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君实生物自主研发的特异性抗白细胞介素(IL)-17A单克隆抗体JS005最新研究成果全文发表在皮肤科国际优秀期刊《皮肤性病学学报》(Acta Dermato-Venereologica)上。此次发表数据来自JS005的两项临床研究,其中一项是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李爱民主任开展的评估JS005在健康受试者中的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PK)特征的I期研究;另一项是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建中教授牵头开展的JS005用于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PsO)患者的Ib/II期临床研究。研究结果显示,JS005用于治疗中重度PsO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同时在健康受试者和PsO患者中安全性良好,有望为中国PsO患者提供一种有潜力的治疗新选择。
JS005在健康受试者和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中均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此外,JS005的暴露量的增加与剂量呈线性关系。
II期研究结果显示,第12周时,JS005治疗组达到PASI 75(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较基线至少改善75%)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安慰剂组(JS005 150mg vs. JS005 300mg vs. 安慰剂:95.8% vs 89.4% vs. 8.3%;P均<0.0001)。
本文的通讯作者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建中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李爱民主任,第一作者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蔡林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I期临床试验研究室刘会臣主任。

图片来源:期刊官网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全球患病率约为1%至8%,其中斑块状银屑病最常见。银屑病患者面临沉重的生理、心理和经济的多重负担,重度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平均预期寿命减少约4-5年;部分中重度患者对标准系统疗法和光疗应答不足,临床亟需疗效更优、经济可及性更好的新型疗法。
IL-17A是一种由辅助T细胞和其他先天/适应性免疫细胞产生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在银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JS005是君实生物自主研发的拥有独特专利的抗体互补决定区(CDR)序列的特异性抗IL-17A单克隆抗体,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其具有高生物利用度和低免疫原性的特性。此前,JS005用于治疗中重度PsO患者的Ib/II期临床研究结果已在2023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年会上公布(点击查看相关报道),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疗效。此次报道了JS005在健康受试者(研究1)和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研究2)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PK和初步疗效。
该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单次给药剂量递增的I期临床研究(NCT04220073),旨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评估JS005共计5个剂量组(15 mg, 60 mg, 150 mg, 300 mg和600 mg)的安全性和PK特征,每个剂量组8例患者,随机接受JS005 (n = 6) 或安慰剂 (n = 2) 腹部单次皮下注射治疗。
研究采用哨兵给药策略,每个剂量组首先入组2例患者(随机至JS005和安慰剂组各1例),如果在3天的随访期间内没有发生剂量限制事件(DLE),则继续入组其余6例患者并进行随机化(JS005组5例,安慰剂组1例)。低剂量组的所有患者完成至少14天随访且无DLE发生,则启动下一剂量组;否则,随访周期将延长至84天。如果JS005治疗组≤2/6例患者发生DLE,则启动下一剂量组,否则,前一剂量组可确定为最大耐受剂量(MTD)。
该研究共入组40例中国健康受试者,随机接受JS005(n=30)或安慰剂(n=10)治疗,JS005各剂量组均展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理想的PK特征:
JS005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发生率与安慰剂相当(83.3% vs. 80.0%),未发生任何≥3级TEAE;治疗相关的TEAE发生率与剂量水平无关。
各剂量组均无DLE事件发生,MTD尚未达到,600 mg为最大剂量。
PK特征:在15 mg - 600 mg范围内,JS005的体内暴露量(Cmax、AUC0-t和AUC0-∞)随剂量线性增加。
研究设计
该研究是一项Ib/II期临床研究(NCT05344248),研究分为两部分,Ib期为剂量递增阶段,II期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研究纳入18-75岁、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12、临床医生整体评估(PGA)评分≥3、且受斑块状银屑病影响的体表面积 (BSA) ≥10%的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
Ib期剂量递增阶段将评估JS005共计4个剂量组(60 mg, 150 mg, 300 mg和600 mg)腹部皮下注射治疗,各剂量组患者随机(3:1)接受JS005或安慰剂治疗,从第0周至第4周每周接受一次(QW)治疗,从第5周至第12周每4周接受一次(Q4W)治疗。Ib期的主要终点为安全性,次要终点包括PK特征等。
II期共选择JS005两个剂量水平进行评估,患者随机(1:1:1)接受JS005 150 mg, 300 mg或安慰剂治疗,第0周至第4周QW治疗,第5周至第12周Q4W治疗。主要终点为第12周时达到PASI 75的患者比例,次要终点包括第16周和第20周时达到PASI 75的患者比例、达到PASI 90(PASI较基线至少改善90%)的患者比例、PGA评分达到0或1分的患者比例、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达到0或1分的患者比例、以及安全性等。

