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院宣布,在全球首创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脊髓损伤治疗临床试验中,首批接受治疗的4名患者中有2人运动功能显著恢复。这一突破性成果为全球超百万因脊髓损伤致残的患者提供了全新治疗可能。

图1. The Asahi Shimbun(朝日新闻)官网新闻报道截图
值得一提的是,iPS细胞治疗领域这一重要进展于3月24日登上了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杂志头条。
图2. 《Nature》 杂志报道文章截图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统计,日本现有超过15万名脊髓损伤患者,每年新增病例约5000例。传统医学对此类损伤导致的瘫痪尚无有效治疗手段。此次临床试验采用的创新疗法,是将患者自体细胞重编程为iPS细胞后定向分化为神经前体细胞,再通过外科手术植入损伤部位。

图3. 庆应义塾大学生理学教授冈野秀幸(Hideyuki Okano,左)和骨科教授中村雅也(Masaya Nakamura)出席新闻发布会
项目负责人冈野秀幸教授介绍:"我们在动物实验中反复验证了细胞移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最终确定每次植入约200万个神经前体细胞的最佳剂量。"首例手术于2022年实施,经过长达一年的跟踪观察,两名患者的中枢神经功能评分提升明显,其中一名事故导致截瘫的老年患者在术后已能独立站立并开始康复行走训练。

图4. iPS细胞疗法治疗脊髓损伤流程示意图
研究团队特别选择了伤后14至28天内的亚急性期患者作为首批受试对象。这种时间窗口的选择基于前期研究发现,该阶段受损神经环路仍保留部分再生潜能。尽管所有受试者均未出现排异反应等严重并发症,但冈野教授强调:"当前成果仅表明治疗安全性达标,更大规模的II期临床试验将于年内启动,重点评估不同损伤程度的治疗效果差异。"
随着再生医学的快速发展,这种结合基因表达模式调控与细胞替代疗法的治疗模式,正在改写神经系统损伤的治疗范式。医学界普遍认为,若后续临床试验顺利,该技术有望在5-7年内进入临床应用阶段,为脊髓损伤患者重建生活信心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图5. iPS细胞疗法在多种疾病领域具应用前景
事实上,日本在iPSC疗法的探索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除了在脊髓损伤治疗领域取得突破外,日本还成功开展了诸多世界首例的iPSC衍生细胞疗法。例如,2014年,日本团队成功实施了世界首例iPSC分化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治疗黄斑变性手术;2018年,又完成了世界首例iPSC分化多巴胺神经祖细胞用于帕金森病移植治疗。这些成果不仅充分展示了iPSC的治疗潜力,也推动了全球再生医学的发展。
目前,在iPSC研究领域表现较为突出的国家除了日本外,还有美国、中国以及澳大利亚等。其中,中国在iPSC临床研究方面进展迅速。根据ClinicalTrials.gov网站的登记注册信息,中国目前共有41项iPSC临床试验,位居全球首位。众多企业积极布局该领域,推动相关技术的临床转化。今年开年,中盛溯源取得了显著进展,拿下了两个IND。其中,NCR101更是全球首款获批临床的iPSC来源基因修饰间充质干细胞(MSC)产品,目前该企业已有5条产品管线处于临床阶段。这进一步展现了中国企业在该领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此外,其他企业如睿健医药、霍德生物等也均有管线获批临床,进一步丰富了iPSC疗法的产品矩阵,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临床试验的持续推进,iPSC疗法有望在更多疾病领域展现巨大潜力,为全球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和治疗选择,推动再生医疗迈向新时代。
参考资料来源:
E.N.D

往期文章推荐:(点击下方文章题目即可打开原文)
单项最高500万元!上海发布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细胞与基因治疗”项目申报指南
吉美瑞生细胞治疗项目落地海南,已完成乐城首例干细胞治疗应用!
神济昌华全球首创针对渐冻症基因治疗药物获美国FDA 临床研究许可
爱萨尔生物干细胞治疗膝骨关节炎项目落地海南博鳌乐城,开启临床应用新篇章
10亿美元!一家体内细胞治疗公司被收购国产CAR-T药物从浦东首次成功“出海”,打通堵点助力上海细胞治疗产业国际化
国内首款CIK细胞疗法商业化在即!永泰生物实体瘤细胞疗法拟纳入优先审评
饶毅创建的基因治疗公司华毅乐健首款AAV基因药物正式启动III期临床总投资10亿元,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米,聚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生物医药CXO等方向,国内一生物技术产业园项目开工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