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3288589(微信同号)
18983288589(微信同号)
18908392210(微信同号)
18980413049
ChiCTR2000038462
正在进行
帕罗西汀
/
帕罗西汀
2020-09-23
/
/
抑郁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
不同CYP2D6代谢型对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焦虑障碍疗效和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
不同CYP2D6代谢型对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焦虑障碍疗效和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
评估CYP2D6*10 和*41活性减弱突变对3CNV及以上的拷贝数变异导致的CYP2D6活性变化的影响,及其对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焦虑障碍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析因分组(即根据危险因素或暴露因素分组)
上市后药物
不适用
N/A
上海康黎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
500;220
/
2020-09-20
2020-12-31
/
1. 不同CYP2D6代谢型对帕罗西汀治疗抑郁障碍疗效与不良反应研究 (1)入组标准年龄18-65岁的患者,性别不限,汉族; (2)门诊或住院的患者; (3)符合DSM-5重性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的患者; (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17分的患者; (5)轻躁狂症状自评量表(HCL-32)≤13分以排除双相障碍的患者; (6)首次发病(病程不超过3月)的患者,或复发患者但目前已停用抗抑郁药治疗3月以上; (7)入组前2周内未接受任何系统抗抑郁治疗且未使用对CYP2D6诱导或抑制代谢的药物的患者; (8)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患者,无语言交流障碍,能配合评估和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 2. 不同CYP2D6代谢型对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疗效与不良反应研究 (1)年龄18-65岁的患者,性别不限,汉族; (2)门诊或住院的患者; (3)符合DSM-5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的患者; (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分的患者; (5)首次发病(病程不超过3月)的患者,或复发患者但目前已停用抗抑郁药治疗3月以上; (6)入组前2周内未接受任何系统抗焦虑抑郁治疗且未使用对CYP2D6诱导或抑制代谢的药物的患者; (7)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患者,无语言交流障碍,能配合评估和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 3. 不同CYP2D6代谢型对帕罗西汀治疗惊恐障碍疗效与不良反应研究 (1)年龄18-65岁的患者,性别不限,汉族; (2)门诊或住院的患者; (3)符合DSM-5惊恐障碍的诊断标准的患者; (4)惊恐障碍严重程度量表(PDSS)评分≥7分的患者; (5)首次发病(病程不超过3月)的患者,或复发患者但目前已停用抗抑郁药治疗3月以上; (6)入组前2周内未接受任何系统抗焦虑抑郁治疗且未使用对CYP2D6诱导或抑制代谢的药物的患者; (7)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患者,无语言交流障碍,能配合评估和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
登录查看1. 不同CYP2D6代谢型对帕罗西汀治疗抑郁障碍疗效与不良反应研究 排除标准: (1)既往或目前符合DSM-5以下诊断的患者: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痴呆、其他认知障碍、酒精药物依赖及人格障碍等; (2)严重自杀倾向的患者,有伤人风险者; (3)患有严重的或不稳定的躯体疾病的患者; (4)窄角型青光眼的患者,有癫痫发作史; (5)已知怀孕和/或哺乳,或计划妊娠者; (6)同时参加另一个临床试验的患者,不愿意或不能够完成本试验的全部疗程; (7)排除躯体疾病如癫痫、心血管疾病、嗜铬细胞瘤、甲亢的患者,或自发性低血糖等继发的抑郁焦虑障碍。 2. 不同CYP2D6代谢型对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疗效与不良反应研究 排除标准: (1)既往或目前符合DSM-5以下诊断的患者; (2)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痴呆、其他认知障碍、酒精药物依赖人格障碍的患者; (3)严重自杀倾向的患者,有伤人风险者; (4)患有严重的或不稳定的躯体疾病的患者; (5)窄角型青光眼的患者,有癫痫发作史; (6)已知怀孕和/或哺乳,或计划妊娠者; (7)同时参加另一个临床试验的患者,不愿意或不能够完成本试验的全部疗程; (8)排除躯体疾病如癫痫、心血管疾病、嗜铬细胞瘤、甲亢或自发性低血糖等继发的抑郁焦虑障碍。 3. 不同CYP2D6代谢型对帕罗西汀治疗惊恐障碍疗效与不良反应研究 排除标准: (1)既往或目前符合DSM-5以下诊断的患者: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痴呆、其他认知障碍、酒精药物依赖人格障碍等; (2)严重自杀倾向的患者,有伤人风险者; (3)患有严重的或不稳定的躯体疾病的患者; (4)窄角型青光眼的患者,有癫痫发作史; (5)已知怀孕和/或哺乳,或计划妊娠者; (6)同时参加另一个临床试验的患者,不愿意或不能够完成本试验的全部疗程; (7)排除躯体疾病的患者,如癫痫、心血管疾病、嗜铬细胞瘤、甲亢或自发性低血糖等继发的抑郁焦虑障碍。 4. 退出和终止标准: 一旦招募的患者出现上述排除标准,或患者出现难以耐受的不良反应,或患者撤回知情同意要求退出,患者立即退出并终止研究。医生应给出终止评估并协作制定必要的临床替代治疗方案。;
登录查看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
/
约印创投2025-01-16
求实药社2025-01-16
Genhouse2025-01-16
IPHASE2025-01-16
动脉网2025-01-16
动脉网-最新2025-01-16
药明康德2025-01-16
药明康德2025-01-16
再鼎医药2025-01-16
Rimonci202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