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我免费申请试用企业版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电话沟通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官方微信

掌上免费使用
生物医药个人版数据库

掌上数据库

深度 >

后疫情时代药企如何开展技术转移工作

药事纵横
1417
1年前

技术转移




摘要:随着MAH制度的全面实施,药品技术转移越来越被企业和各监管机构重视和关注,但目前国内还未设立针对药品技术转移的法规或指导原则,相关文献报道也较少,多数企业未建立完善的制度和体系去指导如何实践药品的技术转移。本文聚焦药品研发到生产的技术转移过程,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药品生产技术转移的法规,探讨技术转移的分类及实施步骤,结合技术转移的共性问题提出分析方法转移、技术转移风险评估、转移资料交接过程的思考。为监管和企业实施技术转移提供依据。

关键词:技术转移;MAH;过程控制


引言



药品技术转移作为药品生命周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目前,国内还未设立针对药品技术转移的法规或指导原则,相关文献报道也较少。企业应当始终贯彻“质量源于设计”的理念,建立基于风险和科学的流程和方法设计,最终实现产品受控和数据完整性。结合我公司的具体情况,如各类仿制药新品开发、一致性评价等环节均涉及技术转移情况,本文针对药品技术转移的法规要求和具体实际过程进行了梳理,为提升公司产品质量管理提出建议。

1、技术转移的相关法规介绍


2、技术转移的分类及实施步骤

药品技术转移,是指把实验室研究开发阶段已经确立,但仅适用于实验室规模产品的技术成果向商业化生产转化。技术转移的内容包括处方工艺、中控项目、原辅包和成品标准、检验方法及其它与产品质量相关联的技术、知识等。随着中国MAH制度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部分药品研发则委托给专业的CRO,导致研究所进入公司生产车间产生二次转移,从而导致技术转移过程越发复杂[1]。按照涉及主体不同,技术转移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表2)。以同一公司研究所转移至生产车间为例,具体流程主要为:成立技术转移项目组,召开项目转移启动会,指定项目组长。确定需要转移的文件清单。由接收方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理清转出方和转入方任务清单。实施中试/工艺验证并形成工艺验证报告。工艺验证通过及完成注册申报/申请备案要求的稳定性研究后,按照《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申报资料要求(试行)》、《ICH M4人用药品注册通用技术文档》及相关指导原则等要求准备申报/备案资料待资料确认完整无误后进行注册申报或备案。现场核查、技术审评均通过后获得生产批文或完成备案,最终完成资料移交,正式生产。具体流程图参考如图1所示。


3、技术转移的过程控制及思考

3.1重视技术转移的共性问题


在研发产品首次进车间前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2],根据产品的溶解性,研究更适宜产品特性的清洗方式,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确保按照正确的清洁验证程序清洗,取水取样器具无污染,关注工艺的合理性和过程控制,分析方法验证和转移的合规性并重视技术转移过程中的人员培训。

3.2分析方法转移方式的思考

分析方法转移的方式通常分为4种:比对测试、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共同验证、再验证和转移豁免[3]。


3.3技术转移过程中的风险评估管理

在技术转移期间,通常会伴随着变更的发生,变更的范围经常包括物料、设备、质量标准和生产工艺。变更控制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建立适当的变更管理系统,并在项目结束报告中总结相关变更的原因、过程、依据及评估结论。对于合并入工艺或系统中的变更均应清楚记录。变更管理应当确保变更能够按照流程进行追踪、评估、实施和记录。充分的变更控制能够对技术转移过程中的一些调查性工作提供支持。所有关键工艺参数及质量参数必须加以控制,以确保最终药品的质量得到支持。在使用新设备时,通常使用中试批次来收集初始信息,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原辅料的使用。设计这些批次时要考虑最终的规模/设备,这一点很重要,有可能中试批次摸索出的工艺参数在商业化规模生产中并不适用,需要重新确定参数。中试批次还可用于解决转移风险评估中确定的差距。团队应共同制定取样方案,包括取样计划、样品需要进行哪些测试以及将样品送到哪个实验室进行检测等。

