J, et al. Hematol Oncol. 2023;41(2):275-284.






推荐阅读


<END>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综合评分:0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