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9日下午,由触界生物主办的2025第六届ADC药物开发大会 · 会前闭门会在苏州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由徕博科Labcorp冠名支持。本次闭门会主题为:ADC药企出海:从“内卷”到“破局”的全球视野。
特邀MNC、Biotech、Biopharma药企、麦肯锡咨询、投资方等行业创始人高管、CTO、CSO、合伙人齐聚,共话ADC药企在内卷形势下如何加速出海进程,走向国际,迈向全球化!
演讲嘉宾:周希,全球董事合伙人&中国医疗创新联席负责人,麦肯锡
演讲主题:Rewiring bridge to innovation 中国创新全球化之路
周希分享了中国创新药出海的全球化之路与近些年中国创新药企的研发趋势,目前中国在创新Biotech的管线方面的投资整体上是不断增长的,但是趋势趋于平缓。揭示了国内的技术平台包括ADC、双抗、多抗等管线已经在全球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吸引众多海外大外企的关注,并更希望接触早期创新阶段的Biotech,在目前融资难的客观环境下以及国内多重内卷形势下,海外大外企将更加看重创新药企的产品质量,更高质量和更加差异化的管线产品才能博得海外大外企的更多关注。
演讲嘉宾:毕吕存,中国生物分析与亚太LCMS实验室负责人&执行总监,徕博科
演讲主题:ADC创新药出海对生物分析的科学和法规要求
Luke分享了聚焦于ADC药物出海的生物分析科学与法规要求及ADC生物分析的关键考虑因素,包括策略制定、科学完整性、法规合规性,以及如何通过正确的方法解决ADC分析中的挑战。通过介绍DAR(药物抗体比)不敏感ADC分析方法的开发,以及抗药物抗体(ADA)检测和免疫原性评估的策略,展示了如何优化ADC分析方法,确保其在不同DAR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并强调了全球实验室网络的协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演讲嘉宾:张江全,中国非临床业务负责人,徕博科
演讲主题: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非临床安全性
Andy介绍了ADC的非临床安全性研究、ADC的历史、作用机制、研究热点、法规要求、临床毒性及挑战。通过阐述ADC的非临床研究流程,如靶点表达、亲和力、药理学、毒性研究等,展示了ADC在动物实验中的毒性表现,强调了动物种属选择、剂量水平、复杂药代动力学和免疫原性等关键问题,并探讨了下一代ADC的发展方向,包括更强大的载荷、更高的靶向选择性和多功能ADC等。
圆桌讨论1:
ADC产品如何实现差异化开发,临床早期及临床阶段关键考量?
1、出海Biotech如何做好ADC药物的差异化布局?(新靶点、新适应症?)
2、双抗ADC、PDC、RDC等XDC的差异化开发难点?
3、ADC药物在临床阶段面临的挑战与选择正确的CXO作为合作伙伴助力ADC产品出海的重要性
圆桌讨论2:
内卷模式下创新药企出海如何破局?
1、MNC选择中国Biotech合作的关键考量要素?
2、Biotech如何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及商业化之路(自研、共同开发、License Out、Newco等创新模式)
3、中国Biotech应该如何做好中美双报或单一地点申报的规划?
总结致辞嘉宾:金凡,副总裁&中心实验室业务亚太区总经理,徕博科
徕博科Labcorp(纽交所代码 LH)是知名的全球创新与综合实验室服务品牌,总部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伯灵顿,在全球拥有超过67,000 名员工,服务的客户遍布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2024全年营业收入130.1亿美元。
徕博科主营业务包括诊断服务和生物制药实验室服务两大板块,其中生物制药实验室服务致力于为新药研发提供从非临床到临床的全面实验室支持。2023年,徕博科支持了美国FDA批准的84%的新药和治疗产品,为全球患者开展了超过6亿次检测。
徕博科已服务中国市场26年,公司先后在上海建立了早期研发实验室、中心实验空和生物分析实验室,在苏州成立了医药研发创新基地。此外,结合徕博科在新加坡建立的中心实验室和生物分析实验室,以及在日本建立的中心实验室,公司多年来支持了大量跨国药企在中国地区开展的临床试验,以及由中国创新药企主导开展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和新药申报。
<END>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