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回复“资料”,生物医药资料大合集,限时领取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Neuralink公司在脑机接口(BCI)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据马斯克透露,该公司已成功在第二例人体中植入了BCI设备,并计划年内再植入八台。
在8月2日长达8小时的播客中,马斯克分享了最新进展:第二个植入物性能稳定,其1,042个电极中约400个有效捕捉并传输了接受者大脑的信号。尽管未详细披露手术细节或患者信息,但确认该患者同样患有脊髓损伤,与Neuralink BCI首位受益者Noland Arbaugh情况相似。
目前,科学界正密切关注这家位于加州弗里蒙特的企业,看其能否克服首例植入时遭遇的技术难题。贝勒医学院的神经外科专家Sameer Sheth博士对此表示:“这是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期望Neuralink能持续安全推进,为人类健康与疾病治疗带来重大贡献。”
Neuralink的BCI系统,被形象地称为“Telepathy”,是第三个进入人体长期测试的商业级植入物。
它采用独特的设计,将一枚硬币大小的电子中心置于头骨钻孔内,通过64根柔性导线深入大脑皮层,这些导线最终分布在运动皮层区域,控制运动功能。每台设备配备1,024个电极点,能够快速记录神经活动并通过蓝牙传输至外部设备。
Noland Arbaugh作为首位接受者,已能利用该设备控制电脑光标,进行如游戏等操作,尽管其初期遭遇了部分导线脱落的挑战。
面对稳定性问题,Neuralink迅速调整策略,优化算法,从记录单个神经元活动转为记录电极附近神经元的平均活动,有效提升了设备性能。同时,公司在后续手术中调整了手术方法,旨在减少气囊形成,确保电极更稳固地植入大脑。
然而,竞争对手Paradromics的首席科学官Vikash Gilja指出,Neuralink仍需解答关于设备稳定性和耐用性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大脑自然运动对穿过硬脑膜的电极线可能产生的长期影响,以及电极材料在人体内的长期表现。
Neuralink的长期愿景是实现人与人工智能的共生,马斯克预测,未来的BCI技术将惠及精神病、癫痫及记忆力衰退患者。但神经伦理学家Anna Wexler提醒,此类宏大愿景需谨慎宣传,以免误导潜在研究参与者,确保他们对研究内容有充分理解。
免责声明
1.罕见!国内创新药,拿下FDA孤儿药、快速通道、突破性疗法“大满贯”!恭喜乐普生物EGFR ADC
2.9.5亿!华东医药引进艺妙神州CD19自体CAR-T产品
3.击穿地板!沃森生物二价HPV低至27.5元/支,并获WHO PQ认证
4.Cell | 过“五”不食,有效改善脂肪肝!重塑肠道菌群
5.7月完美收官!生物医药全线暴涨、多股涨停,迎来V形反转
Being科学公众号目前已经有多个交流群(好学,有趣的生物医药人才在这里聚集)。进群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备注“姓名/昵称-企业/高校-具体研究领域/专业”,此群仅为科研交流群,非诚勿扰。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