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试用企业版

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二版)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0-03-25

发文字号

深卫健中医〔2020〕5号

信息分类

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有效地区

深圳市

时效性

现行有效

实施日期

/

颁发部门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正文内容

各区(新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各有关医疗机构:

  为做好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预防、治疗和康复工作,我委组织专家对《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一版)》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二版)》,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在执行中有任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委。

市卫生健康委

2020年3月23日

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

(试行第二版)

  为切实做好我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中医药预防、治疗、康复工作,我市按照中医药及早介入、全程覆盖、深度参与、综合防治的原则,参考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中医康复指导建议(试行)》和《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试行第二版)》《广东省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救治方案(试行第一版)》等,结合深圳市中医药参与新冠肺炎防治实践经验,我委组织专家对《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一版)》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第二版)》。

  本方案提出了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救治、出院患者的康复调理、隔离留观患者的中医药治疗、未病人群的预防等内容,目的是使确诊患者降低危重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出院后得到及时康复调理,尽快恢复身心健康;分类增强未病人群机体抗疫正气;及时截断扭转发热等留观患者病情发展。

  一、中医病因病机

  深圳地处岭南沿海,气候潮湿,湿邪易犯人体。新冠肺炎属于中医湿毒疫病范畴,湿毒疫病主要由时行疫毒所致,多与疫毒流行、气候突变、寒温失宜、正气虚弱等因素密切相关,病者无问长少,皆可染疫。湿毒疫病可挟风、寒、燥、火之邪而来,可导致湿、热、瘀、毒、虚兼挟。症候多变:湿毒之邪自口鼻而入,肺失宣肃,正邪相争,阻滞气机,可见低热、乏力、咳嗽、气促;湿从热化,湿毒壅肺、闭肺、入营,可出现高热、喘促、动则加重、心悸、唇甲紫绀、谵语等;年老多病者,邪易内陷,可出现内闭外脱之危候,且变证多端,故需随证治之。

  二、防治方案

  (一)确诊患者中医治疗。

  确诊病例首发症状不一:多数患者出现发热,或咳嗽、或乏力,或兼而有之。部分患者以腹泻或伴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少数患者或仅见胸闷、心慌,或头痛;或眼睛干涩、痒、痛,眼结膜充血发红;或四肢、腰背肌肉酸痛。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少数患者无任何不适症状出现。

  确诊病例临床治疗应及早阻止传变,防邪毒内陷心包;及早健脾护胃,扶正固本;针对重证、危证应及早辨证使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品,防止出现肺纤维化等后遗症。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中药内服的同时,可选用中药灌肠、针灸、推拿、穴位贴敷、热奄包等中医适宜技术,配合开展八段锦、经络拍打操等传统健身法,并加强情志调节、饮食调养,进行中医药综合干预(具体操作见附件)。

  注意事项:一是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利小便并保持患者大便的通畅,以促进疫毒之邪排出。二是不能口服的患者,可鼻饲或灌肠给药。三是中药内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危重证可每天2剂,每6小时服药1次。四是轻证患者未服中药汤剂前可先用中成药,如金花清感颗粒、莲花清瘟颗粒(胶囊)等。

  1.轻证。

  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的轻型、普通型患者,均可参照此进行辨证论治。

  (1)湿毒犯肺。

  证候特点:发热(多见低热、身热不扬)或不发热,少数伴恶寒,咳嗽、痰少(白粘或黄稠)或无痰,倦怠乏力(部分乏力明显),或伴咽喉不利,鼻塞、流涕,纳一般或纳呆,大便正常或偏干,小便黄,舌质淡或红,苔白或淡黄、腻或厚腻,脉濡滑。

  病机:湿邪易阻遏气机。肺为娇脏,易受外邪侵袭;湿毒郁肺,困阻气机,枢机不利。此时应及早用药截断,阻止病情进展。

  治法:辟秽化浊、宣肺透邪。

  参考方剂:清肺方(协定方)。

  基本药物:柴胡20g黄芩10g法半夏10g葛根30g麻黄5g杏仁10g薏苡仁30g厚朴10g芦根30g炒僵蚕10g姜黄5g车前子10g生姜10g桔梗10g木蝴蝶5g生甘草10g。