图1. 研究2的研究设计
研究结果
Ib期共入组40例患者,其中60 mg和600 mg剂量组各8例患者,150 mg和300 mg剂量组各12例患者,各组间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基线疾病特征基本均衡。JS005 60 mg,150 mg, 300 mg, 600 mg各剂量组和安慰剂组的TEAE发生率分别为83.3% (5/6), 100% (9/9), 77.8% (7/9), 66.7% (4/6) 和60.0% (6/10),大部分为1-2级。
II期共入组143例患者,随机分配至JS005 150 mg组(n=48)、JS005 300 mg组(n=47)或安慰剂组(n=48),各组间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基线疾病特征基本均衡。平均年龄为39.8岁,男性占比76.2%,PASI平均评分为23-25之间,BSA平均值为33-37%。
结果显示:
JS005深度缓解临床症状
第12周时,JS005治疗组较安慰剂组达到PASI 75的患者比例显著更高,JS005 150 mg组vs. 300 mg组vs.安慰剂组分别为95.8% vs. 89.4% vs. 8.3%,P均<0.0001;JS005治疗组达到PASI 90的患者比例也显著更高,各组分别为77.1% vs. 74.5% vs. 4.2%,P均<0.0001;达到PASI 100的患者比例分别为47.9% vs. 34.0% vs. 0%,P均<0.0001。缓解率与其他同类产品相似或数值上更优。

图2:研究2的II期部分20周内各治疗组达到PASI 75(左)和PASI 90(右)的患者比例
此外,第12周时,JS005治疗组达到PGA 0/1的患者比例也显著更高,JS005 150 mg组vs. 300 mg组 vs. 安慰剂组分别为89.6% vs. 83% vs. 10.4%,P均<0.0001。
JS005治疗快速起效
超过50%的患者治疗4周时即达到PASI 75。
安全性方面,总体不良反应可耐受
研究2和研究1的安全性特征总体相似,研究2的II期部分中,JS005 150 mg组、300 mg组 和安慰剂组的TEAE发生率相似,分别为62.5% (30/48) vs. 63.8% (30/47) vs. 64.6% (31/48),且均为1-2级。未报告任何因TEAE导致患者退出研究或停药,无严重不良事件或死亡事件发生。
JS005组常见TEAE包括(发生率≥5%):高尿酸血症(12.6%)、高脂血症(8.4%)、高甘油三酯血症(6.3%)和血尿酸水平升高(5.3%)。
本研究中观察到较高的血液学检查异常(如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能与高尿酸血症的地区流行病学特征有关。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存在地区差异,广东省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显著更高,可能与当地的高嘌呤饮食习惯有关。JS005的II期研究中,6/13例高尿酸血症患者来自广东省。
此外,抗IL-17单抗可能会增加患者念珠菌感染的风险,值得一提的是,JS005的研究中未报道念珠菌感染相关AE。
综上,JS005可有效缓解慢性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患者的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并且耐受性良好,初步支持JS005作为该类患者潜在的治疗选择。
目前 JS005用于成人中重度慢性斑块状银屑病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I期临床研究(NCT05975268)已完成患者招募,期待早日公布数据,为患者带来治疗新选择。此外,一项在成年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中评估JS005的初步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期临床研究正在招募患者中(点击查看相关报道),有望为更多患者带来临床获益。
Cai L, Liu H, Mu Z, et al. Safety, Pharmacokinetics, and Efficiency of JS005, a Novel Anti-interleukin-17A Monoclonal Antibody, in Healthy Chinese Adults and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Psoriasis. Acta Derm Venereol. 2025 Mar 26;105:adv41105.


声明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