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试用企业版

自免药物(IL抑制剂篇)市场研究专题报告(附下载)

自免药物 IL抑制剂 市场研究专题报告
摩熵医药
03/25
395
自免药物(IL抑制剂篇)市场研究专题报告
自免药物(IL抑制剂篇)市场研究专题报告
自免药物(IL抑制剂篇)市场研究专题报告
*本文内容节选自自免药物(IL抑制剂篇)市场研究专题报告,若您对全文感兴趣,欢迎下载完整报告!
摩熵咨询
发展趋势 市场洞察 IL抑制剂
26页

一、IL抑制剂作用机制及上市药物

1. IL-4是特应性皮炎和哮喘的强势靶点

白细胞介素-4(IL-4)是一种糖基化的Ⅰ型细胞因子,主要由T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产生。IL-4只有与位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其生物学活性。常见的白细胞介素4受体(IL-4R)有2种类型:Ⅰ型受体主要位于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killercell,NK)表面,由IL-4Rα亚基和γc亚基组成;Ⅱ型受体常见于各种实体瘤表面,由IL-4Rα亚基和白细胞介素13受体α1(IL-13Rα1)亚基组成。IL-4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IL-4参与免疫细胞的存活、发育。IL-4控制B细胞存活、发育和成熟以及Ⅱ型辅助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IL-4还可以将巨噬细胞诱导转变为活化的形式。

2. 度普利尤单抗是首款获批的IL-4抗体药物,中国IL-4抗体药物也在快速跟进

3. IL-6的作用由经典信号传导和反式信号传导两种机制引起

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B细胞刺激因子,可以促进效应B细胞向产生抗体的细胞分化。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是IL-6的主要产生细胞,T细胞、B细胞经刺激也可以产生IL-6。IL-6在类风湿关节炎等慢性炎症中起关键作用。

IL-6结合受体有两种,一种是特异性受体IL-6R(80kDa I型跨膜蛋白),另一种是gp130,是IL-6家族细胞因子的所有成员的常见受体亚单位。gp130可以在所有细胞表达,但IL-6R的表达受到更多的限制,主要发现于肝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CD4+ T细胞。

IL-6和IL-6Rα结合,形成与gp130同型二聚体缔合的复合物,形成2个配体分子的六聚体复合物,2个α亚基分子和2个gp130分子(经典信号传导)。

sIL-6Rα无需膜结合的IL-6Rα即可激活gp130信号传导,使缺乏膜结合的IL-6Rα的细胞能够对IL-6作出反应(反式信号转导)。

4. 托珠单抗是首个上市的IL-6靶向药物,中国在IL-6靶向药物研发较少

5. IL-17A和IL-17F是IL-17研究最广泛的两种因子

白细胞介素-17(IL-17)细胞因子家族由六个成员组成,IL-17/IL-17A、IL-17B、IL-17C、IL-17D、IL-17E/IL-25和IL-17F,它们由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胞产生,主要促进促炎免疫反应。

IL-17A和IL-17F是研究最广泛的两个成员,IL-17A和IL-17F的同源性最高,主要由Th17细胞分泌。IL-17A的信号转导调节主要依赖于TRAF6、Act1、microRNA-23b等重要分子。在IL-17A高表达的自身免疫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中,miR-23b的表达下降,解除了对IL-17-NF-κB的抑制,使得IL-17A信号过度活化而对炎症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起促进作用。

6. 中国已上市6款IL-17抗体药物,其中国产的有两款

7. IL-12与IL-23可分别介导Th1与Th17炎症通路

白细胞介素-12(IL-12)与白细胞介素-23(IL-23)由活化的树突状细胞与巨噬细胞分泌,是具前炎症反应活性的细胞因子。其中 IL-12 可以刺激原始 T 细胞分化为 Th1 细胞,开启 Th1 型炎症反应,分泌 IFN-γ 与 TNF 等促炎因子;IL-23 能够促进 Th17 细胞的存活和扩增,产生 IL-17A、IL-17F、IL-22 等促炎因子,引发特定部位的炎症反应。

8. 中国自主研发两款IL12/23药物均处于申请上市阶段

9. 多部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指南推荐白细胞介素抑制剂为一线治疗选择

二、IL抑制剂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1. IL抑制剂整体市场

2023年中国IL抑制剂市场规模达93亿元,IL-17抑制剂占据半壁江山。根据摩熵医药数据库的统计,中国IL抑制剂市场的规模在2019年至2023年间实现了显著增长,从6.39亿元大幅跃升至93.34亿元,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95.46%。

在2023年的IL抑制剂产品竞争格局中,位居前三的品种分别是IL-17、IL-4和IL-12/23抑制剂。IL-17抑制剂占据了47.33%的市场份额,该类别下主要包括司库奇尤单抗依奇珠单抗两款产品。紧随其后的是IL-4抑制剂,其市场占比为26.78%,主要由度普利尤单抗主导。而IL-12/23抑制剂则以13.76%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三,该类别下的主要产品包括乌司奴单抗古塞奇尤单抗

2. 度普利尤单抗:2023年销售额达25亿元,国内已有相关生物类似药布局

度普利尤单抗再生元赛诺菲联合研发的IL-4靶向药物,2017年获FDA批准用于治疗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这是FDA批准的首个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生物制品,此后度普利尤单抗又接连获批哮喘、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结节性痒疹、慢性自发性荨麻疹以及慢阻肺等一系列适应症。