  (2)湿毒内侵。

  证候特点:纳呆,恶心、干呕,大便不爽或溏、甚则水样便;倦怠乏力、部分乏力明显;或伴发热(以低热常见),部分不发热;或干咳无痰;或伴口干、口苦、不欲饮;小便黄;舌质淡或红,苔白或淡黄、腻或厚腻;脉滑。

  病机:湿邪为阴邪,易伤阳气;具有重浊、粘滞、趋下之特性。易侵袭中焦脾胃,脾主运化,喜燥恶湿;湿毒内侵,脾失健运,清阳不升。

  治法:化湿解毒,健脾清肺。

  参考方剂:化湿解毒方(协定方)。

  基本药物:藿香10g法半夏10g厚朴10g豆豉10g白蔻仁10g薏苡仁30g茯苓20g泽泻10g麻黄10g杏仁10g猪苓15g陈皮5g连翘15g党参15g生甘草5g。

  2.重证。

  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的重型患者可参照此进行辨证论治。

  (1)痰湿蕴肺。

  证候特点:发热不甚或无发热,咳嗽、咳白痰,胸闷气促、喘憋、动则甚,或口干、口苦不欲饮水,纳差,或腹胀、大便粘腻不爽或便溏,舌淡红或暗红,苔白腻或白厚腻,脉滑。

  病机:疫毒留恋,痰湿壅肺,肺气郁痹。

  治法:利湿化痰,宣肺透邪。

  参考方剂:涤痰汤合麻杏薏甘汤加减。

  基本药物:化橘红10g法半夏10g茯苓15g胆星10g竹茹10g石菖蒲10g枳实10g麻黄5g杏仁10g薏苡仁30g白术15g三七10g桃仁10g虎杖15g生甘草10g。

  针灸治疗:

  辨证归经:任脉、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为主。

  针刺穴位:膻中、鱼际、用泻法,列缺、丰隆、公孙、足三里用补法。

  耳穴:肺、肾、大肠、神门、脾。耳穴压豆,2-3日1换。

  经络推拿:循肺、大肠、心、脾、肾经拍打、按揉,补法。

  指导患者丹田呼吸吐纳法以理气排痰。

  (2)热毒壅肺。

  证候特点:发热(高热不退),或无发热(部分因使用糖皮质激素难以观察),咳嗽,或黄痰或白痰、少数痰中带血丝,胸闷气促、喘憋、动则甚,倦怠乏力明显,或口干、口苦,纳差,或伴腹胀、便秘,或大便粘腻不爽或溏、甚则水样便,小便短赤或黄,舌暗红或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或滑。

  病机:疫毒留恋,湿热交蒸,肺壅腑实。

  治法:清瘟解毒,宣肺泄热。

  参考方剂:清肺排毒汤加减。

  基本药物:麻黄10g杏仁10g生石膏30g茯苓15g桂枝10g泽泻10g猪苓10g白术10g柴胡15g黄芩10g姜半夏10g生姜5g细辛3g射干10g紫菀10g款冬花10g山药10g枳实10g陈皮10g藿香10g三七10g生甘草10g。

  针剂:可选用血必净注射液。

  针灸治疗:

  辨证归经:任脉、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为主。

  针刺:列缺、曲池、丰隆用泻法,气海、关元、足三里,用补法。

  耳穴:肺、脾、肾、神门、肾上腺。耳穴压豆,2-3日1换。

  推拿:循肺、大肠、心、胃经、脾经拍打、按揉。

  手指点穴:风池、风府、曲池。

  3.危证。

  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的危重型患者可参照此进行辨证论治。

  (1)内闭外脱。

  证候特点:发热(有的高热不退)或无发热,咳逆喘促,气短,或痰多、咯痰不爽,或喉中痰鸣,倦怠、极度乏力,语声断续,或四肢厥冷,面色黯黑,口唇紫绀,表情淡漠或烦躁谵妄,嗜睡、甚则昏迷,纳差,大便干结或粘腻不爽或溏或水样便,或伴少尿,舌暗红,苔浊腻或黄厚腻,脉细或滑或脉浮大无根,或脉沉细欲绝。

