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试用企业版

又一家企业取得进展!这些年冲刺FDA的中国新药如何了?

FDA 中国新药
E药经理人
2020/11/03
1370

文 | 巴根

10月26日,康弘药业对外发布公告表示,FDA审核通过康柏西普在美国分别开展糖尿病黄斑水肿、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病变以及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病变的III期临床试验的特别试验方案评审(SPA)。 目前,康柏西普已经开展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有两项,如今进军美国市场又下一城。 近几年来,中国企业冲刺FDA的消息不绝于耳,同步开发、中美双报似乎也成为了创新药企业的标配。其实,多年前就有一些本土企业宣布其新药进军美国市场的计划,而到了2020年,那些产品的进展与结局如何?谁又会成为下一个登陆美国市场的本土创新药呢?

01.PANDA的FDA之旅
2022年,这是业内预测康柏西普在美国获批上市的时间。目前,康柏西普开展了两个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代号分别为PANDA-1和PANDA-2。根据该公司公告,这两项临床试验于2019年底完成了全部的患者招募。 尽管今年受到疫情影响,但康弘表示临床试验基本按照计划如期开展。根据相关预测,康柏西普将于2021年初获得主要临床终点数据,并申请上市,有望于2022年左右上市。 康柏西普冲刺FDA之路始于2016年,当年康柏西普获得FDA准许,跳过I期和II期临床试验,在美国开展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III期临床。同年,康弘药业宣布正式启动康柏西普在美国的临床试验,并且选择了与阿柏西普进行头对头研究。 在这一全球市场超过百亿美元的领域,康柏西普能够取得怎样的成绩,还有待于临床试验的最终结果以及其后的商业布局。但康柏西普的全球征程已经迈出了一小步—今年年中该产品已经在蒙古国获批上市,其2019年在国内市场的销售也首次突破了10亿。 目前,已有两款分别来自百济神州和石药的新药经FDA获批上市,但也有一些产品步履维艰。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天士力的中药产品—复方丹参滴丸。此前FDA一直将中草药作为一种食品补充剂而非药品对待,而复方丹参滴丸则第一个打破陈规。 这场冲刺始于1996年,两年之后的1998年复方丹参滴丸以药品身份正式通过FDA次临床研究申请。2006年天士力又重新向FDA申请了新的IND,确定了预防和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适应证,第二年,Ⅱ期临床试验开始准备,2010年初完成。此后,经历了两年漫长的准备期,2012年8月,复方丹参滴丸FDA Ⅲ期临床试验研究正式开始。 这一Ⅲ期临床试验历时四年于2016年结束,但这一试验的结果曾在国内引起一场争议,论点就在于其临床试验是否获得成功。而根据FDA要求,天士力需要增补一项再次验证六周统计显著的临床试验,来满足新药申请;同时FDA同意提交复方丹参滴丸两项新适应证(急性高原性反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申报。 根据天士力2019年年报,上述验证性试验已经全面启动,防治急性高原综合症临床Ⅱ期试验已完成病例入组。漫长的冲刺过程目前仍然在进行中。 截至2019年年底,天士力在复方丹参滴丸冲刺FDA的过程中已经投入了5.8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至今还在增长。而一旦这一产品成功获批上市,获得其独家销售权的Arbor公司将向天士力支付最高5000万美金的销售里程碑付款,以及按照毛利分层支付最高可达毛利50%的销售分成。 事实上,拿中成药产品去FDA申请新药的难度不言而喻,天士力已为此连续投入二十余年。由于冲刺过程极其漫长,以及对中药能够进行科学表达的怀疑,不少行业内外人士并不看好天士力的这款产品。但同时,也有一些业内人士希望大众能够宽容对待复方丹参滴丸的申报过程,并表示FDA要求天士力增补验证性试验,说明FDA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天士力之前的试验结果,也希望外界对天士力20多年来投入的财力、人力、物力给予应有的肯定。 而各位看官对此又有何见解呢?

