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试用企业版

花瓣生物:首款国产琼脂糖注射凝胶已进入临床,临床初步反馈稳定

花瓣生物

2025年开年,医美注射填充领域迎来重要进展:

 

1月20日,国内首个琼脂糖注射填充剂Algeness VL正式获批。6天后,国产产品也迎来重大进展,专注琼脂糖材料研发的上海花瓣生物(下文简称花瓣生物)宣布完成数千万元首轮融资,其自主研发的“安柔美”琼脂糖注射凝胶(AG15)也同步进入了临床注册阶段。


安柔美_副本11.png


花瓣生物是国内极少数专注于琼脂糖材料创新形态与医学应用的创新企业,由贝融生物、辽宁德玛、武汉熙瑞颜共同出资,于2023年成立。

 

花瓣生物创始人兼CEO刘艳冬介绍,从目前的初步反馈来看,产品在注射顺滑性、患者满意度、安全性方面表现非常稳定,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未发生组织排异或移位等情况。


与玻尿酸差异化互补


琼脂糖并非医疗界新面孔。这种从海藻中提取的天然多糖,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调控的凝胶特性,以及更低的免疫刺激风险,在科研、食品、制药等领域已经广泛使用,其安全性已有充分验证。

随着产业对其研究的逐步深入,琼脂糖的安全性、形态稳定性和代谢可控性特质在医美填充领域也展现出了巨大价值。

 

面部填充作为当下火热的面部抗衰方式,通过对面部进行填充,以改善面部轮廓、提高面部美观度,常见填充材料如玻尿酸、胶原蛋白、再生类等材料。安全性、自然度、持久性和价格(可量产),则是影响各类填充材料市场占有率的主要因素。


“在医美材料的发展中,玻尿酸、PLLA(聚左旋乳酸)、PCL(聚己内酯)等传统产品已形成一定市场格局。但在‘安全性、稳定性、材料结构可控性’等核心维度上,仍然有可以突破的空间。”花瓣生物坚信,琼脂糖材料便是实现这一突破的天选材料,能为行业带来新的安全标准和治疗体验。


随着厂商扩容、消费升级和市场教育的推进,求美者的关注重点逐渐从“价格”转向“效果”,对材料与适应症的匹配性要求显著提升。这一消费者趋势也使得琼脂糖这类能更有效解决差异化适应症的材料,有了发展机会。

 

与传统填充物相比,琼脂糖的形态稳定性更高,不易吸水膨胀,结构清晰可控,这使得它在一些需要形态支撑但又不能有膨胀风险的部位,能作为填充的一个新选择。此外,琼脂糖因其物理降解特性,在体内的代谢路径更倾向于自然物理分解,不依赖特定酶解,这也为长期使用的可预测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刘艳冬强调:“琼脂糖在安全性、结构可控性等维度为行业提供了新的突破方向,但其并非是对现有材料的替代,而是形成差异化互补,以满足市场对不同治疗需求、不同治疗周期的多元选择。”


琼脂糖凝胶因其可调节的软硬度、力学性能而区别于其他材料,可以获得不同的生物学结果,通过浓度、分子量和制剂配方,可以制备出不同效果的医学产品。例如,琼脂糖凝胶的浓度与其硬度成正比,低浓度下性质较软,适用于软性填充市场,高浓度下则较硬,可满足骨相填充的需求。


具有特定浓度的琼脂糖凝胶产品AG15便是花瓣生物通过精准调整琼脂糖的浓度、分子结构和成型方式,并经过大量评估与前期实验后的成果。


临床试验反馈稳定,正在探索更多适应症


作为全球第二款、国内首个原研琼脂糖注射剂,AG15主要面向面部、颈部、手部等软组织皱纹填充需求。其临床试验于2月19日正式启动。该临床试验主要围绕颈纹这一适应症展开,同时观察产品在不同注射层次、不同代谢人群中的表现。


