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试用企业版

  • 认识FDA批准的抗癌新药沃拉西尼,老大难胶质瘤就这样被突破了!
    审批动态
    脑部发生的肿瘤分为两类,一种是其他身体部位的肿瘤转移过来的转移瘤,比如肺癌或乳腺癌转移到脑部形成的转移性脑癌,这部分肿瘤一般还是按照原发部位的肿瘤来治疗的,并不是说转移到脑部了就按照脑癌来制定治疗方案。 如果脑是原发的部位就是原发性脑癌,其中胶质瘤是成年人最为常见的恶性原发性脑肿瘤类型,如果根据组织学或基因突变等分子特征、肿瘤级别进行分类, 几乎所有2级胶质瘤都存在IDH1或IDH2基因突变 。 IDH是负责代谢异柠檬酸的基因。
    癌度
    2024-08-13
    IDH1 IDH2 胶质瘤
  • 国内首个PD1-IL2v融合蛋白+anti-PD-L1获得临床试验批件
    临床研究
    近日, 科弈药业 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βγ偏向的PD1/IL2融合蛋白——KY-0118注射剂联合阿替利珠单抗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临床试验申请获得CDE批准,即将开展临床试验。 这是国内首个PD1-IL2v融合蛋白+anti-PD-L1的临床试验批件, 也是科弈药业第 4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创新药项目。 BIC 2024—第六届亚洲生物制品创新峰会 将围绕ADC/XDC新型平台、ADC生物分析与质控、双/多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纳米抗体、生物制品连续流工艺、创新上下游工艺开发、生物制品质控检测、CGT药物质控策略、CMC策略、新型疫苗开发、细胞株开发、一次性技术等话题展开。
    触界生物
    2024-08-13
    PD-L1 PD1
  • 用户测评 | 凌恩生物基于华大序风纳米孔测序平台的细菌完成图方案
    前沿研究
    通过纳米孔测序平台,能够实现一次性获得没有gap和N碱基的完整细菌基因组图谱。 虽然高通量测序准确率高,但由于其读长较短,难以解决细菌基因组中重复区域与高GC区域组装困难的问题,需要借助PCR扩增、Sanger测序等方式填补组装后基因组中的gap。 华大序风纳米孔测序技术充分发挥了长读长的优势,轻松跨越细菌基因组中的复杂结构,使得组装流程更为简单,提高了组装的连续性,生成完整的基因组组装结果。
    华大智造MGI
    2024-08-13
    纳米孔测 凌恩生物 华大序风纳米孔测序
  • 霍尼韦尔调研发现:AI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方兴未艾
    前沿研究
    霍尼韦尔近日发布了 《工业AI洞察》 全球调研结果,披露了人工智能(AI)领域的发展现状。 调研显示,尽管全球只有17%的决策者完全实施了其最初的AI计划,但超过90%的受访者仍表示,他们正在发现更多意想不到的新运用场景,无论在AI实施的原型设计、启动还是扩展阶段。 毫无疑问,AI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刻。
    霍尼韦尔
    2024-08-13
    AI 霍尼韦尔
  • 中美双报!恒赛生物原创DC疫苗IND获CDE受理,治疗EBV阳性血液肿瘤
    审批动态
    公开资料显示,KSD-101注射液是恒赛生物在研的一款 负载EB病毒相关类肿瘤复合抗原的人单核细胞来源自体DC疫苗(树突细胞疫苗) ,拟用于治疗EBV阳性血液肿瘤。 EBV感染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 约95%以上的成人有EBV感染 。 目前医学界对EBV相关血液系统疾病的认知尚不充分,NCCN和CSCO指南中并未明确针对EBV阳性血液肿瘤的标准治疗方式,导致EBV阳性和阴性患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接受的治疗无明显不同。
    医麦客News
    2024-08-13
    EBV 肿瘤 血液肿瘤
  • Journal of Hepatology丨构建小鼠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相关的胆管细胞癌模型为肝肿瘤的临床前研究提供了更精确的平台
    前沿研究