  病机:湿毒疫气阻络,蒙蔽心窍,心神失主;痰热内闭,气逆痰升,上蒙清窍;内闭外脱,属危侯。

  治法:开闭固脱,解毒救逆。

  参考方剂:四逆加人参汤。

  基本药物:附子10g(先煎)干姜10g人参15g炙甘草10g山萸肉15g。

  针剂:可选用血必净注射液、参附注射液。

  中成药:安宫牛黄丸每日1丸,用水调成糊状,鼻饲或灌肠。

  中药灌肠:大便秘结或少或腹胀病人,加用中药灌肠,泻下通腑,急下存阴。

  灌肠方:大黄15g厚朴20g枳实20g芒硝15g虎杖15g附子15g。

  水煎,每次约150-200ml灌肠。

  针灸治疗:

  辨证归经:任脉,督脉,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为主。

  针刺:百会、素髎、合谷、内关、劳宫、太冲、涌泉。

  强刺激,不留针。

  耳穴:心、肺、肾、肾上腺、皮质下。

  耳穴压豆,2-3日1换。

  手指点穴:内关、合谷、百会、委中、涌泉。

  推拿:循肺、心包经、心、胃、肾经,按揉手法。

  其他方法:视具体情况灵活选用穴位贴敷、热奄包、平衡针、腹针、脐针、浮针等特色疗法。

  (2)湿盛阳微(阴阳两虚)。

  证候特点:喘促、形寒肢冷,口渴胸痞,大便溏泄,舌淡或暗,苔白或少,脉沉细缓或脉浮大无根。

  病机:湿毒疫邪内侵,久致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终致阴阳俱损。

  治法:温肾健脾,祛寒除湿。

  参考方剂:薛氏扶阳逐湿汤或生脉散加减。

  基本药物:附子10g(先煎)人参15g益智仁15g白术30g茯苓30g炙甘草10g。

  或西洋参10g麦冬15g五味子10g黄精15g山萸肉15g紫河车10g桂枝10g炙甘草10g。

  注意事项:重证、危证患者诊疗中,应及早辨证使用活血化瘀通络之品,防止出现肺纤维化等后遗症。部分患者急躁、焦虑、担心,宜心理疏导,或选用柴胡疏肝散、栀子豉汤、甘麦大枣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

  针灸治疗:

  辨证归经:任督脉,手少阴心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为主。

  针刺:合谷、太冲、阴陵泉用泻法,足三里用补法,百会、内关、公孙平补平泻。

  耳穴:心、肺、脾、胃、内分泌。耳穴压豆,2-3日1换。

  手指点穴:内关、合谷、百会、丰隆、关元。

  推拿:循肺、心、脾、胃、肾经,按揉手法。

  其他方法:视具体情况灵活选用穴位贴敷、热奄包、平衡针、腹针、脐针、浮针等特色疗法。

  (二)确诊患者恢复期康复调养。

  出院患者恢复期,有的邪去正虚:邪盛伤正,正气严重被损,病邪虽祛而正气亦伤;或素体虚弱,病后难以复元。有的邪正相持:人体正气不甚虚弱,邪气亦不过强;邪正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病邪稽留,迁延难愈。有的余邪未清:邪正相搏,诸症大势已缓而余邪未尽。康复治疗调养应加强情志调节,保持乐观开朗,放松心情,减少压力;注意起居调摄,寒温适度,根据气候变化恰当着衣,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提升正气,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康复治疗保健方法。