02. 谁会是下一个?
而在另一面,不同于中药,来自中国的创新化药、生物药的进击过程看起来更加顺利。去年年底,来自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获得FDA批准,在美国上市,这也是中国的首个原研肿瘤新药登陆美国市场。 泽布替尼的上市之旅则看起来顺利很多。2012年立项,2014年就进入了临床阶段,2019年则相继迎来FDA受理上市申请、获得FDA突破性疗法认定以及优先审评资格,并在当年迅速获批。 百济神州之后,2019年12月,石药集团马来酸左氨氯地平片正式获得FDA批准,石药称之为“国内首个被美国FDA完全批准的新药”。 除了上述几家之外,还有众多中国创新药正在进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意图冲击欧美亚市场。 不过,这仅仅还是一个开端,无论是工业界还是第三方分析机构,都做出了这样的预测:未来3-5年内将会有数款创新药登陆美国市场。 根据海通证券的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超过40个自主研发品种正在进行国际多中心临床,其中有16个进展到了三期临床,这些产品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登陆美国市场的中国新药

1604204193170.jpg
来源:海通证券

其中,绿叶制药的利培酮缓释微球于2019年向FDA提交了新药申请,预计是在2019-2020年获批。 2015年10月,美国FDA确认绿叶制药的利培酮缓释微球在美提交的NDA不需要再进行任何临床试验,随后又豁免儿童临床,早先的预计是2019年即可上市,但直到2019年才真正进入新药申请阶段,目前离2020年结束仅剩两个月,如果顺利,这一产品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在FDA获批的来自中国公司的产品。 绿叶制药作为一家本土传统药企,近几年频繁收购,组建了创新药管线,加大了研发投入。此前,绿叶制药被业内部分人士称为一家“投资公司”,而其研发能力、全球销售能力,将会是下一个阶段绿叶需要证明的。 绿叶之后,亿帆医药通过收购健能隆获得的贝格司亭也已经完成三期临床试验,贝达药业的恩沙替尼也已经宣布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三期临床试验成功,提交NDA已在可预期的日子里。 而国内火爆的PD-1产品也都在进行出海计划,恒瑞和百济神州目前处在三期临床阶段,国产PD-1也将在明后年开始搅局全球市场,来自中国的热门靶点产品也将成为全球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后期E药经理人将会另行报道中国PD-1的出海故事。 此外,康弘、万春、信达、和记黄埔、荣昌生物都有产品进入三期,进度不一,但主要集中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之前备受争议的国产原创阿尔茨海默病药物GV-971也已获FDA批准进行三期临床。绿谷制药表示,此次是以国内的三期试验数据为基础,直接向FDA提出了开展国际多中心三期试验的临床申请(IND),期望借此缩短药物上市进程。 此次971在美国临床试验将由IQVIA负责项目管理,计划在北美、欧盟、东欧、亚太地区的200个临床中心入组超过2000例患者,进行包括为期12个月的双盲试验和6个月的开放试验,进一步确证甘露特钠的临床价值。 该研究计划在2024年完成,预计最快在2025年完成新药注册申请。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新药研发企业将目光望向大洋彼岸,而这背后则是国内品种差异化低、医保谈判降价、大品种竞争激烈、小品种市场空间有限等诸多现实,创新药的“中国故事”也越来越不吸引人,海外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的高定价、大空间,吸引了不少企业与资本的向往。 在这其中,近二十年成长起来的本土创新药公司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这些创新药公司目前还并不具备全球商业化能力,有些甚至还未在中国组建起成规模的商业化团队。 因而不少企业都选择了寻找海外合作伙伴,例如基石近期与ERQx达成的合作。EQRx重金获得基石研发的PD-L1和PD-1在海外的独家商业化权利,这家“致力于提供低成本新药”的公司将把这两款来自中国的新药推向海外市场。而这种合作模式成为了不少中国企业的首选,例如恒瑞、复宏汉霖等等。 但也有另外一种情况,例如第一个吃螃蟹的百济神州则是通过自建商业化团队来进行美国市场的推广。 在海外开拓新药市场,中国企业仍然是第一次,诸多未知与挑战存在。FDA是世界上最严谨、权威的药品审评审批机构之一,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冲击美国市场是对其研发能力、BD能力和营销能力的一场实实在在的考验,而唯有真金,才不怕火炼。 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来自中国市场的新药属于“me too”、“me better”的产品,这些产品中哪些能够以怎样的方式在海外市场获得成功,未来三五年,我们就会得到答案。

<END>
*声明:本文由入驻摩熵医药的相关人员撰写或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摩熵医药的立场。
综合评分:0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