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试用企业版

全国高血压日|关注糖胖患者心血管风险,人源性GLP-1RA多途径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

肥胖


在过去数十年间,全球肥胖症的发病率持续攀升,据最新统计,全球超重或肥胖人口已逾30亿。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疾病,不仅与2型糖尿病(T2DM)、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还可能直接损害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对于肥胖和高血压患者来说,控制体重是一个重要的健康管理策略,可以帮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内源性肠促胰岛素激素,其受体激动剂(GLP-1RA)作为新型降糖药物,不仅能够强效降糖,改善代谢,同时具有减轻体重、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等效果。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The Lasker Awards)近日宣布了2024年的获奖名单,三位科学家因其在发现和开发GLP-1类药物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获此殊荣,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的Joel Habener教授、洛克菲勒大学的Svetlana Mojsov博士,以及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的Lotte Bjerre Knudsen博士。他们的研究成果为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其中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便是这类激动剂的代表药物之一,为糖尿病和肥胖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健康体重,理想血压”。本文将结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的2024版《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共识声明》[1],来向大家介绍GLP-1RA类药物心血管获益的研究进展。





GLP-1RA助力心血管获益,多途径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

血糖、血压、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长期以来是糖尿病患者管理的重点,国内外指南越来越重视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管理。《ESC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共识声明》指出,肥胖与广泛的心血管疾病表型密切相关,需要将肥胖作为一个因果因素或风险增强因素,纳入常规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治疗策略中。《声明》强调,必须更加重视肥胖的一级预防,并针对无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实施有效的肥胖管理策略。对于已经确诊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肥胖患者,通过体重管理不仅能够改善其临床症状,还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肥胖不仅可以增加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难度,还可能加剧心脑血管损害。肥胖人群的心输出量增加、胰岛素抵抗、交感神经系统异常激活、炎症/氧化应激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于心血管系统,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对于肥胖人群的高血压管理,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包括饮食干预、体育活动干预,如果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无法达到满意的减重效果,可考虑使用药物治疗。ESC指南建议,对于伴有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考虑使用具有减重作用的GLP-1RA来减重[2]

GLP-1在食物摄入后作为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从肠道中被释放出来,对于人体血糖稳态至关重要,其受体GLP-1R广泛分布于胰岛细胞、胃肠道、肺、脑、肾脏、心血管系统等。GLP-1 RA可通过多种机制发挥降糖作用,并且实现心脑血管全面获益。GLP-1RA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以降低食欲和体重;可以减少肝脏脂肪变性,降低循环甘油三酯和LDL-C水平;作用于肾脏,可降低蛋白尿,发挥肾功能保护作用;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可以改善血流,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此外对心脏还具有预防心肌梗死或限制梗死面积的作用[3]


GLP-1RA心血管获益显著,同时兼顾血压控制

迄今为止,多项关于GLP-1RA的心血管结局试验(CVOT)已经完成,这些研究证明了GLP-1RA可以减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的风险。根据分子结构特点,GLP-1RA类药物可分为基于人GLP-1结构的人源性GLP-1RA和基于动物源的exendin-4结构的GLP-1RA。前者与人GLP-1的同源性均可达到90%以上,而后者与人GLP-1RA的同源性较低。有研究显示,与人GLP-1同源性高的GLP-1RA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强于同源性低的GLP-1RA[4]

一项Meta分析比较了不同GLP-1RA治疗T2DM患者的心血管结局,包括60080例患者的8项试验符合标准并被纳入,总体而言,GLP-1RA使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降低14%(HR 0.86 [95%CI 0.80-0.93]; p<0.0001),使全因死亡率降低12%(HR 0.88 [95%CI 0.82-0.94]; p= 0.0001)。人源性司美格鲁肽(同源性94%)、利拉鲁肽(97%)、度拉糖肽(90%)和阿必鲁肽(97%)的心血管保护作用要强于动物源性的艾塞那肽(53%)和利司那肽(50%)[5]


中国原研新一代人源超长效GLP-1RA依苏帕格鲁肽α实现降糖、减重、降血压血脂多重获益

依苏帕格鲁肽α (依苏帕,INN: efsubaglutide alfa)是中国原研新一代人源超长效GLP-1RA,在T2DM、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等代谢病领域积极布局相关研究。在糖尿病领域,依苏帕格鲁肽α已经完成单药治疗在饮食和运动干预后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以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的两项Ⅲ期研究,显示了良好的降糖作用和安全性。

在依苏帕格鲁肽α单药治疗T2DM患者的Ⅲ期临床研究(SUPER-1)中,经过24周治疗,依苏帕3 mg组的HbA1c相比基线下降了2.15%,显著优于安慰剂组(安慰剂组相较基线下降0.47%, P<0.001)[6]。在依苏帕格鲁肽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患者的Ⅲ期临床研究(SUPER-2)中,联合治疗组在第24周HbA1c相比基线下降了1.8%,与安慰剂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安慰剂组相较基线下降0.74%,P<0.001)。SUPER-2研究显示依苏帕格鲁肽α可显著改善收缩压(较基线下降4.09mmHg, P<0.0001)[7],提示该药在强效降糖的同时可以显著改善血压,将更有助于糖尿病、超重或肥胖人群的心血管风险管理。

在安全性方面,2项Ⅲ期临床数据显示,依苏帕格鲁肽α长期耐受性良好,低血糖发生风险极低。此外,恶心等最容易让患者自行停药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耐受良好,保证了治疗的安全性。

总之,除了对血糖控制和体重的双重作用外,与安慰剂相比,依苏帕格鲁肽α还可显著改善心脏代谢风险生物标志物,包括腰围、BMI 和收缩压的大幅下降,以及各种脂质参数的改善,将为患有高血压的糖尿病、超重或肥胖患者带来更安全高效的健康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 Koskinas KC, Van Craenenbroeck EM, Antoniades C, Blüher M, Gorter TM, Hanssen H, Marx N, McDonagh TA, Mingrone G, Rosengren A, Prescott EB. Obesity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 ESC clinical consensus statement. Eur J Prev Cardiol. 2024 Aug 30:zwae279.

[2] Marx N, Federici M, Schütt K, et al. 2023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Eur Heart J, 2023. DOI: 10.1093/eurheartj/ehad192.

[3] Ussher JR. et al. Glucagon-like peptide 1 receptor agonists: cardiovascular benefits and mechanisms of action. 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 Nat Rev Cardiol. 2023 Jul;20(7):463-474.

[4] Yang yang Liu, et al. Cardioprotective effects of GLP-1(28-36a): A degraded metabolite or GLP-1’s better half? J Diabetes Investig .2020 Nov;11(6):1422-1425.

[5] Sattar N, et al.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and kidney outcomes with GLP-1 receptor agonist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trials.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1 Oct;9(10):653-662.

[6]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upaglutide Mo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Diabetes 20 June 2023; 72 (Supplement_1): 757–P.

[7]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upaglutide as Add-on to Metformi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Diabetes 20 June 2023; 72 (Supplement_1): 778–P.


转载自《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内分泌》公众号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交流。银诺医药不推荐未获批的药品/适应症的使用。

<END>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综合评分:0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