我公司设计的中试、工艺验证过程中的综合评估表包括以下内容(表5),通过找出转出方和转入方在人员、设备、物料、生产工艺和清洁方法、环境、检测等方面的差距和不同,评估对技术转移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可参考ICH Q9给出的风险评估方法对以上方面进行评估(图2),找出关键风险点并给出相应的对策[4]。 

图2 ICH Q9质量风险管理程序总览

3.4 技术转移资料的移交工作

获得生产批文或完成备案后,研究所应将注册批、工艺验证批等代表批次相关资料如批记录、检验报告、工艺验证方案、工艺验证报告等;申报资料;委托第三方进行研究的相关方案、报告等;批件及附件交技术科存档。根据生产批文、相关附件及移交的其他文件资料等,技术科制订正式的工艺规程,QA制订质量标准等文件。技术科召开生产协调会,准备获批后的首次生产。

技术科负责协调安排各部门工作,药研所、车间、QA、QC配合。生产过程中,药研所工艺研究人员应指导车间操作人员操作,必要时由车间提出再次培训要求;药研所质量研究人员指导QC分析人员分析检测。获批后的首次生产结束后,涉及生产相关部门要将生产时的情况进行汇总。确保转移工作顺利完成。

4. 总结与展望

药品生产技术转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知识和经验的传递是关键要素,传递过程以文件为载体,这些文件包括了药品的生产工艺、控制策略、工艺验证方法,除了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发生重要作用,在日后的商业化生产和持续性工艺优化过程中,也是重要的参考。参与技术转移的各方应加强对技术转移工作的认识,充分掌握现有药品法律法规,优化技术转移流程,积极有效的应对医药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充分保证我司药品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


参考文献
[1]李力,丁满生,路慧丽等.基于风险评估的技术转移及其管理[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20,51(6):795-800
[2]《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方案》政策解读[J].中国制药信息, 2016(9): 10-11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9100分析方法转移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4]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核查验中心.关于公开征求《药品共线生产质量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EB/OL].(2021-11-12).http://www.cfdi.org.cn/ resource/news/ 14085.html


<END>
*声明:本文由入驻药融云的相关人员撰写或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药融云的立场。
综合评分:0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对药融云数据库感兴趣,可以免费体验产品

    药融云最新数据

    更多>
    • 【CTR20241532 】 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临床试验
    • 【CTR20241529 】 一项在接受二甲双胍联合或不联合另一种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 2 型糖尿病患者中,比较HR17031 注射液与甘精胰岛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开放、平行对照、治疗达标研究
    • 【CTR20241528 】 盐酸溴己新片在健康研究参与者中的单剂量、随机、开放、交叉、两周期空腹和餐后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 【CTR20241518 】 评估受试制剂地屈孕酮片(规格:10 mg)与参比制剂(达芙通®/Duphaston®)(规格:10 mg)在健康成年女性参与者中空腹和餐后状态下的单中心、开放、随机、单剂量、四周期、两序列、完全重复交叉生物等效性试验。
    • 【CTR20241517 】 双氯芬酸依泊胺贴在中国健康受试者外用条件下单次给药的人体生物等效性临床试验
    • 【CTR20241515 】 阿司匹林肠溶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 【CTR20241513 】 一项比较 99mTc-EC-DG SPECT/CT 和 18F-FDG PET/CT 用于临床和影像学(CT)证据符合肺癌诊断标准的患者诊断和分期诊断准确性的国际多中心、III 期研究
    • 【CTR20241510 】 石家庄市普力制药有限公司的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Ⅰ)与生产企业为Patheon Puerto Rico,Inc.(Manati)(United States)的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Ⅰ)(商品名:Janumet®)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进行的单中心、随机、开放、两制剂、空腹和餐后、单次给药、两周期、双交叉设计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 【CTR20241506 】 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在中国成年健康男性受试者中的一项随机、开放、空腹和餐后单次给药、两制剂、两序列、两周期交叉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 【CTR20241497 】 黄体酮软胶囊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随机、开放、单剂量、两制剂、交叉设计的生物等效性试验
    更多>
    更多>
    更多>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