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藏川青三省(区)包虫病联防联控方案的通知
川卫发[2017]135号
2017年8月29日
四川省、西藏自治区、青海省有关市(州、地)人民政府,省(区)直有关部门:
按照西藏自治区、四川藏区和青海玉树及果洛州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要求,经三省(区)政府同意,为进一步加强联防联控,推动三省(区)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现将《藏川青三省(区)包虫病联防联控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藏川青三省(区)包虫病联防联控方案
包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之一。青藏高原地区是全国包虫病最主要两型包虫病高度混合流行区。做好包虫病防治工作,事关藏区人民健康福祉,事关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发展。2015年1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3部委联合四川省委省政府启动了石渠县包虫病综合防治试点工作,通过近两年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建立了上下齐动、各方联动的工作机制,探索了“两抓四管六结合”的防治经验。西藏、四川和青海包虫病流行区毗邻,流行危险因素、地理人文环境相似,疫情相互关联,为加强三省(区)协同联防,经协商,决定在西藏自治区、四川藏区和青海玉树及果洛州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联防联控工作,促进“十三五”全国包虫病防治规划总体目标实现。
一、工作目标
在西藏自治区、四川藏区和青海玉树及果洛州开展包虫病防治区域联防联控,借鉴石渠经验,推动藏区包虫病防治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到2020年底有效控制包虫病流行,保障藏区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工作机制
(一)根据行政级别、地理区域及工作内容,联防联控工作确定为Ⅰ、Ⅱ、Ⅲ、Ⅳ四级响应,分别对应国家级、省级、市(州、地)级、县级,由相应级别的包虫病防治指挥部(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包防办)(或地病办)负责相关组织协调工作。凡需与本层级内区域开展联防联控的任意区域均可主动发起,经双方或多方协商一致后开展联防联控工作,在工作启动前和结束后分别报上一级备案;在工作推进过程中若需上升为上一级响应的,可协商一致后向上一级提出申请,上一级应及时与相应层级协商对接,并在15天以内答复,同意升级的应及时启动响应工作,并报上一级包防办(地病办)备案。
(二)各级均可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召开区域间联防联控工作会议,交流包虫病防治经验和做法,协调和推进下一步工作。三省(区)联防联控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年召开一次,由四川、青海和西藏三省(区)包防办(地病办)轮流承办并邀请国家相关领导和专家参加。
(三)各级的包虫病防治工作简报或信息应及时报送上级和抄送同级联防区域。
三、工作范围
(一)协同做好病人管理救治
建立危重病人会诊转诊绿色通道,加强流动病人跨区域的协同管理。
(二)协同开展传染源管理
1.协同登记家犬。每年冬春季协同开展家犬登记建册,强化动物检疫,杜绝未登记的犬只流动、贩运。
2.协同犬只驱虫。每月定期协同开展家犬药物驱虫,降低家犬感染率。
3.协同管理野犬、染疫及疑似染疫犬。严格管控染疫犬、疑似染疫犬跨省跨县的流动,每年冬春季协同实施清除染疫犬、疑似染疫犬,降低染疫犬、疑似染疫犬数量。
4.联合定期对牧民定居点开展草原灭鼠工作,以公路沿线为重点,强化草原鼠害综合治理。
(三)协同开展宣传教育
经常性加强信息沟通和交流,共享健康教育材料,分享健康教育经验,做好各类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知识知晓率和健康素养,共同营造坚决打赢包虫病防治攻坚战的浓厚氛围。
(四)协同开展综合治理
联合做好牛羊等家畜贩运、入境检疫,限制染疫畜跨区域调运,及时处理病变脏器。协同加强毗邻地区生态环境治理。
(五)协同加强疫情监测
毗邻地区采用统一的监测方案,同步开展传染源感染、中间宿主感染、人群感染发病等监测工作,统一质量控制方法和内容,保证监测数据的规范性、可比性,做好疫情分析。
(六)协同开展技术交流和科研攻关
加强技术、学术、科研交流合作,推广运用包虫病防治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联合开展定期与不定期人员互访、专家指导、对口交流和参观学习。
(七)联合争取支持提升能力
联合争取国家政策扶持,依托现有常规开展包虫病防治的专业机构,建立国家级包虫病治疗中心和防治研究中心,为三省(区)包虫病防治提供临床诊疗、防治科研、培训等服务,共同提高疾病防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