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试用企业版

【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医疗案例】多学科团队协同作战,让转移性肝癌患者重获生机

肝癌 结直肠癌

近日,我院多学科团队协同作战,成功为一位结直肠癌肝多发转移患者行肝切除手术,术中切除及消融29枚病灶,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几个月前,患者吴先生(化名)因排便异常到外院就诊,检查发现结肠长有肿瘤,肝脏已出现多发转移,进行标准一线化疗和靶向治疗后,肿瘤并未得到控制。于是其慕名前来我院就诊。


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刘景丰教授接诊后,立即组织多学科讨论,肝胆胰外科、大肠外科、肿瘤内科、影像科、介入科、超声科、放疗科、病理科等相关科室的专家团队共同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专家团队认为患者肝转移负荷重,肝转移治疗的效果直接决定了其生存时间,决定为其采取“肝脏优先”的总体治疗策略。吴先生经过4个周期的二线全身治疗后,肝内病灶较前略有退缩。


此时刘景丰教授再次组织MDT讨论,认为要抓住这个时间窗口给予局部治疗。患者肝脏内有大大小小的转移瘤二十余枚,大的肿瘤近5厘米,有些转移瘤甚至藏匿于第二肝门、尾状叶等危险区域,为外科医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同时,经过前期化疗后,个别小病灶甚至在影像学上已经消失不见,如何在术中准确全面的去除所有转移灶成为治疗的关键。刘景丰教授团队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术前采用肝脏特异性造影剂MR检查、三维可视化成像体积计算、肝功能储备试验;术中采取荧光显像、超声造影全肝探查,手术切除联合术中消融,术后为患者行灌注化疗。



多学科、多维度、多手段、多工序的围手术期操作不仅保证了手术的彻底性,而且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肝脏功能的最大化保留,为患者术后的辅助治疗提供支持。目前患者已成功施行一期肝切除手术,术中共计切除及消融29枚病灶,计划将于近期二期切除结肠原发肿瘤。


张辉主任医师介绍,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在全身恶性肿瘤中位于第2位,死亡率位于第5位,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容易转移的脏器,约50%的结直肠癌病人会出现肝转移。结直肠癌肝转移并非不治之症,肝切除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获得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位总生存可达50个月左右,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1%、63%和45%,而不可切除患者中位总生存显著降低、仅12个月左右,预后极差。事实上,初诊时仅20%的结直肠癌肝转移适合手术切除, 剩余80%的患者初始无法切除。因此如何通过综合治疗,使初始不可切除患者转化为适合切除,是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长期生存的关键。


刘景丰教授表示,目前肝转移的数目和位置已不再是手术的禁忌,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曾成功进行过五十余枚肝转移灶的切除,但如何把握手术时机、如何在精准切除肿瘤的同时又保存足够的正常残肝组织,应该是治疗团队尤为关注的问题。对肝脏多发转移瘤的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需注重多学科协同作战,手术切除联合术中消融甚至围手术期放疗往往比单纯手术切除更加高效及微创。


近年来,我院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在刘景丰教授的带领下,依托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平台,始终秉持以技术创新推动规范化治疗与个体化治疗的融合,进而推动理念创新与技术革新,最大限度发挥我院肿瘤综合治疗的优势,已成为我省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领域的引领者。



专家简介


刘景丰

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导,专技二级,A类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福建省劳动模范、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福建省优秀人才、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福建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福建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福建省肝胆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医院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主任。



张辉

主任医师,福建省肿瘤医院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执行主任,肝胆胰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肿瘤临床医学院外科教研室副主任。长期从事肝胆胰肿瘤外科诊疗工作,尤其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微创肝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切除等方面具有丰富临床实践。
















供稿 | 许少华 张辉

编排 | 傅梦颖 林桂华



<END>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综合评分:0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