2020年度普利尤单抗在中国获批,目前已获批特应性皮炎、结节性痒疹和哮喘三个适应症。市场销售的主要规格为2ml:300mg,上市价格为6666元/支,在2020年底进入医保谈判,医保支付价为3160元/支,2023年续约时进一步下降至2780元/支。度普利尤单抗目前仍处于放量阶段,销售额由2020年0.2亿元增长至2023年2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02%。

度普利尤单抗相关专利预计在2028年到期,国内生物类似药已有企业进行布局,2024年8月30日,百奥泰度普利尤单抗生物类似药已获批临床。

  • 度普利尤单抗各级医院市场分析(以哈尔滨市为例)

据摩熵医药药物流向数据显示,以哈尔滨市为例,度普利尤单抗2023年各季度销售量和销售额如下图:

度普利尤单抗2023年销售额TOP3医院(哈尔滨市为例)分别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黑龙江省第二医院。

度普利尤单抗2023年销售市场主要为三级医院,各季度二级及其他医院销售额之和占比均不足2%,三级医院销售额占比均达到98%以上。

3. 托珠单抗:市场规模达6.2亿元,国内已有4款生物类似药上市

托珠单抗是由罗氏制药研发,是全球首个IL-6单抗,2005年4月13日率先在日本批准上市。

托珠单抗是2013年在我国上市,获批用于类风湿关节炎,2016年再获批用于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随后又获批用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托珠单抗在我国上市初期销售额增长缓慢,直到2019年进入国家医保才迎来快速增长,2023年整体规模达到了6.2亿元,市场基本由原研罗氏占据(中外制药为罗氏子公司)。

2023年1月17日百奥泰生物托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获批上市,成为我国首个上市的托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上市第一年销售额为0.38亿元,占整体市场的6.13%。其后丽珠医药、博之锐生物、金宇生物的产品也获批上市,德思特力生物和荃信生物也已完成Ⅰ期临床。随着生物类似药的上市,原研的市场将受到进一步冲击。

4. 司库奇尤单抗:2023年销售额达41亿元,占整体IL抑制剂市场40%以上

司库奇尤单抗是诺华开发的一款IL-17A单抗,于2015年首次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此后该药物适应症不断拓展,已覆盖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性关节炎、化脓性汗腺炎、狼疮肾炎、斑块型银屑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多个适应症。

司库奇尤单抗在2019年获批进入我国,上市初期价格为2998元/支,2020年纳入医保后价格降至1188元/支,2023年进一步降至870元/支,价格的下降也使其在国内市场取得巨大成功,2023年销售额达40.92亿元,占我国IL抑制剂市场的40%以上。百奥泰生物、石药集团、迈博太科药业甘李药业正在积极布局司库奇尤单抗生物类似药市场,已有三家企业进入Ⅲ期临床阶段。

5. 依奇珠单抗:医保放量显著,2023年销售额达3.26亿元

依奇珠单抗礼来研发的一款IL-17A单抗,头对头研究中疗效优于阿达木单抗。 2016年获FDA批准用于斑块型银屑病,其后相继获批银屑病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关节炎等适应症。

依奇珠单抗在2019年进入中国市场,2021年被纳入医保,价格下降至1218元/支。进入医保后依奇珠单抗销售额迎来显著增长,2021年销售额为0.74亿元,到2023年销售额就已增长至3.26亿元,医保放量显著,但受限于司库奇尤单抗降价抢市场,虽然疗效类似,但市场远不及司库奇尤单抗依奇珠单抗专利在2026年过期,目前尚未有生物类似药申请信息。

6. 乌司奴单抗:2023年销售额达11亿元,即将迎战生物类似药

乌司奴单抗强生研发的IL-12和IL-23双靶向抗体,2009年率先被欧盟批准用于治疗斑块型银屑病,后续又拓展了银屑病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适应症。

乌司奴单抗最早是2017年底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斑块型银屑病,2020年又获批用于克罗恩病。上市前期由于高昂的治疗费用未能实现放量。2021年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销售额实现大幅提升,由2021年2.36亿元提升至2022年7.12亿元,2023年进一步提升至11.17亿元。乌司奴单抗广阔的市场也吸引了众多国内厂商布局,2024年11月中美华东荃信生物合作研发的乌司奴单抗生物类似药已批准上市,百奥泰石药集团的也已递交上市申请。

以上内容均来自摩熵咨询{自免药物(IL抑制剂篇)市场研究专题报告},如需查看或下载完整版报告,可点击!

想要解锁更多药品信息吗?查询摩熵医药(原药融云)数据库(vip.pharnexcloud.com/?zmt-mhwz)掌握药品各国上市情况、药品批文信息、销售情况与各维度分析、市场竞争格局、一致性评价情况、集采中标情况、药企申报审批信息、最新动态与前景等,以及帮助企业抉择可否投入时提供数据参考!注册立享15天免费试用!

<END>
*声明:本文由入驻摩熵医药的相关人员撰写或转载,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摩熵医药的立场。
综合评分:6.3

收藏

我的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 暂无评论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

    你们是怎么收费的呢

    可以试用吗

    试用期限是多久

    我已经申请,什么时候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