    在原发性肝癌中,胆管细胞癌 (Cholangiocarcinoma, CCA) 的发病率仅次于肝细胞癌,占所有原发性肝肿瘤的约15% 【1】 。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PSC) 是一种以胆管纤维化炎症为特征的慢性肝病,目前除了肝移植外没有有效的治疗方式。 PSC相关胆管癌与散发性胆管癌在临床预后和分子改变上的差异 【4, 5】 ,表明了PSC相关CCA是具有独特生物学特征的亚型。
    BioArtMED
    2024-08-13
    cholangiocarcinoma 胆管癌 胆管细胞癌
  • JGG|万国强/高下/朱光洁团队揭示细胞毒性新肽引发遗传性耳聋的机制
    前沿研究
    蛋白质病是一类以蛋白质稳态缺陷为特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错误折叠或聚集的蛋白质在细胞或组织中异常积累,进而导致细胞死亡。 虽然这些蛋白质引起细胞毒性的机制各不相同,但普遍认为这一过程涉及功能获得性突变,疾病的严重程度通常与突变蛋白的表达水平相关。 研究结果显示,突变的CGN蛋白能够形成不溶性聚集体并导致细胞死亡,内耳表达突变CGN蛋白的小鼠也出现了严重的毛细胞死亡和听力退行,这与人类患者的听觉表型十分相似。
    BioArtMED
    2024-08-13
    耳聋 细胞毒性新肽
  • Cell Rep丨罗振革组揭示人类神经元复杂化及突触发育幼态持续的特异分子机制
    前沿研究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罗振革 课题组在国际期刊 Cell Reports 在线发表题为 A hominoid-specific signaling axis regulating the tempo of synaptic maturation 的研究论文: 利用体内外多种研究体系,揭示了促进人类神经元形态复杂化及控制突触发育进程的复杂分子细胞机制 。 在进化的过程中,人类脑容量显著扩增,大脑皮层表面积的扩张促使沟回形成及复杂化。 与其他哺乳动物及灵长类动物相比,人类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树突分支更为复杂,且具有更大密度的突触。
    BioArtMED
    2024-08-13
    上海科技大学 罗振革 神经元
  • Nat Biomed Eng丨阎锡蕴团队最新综述:设计纳米酶体内应用蓝图,展望纳米酶催化医学发展前景
    前沿研究
    近日, 阎锡蕴 院士团队应邀在 Nature Reviews Bioengineering 杂志上发表了题为 Designing nanozymes for in vivo applications 的综述文章, 该文全面梳理了纳米酶催化医学的代表性研究进展,探讨了切实可行的体内应用设计策略,展望了纳米酶临床转化的挑战与前景 。 自从2007年阎锡蕴院士团队首次报道纳米酶以来,全球已有超过420个研究团队陆续发表了上千种不同的纳米酶材料,覆盖了六种酶学催化类型 (氧化还原酶、水解酶、裂合酶、异构酶、转移酶和连接酶) 。 该综述介绍了纳米酶作为新型催化药物调节氧化应激的潜力。
    BioArtMED
    2024-08-13
    纳米酶 Nat Biomed 纳米酶催化医学
  • Cell Reports丨罗振革组发现促进神经再生新分子
    前沿研究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罗振革 课题组在国际期刊 Cell Reports 在线发表题为 Comparative transcriptomic profiling reveals a role for Olig1 in promoting axon regeneration 的研究论文, 通过深入的比较转录组分析,揭示了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1 (Olig1) 在促进轴突再生中的重要作用 。 哺乳动物神经系统复杂而精细,中枢与外周神经元轴突损伤后的再生能力存在显著差异。 令人兴奋的是,调节神经祖细胞分化的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1 (Olig1) 在再生能力较强的神经元中显著高表达。
    BioArtMED
    2024-08-13
    上海科技大学 神经再生 罗振革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