  出院后集中隔离、门诊复诊、复阳者均可按此进行辨证论治。

  1.中药治疗。

  (1)痰浊阻肺。

  证候特点:咳嗽,干咳无痰或少许白痰,或伴口干、咽痒,或伴胸闷、气短、气紧,纳一般,二便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或滑。

  病机:湿毒犯肺,经积极治疗,虽病邪已祛,但肺脾受损。肺主治节、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故酿生痰浊,内储于肺,肺失宣肃。

  治法:宣肺止咳,健脾化痰。

  参考方剂:宣肺方加减。

  基本药物:蜜麻黄10g地龙10g杏仁10g苏子10g浙贝10g五味子5g虎杖15g百部10g木蝴蝶5g化橘红10g茯苓20g甘草10g。

  (2)肝气郁滞。

  证候特点:情绪不稳,紧张焦虑,抑郁寡欢或急躁易怒;腹胀纳少;女子月经不调;胸胁胀痛,乳房胀痛,少腹疼痛;心神不宁,失眠等;舌淡红或淡暗,苔薄白或或薄黄;脉弦。

  病机:患病日久,经积极救治,虽病情好转,但由于对疾病的恐惧、担心,或亲人、朋友、社会接纳失常,导致情绪不畅,情志失和,肝失疏泄,气机郁滞。

  治法:疏肝理气,安神定志。

  参考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

  基本药物:柴胡10g白芍10g枳壳15g香附10g陈皮10g郁金15g川芎10g虎杖15g当归10g酸枣仁20g太子参15g甘草10g。

  (3)痰瘀阻肺。

  证候特点:或咳嗽、干咳无痰或咯白痰,或气短,胸闷,间作胸痛,舌淡紫或暗红,苔淡黄或腻,脉弦滑或弦涩。

  病机:湿毒内侵,虽病情好转,但湿浊疫毒伤肺,肺气闭阻,痰浊内蕴,阻滞气机,久致痰浊瘀血互结,瘀阻胸肺。

  治法:化痰通络,补益肺脾。

  参考方剂:补肺复元汤加减。

  基本药物:橘红15g茯苓15g法半夏5g石菖蒲10g胆南星10g虎杖15g西洋参6g当归10g水蛭5g三七10g天竺黄10g桑白皮10g柴胡10g升麻5g海蛤壳10g甘草5g。

  (4)气阴两虚。

  证候特点:倦怠乏力,面色晄白,语声低微,或胸闷气短、活动后喘息,或自汗心悸,口干、咽干、纳差,大便偏干,舌淡暗或暗红,苔少,脉细或弱。

  病机:湿毒内侵,邪正相搏,邪气虽去,但正气亏虚,最终可导致气阴两伤、血行瘀滞。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参考方剂:益气养阴通络方加减。