从当前临床使用与实验反馈来看,AG15效果可维持6个月以上,在安全性、自然度和长效性方面表现稳定,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也未有组织排异或移位等情况发生。


特定浓度的琼脂糖,既具备了较好的可注射性,也拥有较强的组织支撑力,在软组织层次的表现尤为理想;从临床实际应用角度考虑,特定浓度的琼脂糖凝胶产品AG15在面中区域、轮廓修饰以及部分浅层填充中表现都很均衡,非常适合作为首款进入市场的“多适应症”型产品。


立足更远视角,这一“多适应症”型产品可以更快获得医生的使用反馈,也能为花瓣生物后续高浓度产品在更深层或更持久治疗场景中的拓展打下基础。此外,花瓣生物还会拓展更多适应症研究,并同步推进产品注册与商业化节奏。


为了进一步加速产品商业化进程,花瓣生物与联合丽格(北京)医疗美容投资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琼脂糖凝胶在面部注射领域的创新研发、临床应用及市场化推广展开深度合作,致力于推动医美行业技术升级与生态可持续发展。首阶段目标聚焦于开发兼具“即时效果”与“长效安全”的全新琼脂糖凝胶注射剂,通过安全稳定的植入,实现更自然的美型效果。此次合作的达成,标志着花瓣生物在市场化布局中迈出了坚实一步,也为未来琼脂糖材料的临床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

突破三大关键壁垒,致力走向全球


良好的材料特性,使琼脂糖成为医美领域中一种理想的生物填充剂。琼脂糖也因此被行业人士认为,有望成为下一代注射填充材料的新标杆。


但高预期并未催生研发热潮。当前,全球范围内持续投入研发琼脂糖的企业非常有限。刘艳冬将这一现象归因于三大产业化瓶颈:


首先是工艺创新门槛高。琼脂糖的分子结构稳定性强,但流动性差,要想实现“可注射性”,必须通过配方和工艺的高度创新来调控其流变性能。


其次,当前的琼脂糖产业链尚不成熟,原料控制、加工方式及产品稳定性评估均缺乏标准化,企业需自主建立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导致研发周期延长、成本增高。


第三,琼脂糖新材料的市场教育不足。医美市场对新材料接受度存在滞后性,这对企业的市场教育能力和产品转化能力也是考验,需联合机构开展大规模医师培训,重构注射手法与效果评估标准。


作为注射医美的先行者,花瓣生物也在不断通过自身努力,来解决琼脂糖产业化面临的困境花瓣生物基于琼脂糖材料可作为基质材料的特性,正在探索琼脂糖与其他生物材料(如HA、胶原蛋白、复合微球等)的协同效应,通过多种材料特性的互补,提升填充剂的柔韧性、支撑力和组织再生能力。尤其是在柔性填充和组织修复领域,琼脂糖的稳定性与HA的保湿性、胶原蛋白的生物相容性相结合,能够实现更持久和自然的填充效果。


此外,花瓣生物还在研究琼脂糖与羟基磷灰石(HA)、PLLA(聚左旋乳酸)和PCL(聚己内酯)等材料的组合方案,旨在平衡注射性、支撑性及组织修复能力。尤其是琼脂糖与羟基磷灰石的协同应用,可在增强填充支撑力的同时,进一步促进钙源诱导下的组织修复,适用于轮廓支撑及骨感塑形。


未来三年,花瓣生物将不断完善琼脂糖与HA填充剂、胶原蛋白等复合配方的应用场景复合配方的应用场景,推动“安柔美”在更多细分领域中的临床验证与市场推广,进一步提升琼脂糖材料的市场占有率及品牌影响力。

<END>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综合评分:0

收藏

我的评分: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 暂无评论

对摩熵医药数据库感兴趣,可以免费体验产品
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摩熵数科开放平台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

    你们是怎么收费的呢

    可以试用吗

    试用期限是多久

    我已经申请,什么时候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