  基本药物:太子参20g黄精15g山萸肉15g麦冬15g三七10g地龙10g茯苓20g浙贝10g五味子5g陈皮10g虎杖15g甘草10g。

  (5)肺脾两虚。

  证候特点:气短、乏力,语声低微,面色晄白,食少便溏或大便粘腻不爽,舌淡苔白,脉细或弱。

  治法:培土生金,补肺健脾。

  参考方剂:参苓白术散加减。

  基本药物:西洋参5g白术20g茯苓20g白扁豆20g陈皮20g山药20g莲子20g砂仁20g薏苡仁20g虎杖15g党参20g甘草10g。

  2.中药茶饮调理(建议咨询中医师选用)。

  (1)补气健脾茶。

  组成:黄芪10g砂仁5g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陈皮3g。

  功效:益气健脾。

  适用:气虚乏力、脾虚湿盛者。

  (2)养心茶。

  组成:炒酸枣仁10g醋五味子5g甘草5g麦冬10g等。

  功效:宁心安神,滋阴养心。

  适用:伴有失眠烦躁、心神不宁者。

  (3)养肝茶。

  组成:合欢花5g茉莉花5g玫瑰花5g白芍10g甘草5g。

  功效:养血柔肝,解郁安神。

  适用:易怒失眠烦躁者。

  (4)润肺茶。

  组成:玉竹5g麦冬5g枸杞5g枇杷叶3g沙参5g甘草5g。

  功效:滋阴润肺。

  适用:肺阴不足、口干舌燥者。

  (5)补肾茶。

  组成:桂圆5g红枣5g黄芪5g大麦5g。

  功效:补肾健脾、扶正固本。

  适用:脾肾虚弱者。

  3.饮食调养。

  选择烹调黄芪补肺汤、五红汤、健脾祛湿汤、佛手茯苓瘦肉粥、五指毛桃猪骨汤等药膳进行健康调养。

  4.中医特色保健。

  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防复香囊、穴位艾灸、中药足浴、穴位按摩、穴位贴敷、刮痧、五音疗法等中医特色防护法。

  5.传统健身。

  结合个人健康状况常练八段锦、拍打操、健骨操、扩胸运动等易学实用的中医传统健身操。

  *注:3、4、5具体内容见附件《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预防指引(有图版本)》。

  (三)医院隔离留观患者。

  1.风寒夹湿型。

  证候特点:低热,恶寒,乏力,周身酸痛,或头痛,或鼻塞流涕,或口干口苦,或胸闷痞满,舌质淡红,苔白或厚腻,脉浮紧。

  治法:调和营卫,和解少阳。

  参考方剂: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加减。

  基本药物:北柴胡30g黄芩15g法半夏9g党参30g藿香15g桂枝15g白芍15g贯众20g生石膏30g大枣10g生姜6g炙甘草10g。

  2.邪热犯肺型。

  症候特点:高热,咳嗽,口干口苦,或咯痰,痰白或黄,或腹胀便秘等胃肠不适,脉弦滑或滑数,舌质红,苔黄或腻,二便调。

  治法:清热化痰,同解少阳阳明。

  参考方剂:小柴胡汤加石膏合半夏厚朴汤方加减。

  基本药物:桑叶10g桑白皮15g鱼腥草30g生石膏30g北柴胡30g黄芩15g法半夏9g姜厚朴15g麦冬30g紫苏子15g炙甘草10g。

  3.寒邪阻肺型。

  症候特点:高热,头痛明显,周身酸痛,关节疼痛,无汗口干,脉浮紧或浮数,舌质淡红,苔白腻。

  治法:发汗解表,兼清郁热。

  参考方剂:大青龙汤加减。

  基本药物:生麻黄15g桂枝10g杏仁10g生石膏30g

  炙甘草10g大枣10g生姜6g。

  注意事项:内服中药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服后喝热水或热粥1碗,盖被发汗;若服1次后汗出,第2次不必再喝粥,若服1次后无汗出,服如前法。重症患者不拘于每日2次,可酌情增加服用次数。

  (四)未病人群预防。

  普通市民可在做好预防必做8件事(少近人堆、别碰野味、多戴口罩、勤快洗手、及早就医、食物煮熟、开窗通风、不要恐慌)基础上,做好情志调节、起居调摄,选择烹调黄芪补肺汤、五红汤、健脾祛湿汤、佛手茯苓瘦肉粥、五指毛桃猪骨汤等药膳进行饮食调养;并结合个人健康状况常练八段锦、拍打操、健骨操等易学实用的中医传统健身操;还可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室内燃熏避疫、防感香囊、穴位艾灸、中药足浴、穴位按摩、穴位贴敷、刮痧、五音疗法等中医特色防护法。

  集中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防控一线医务人员、人员密集区域服务人员等特殊人群,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中药防感茶或防感汤,调达气机,提升正气,增强抗病能力,截断扭转潜在病情发展。


        相关文件

        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预防指引(有图版本).doc


<END>

最新政策法规资讯

对摩熵医药数据库感兴趣,可以免费体验产品

同地域最新地方性法规和规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