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试用企业版

47家店收入843亿,山姆也没想到自己在中国这么火

山姆

????本周福利:回复【3】领取大佬礼包

王兴、张一鸣、黄峥、张小龙、雷军

全网有关他们最好的25篇文章



今天这篇文章,主要聊两家有点相似的企业:盒马鲜生和山姆。


从结果上来看,盒马既没有成为山姆,也没有真正意义上打败过山姆。


那山姆在中国成功的背后,究竟有哪些秘密?


如果你是创业者,推荐你学习《创业复盘实战营》,5天实战,掌握创业高手的四大模型,业务+融资+股权+调研,全方位提升。


现在入学仅「????4.9元」,名额有限,你可以在文末点击领取


来源 | 于冬琪商业笔记

作者 | 冬琪 Vicky 陶程



今天这篇文章,主要聊两家有点相似的企业:盒马鲜生和山姆。


2022年时,盒马全国300多家店,全国约450亿营收;山姆只有42家店,但营收是660多亿。


山姆这660多亿营收里,线上的订单,大约占一半。


如果单独看线上零售的部分, 2022 年- 2023 年间山姆线上的销售额,也接近了 400 亿。


其超过了京东买菜、扑扑超市和美团买菜。


不过据说,就连美国山姆和美国沃尔玛,也不能理解中国山姆为什么这么成功。


有一段时间,盒马曾经非常明确地把山姆,看作自己的竞争对手,还搞了一个“移山价”,来吸引山姆的会员。


从结果上来看,盒马既没有成为山姆,也没有真正意义上打败过山姆。


那山姆在中国成功的背后,究竟有哪些秘密?


关于这个课题,于冬琪老师团队最近花了几个月,专门做了研究,我们今天就来看看于老师的解读。 


以下正文:


盒马的未来,变得扑朔迷离。


几个月前,盒马CEO侯毅退休了。


作为盒马的创始人,在过去9年,侯毅做了大量的创新尝试,密集推出了12种零售业态。


这其中有仍在发展的业态,比如主力业务盒马鲜生已经开出了300多家门店。


而更多的业态,发展并不顺利,最典型的就是盒马X会员店。


侯毅一度对盒马X会员店寄予厚望。


他曾公开谈到:“盒马X会员店,是中国第一家对标Costco和山姆会员店的项目。”


去年8月份,盒马鲜生和盒马X会员店还针对山姆打起了价格战,推出了“移山价”(热销品以低价销售)。


甚至还曾推出盒马X会员店大巴,直接在山姆会员店接人去盒马购物。


不管是移山价这个名字、还是大巴,盒马的针对性不言而喻。


只不过,不到5年,盒马就叫停了会员收费模式,表示未来盒马鲜生不再接受会员续费。


有意思的是,这个决策近期在盒马内部又开始摇摆,准备在这个月恢复会员制。


侯毅也曾公开说,盒马跟山姆、Costco的竞争,并不是会员店之间的竞争,而是盒马全业态与他们的竞争。


因为面向的是同一客户群——中产以上的消费群体。


那么,同样是推出高品质的商品,希望服务好中产,过去几年,盒马绝大部分业态都以失败告终,不断关店、清退供应商。


而与此同时,山姆却在不断的扩张,会员数早就超过了400万,现在还在保持着每年新开6-7家店的速度。


限制着山姆更快发展的,似乎只有开店的速度。


甚至于,各个地区的中产们,都在期待着山姆的到来——南通的山姆,如今几乎成为了苏中的一个热门景点。


20年前,是深圳人周末去香港购物。


现在反过来了,大量香港人到周末,会涌入深圳的山姆。


过去40年,我们习惯了“强龙干不过地头蛇”,我们常常看到一家家海外零售品牌、海外互联网公司,被中国本土品牌打出中国。


但为什么山姆却活了下来,还活得很好?


为什么中国本土的“新零售开创者”盒马却这么快就输给了外来的山姆呢?


在聊了十多位盒马和山姆和相关产业链的朋友之后,我们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本文将会以这样的结构展现:


1. 同样服务于中产群体,为什么山姆的会员店扩张、盒马收缩?

2. 山姆如何做到真正的商品力?

3. 盒马也想做商品力,为什么没做到?

4. 山姆商品力的来源:用做消费品的方式做零售

5. 为什么盒马不能复制山姆的商品力?

6. 山姆模式的成功逻辑是什么?

7. 为什么山姆会在一开始走上这样的模式,而盒马没有?


01

同样服务于中产群体,

为什么山姆的会员店扩张、盒马收缩?


在中国开商超,必须买会员才能进,其实是个反常现象。


你想呀,商超租了场地,就相当于为客流花了钱,支付了获客成本。


要想挣回地租,肯定是尽可能想尽办法,吸引所有人进来。


正常做商超,不光不需要你办会员,甚至于,还应该经常做特价促销。


这也是我们看到的绝大部分商超的做法。


山姆,却偏偏选择了只有会员才能进的模式。


不光如此,它还把门店主要开在了离中产群体很远的郊区,大家还得专门找个时间,开着车才能去采购。


即便如此,我身边很多朋友还是心甘情愿掏这个成本。


就比如我自己吧,作为一个典型的中国中产家庭,一直在续费山姆的年度会员,周末有空时,一家人也会一起去线下逛山姆。


我对山姆的感知是,山姆的商品普遍很好吃。


尤其是第一次吃瑞士卷、麻薯面包、烤鸡、烤猪肘时,让我感到很惊喜。


而且,居然还很便宜。


虽然我去山姆是奔着瑞士卷去的,但其他的蛋糕、开心果、西瓜和预制菜,都可以闭眼买。


当然,每个人对食品的口味判断不一样。如果看网上评论,也总会有评价翻车的。


但总体来说,如果是山姆出品,我至少愿意给个机会尝试。


预期就是哪怕翻车,也不会太严重。


对比之下,我也联想到了我在盒马的消费体验。


盒马也有让我觉得很惊喜的商品,比如我很爱吃盒马的醉蟹。


但几次惊喜之后,总会来一两次惊吓。


就像我最早知道盒马,是因为盒马的海鲜好,有巴掌大的螃蟹、脸大的龙虾,还都不贵。


把龙虾拎到脑袋边上,拍照发朋友圈,是真的很壮观。第一眼看到这么大的龙虾这么便宜,也是真的很惊喜。


但是,这个龙虾最好是买回家自己做,不能让盒马加工。


只要让盒马一加工,就完了。


不知道品相那么好的龙虾,为什么盒马就能加工成蟹棒的味道。


试了一次,特别失望。


后来,我本着调研的精神又试了一次,还是很失望。


于是,前面几次惊喜所积累的品牌好感度就瞬间清零。


此后好几年,都再也没有去过盒马。


这在心理学里面,其实可以用人类进化的情绪适应性来解释:


无论结果是好是坏,意外情况(惊喜和惊吓),都会给人带来更大的愉悦/焦虑/恐惧的感受。


由于结果偏离预期,我们通常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理解意外情况的意义。


这样就延长了情感的适应过程,得到更持久的情感体验。


也就是说,惊喜和惊吓会比符合预期,更大程度上影响我们对一个品牌的感受。


当我对盒马的惊吓积累得多了,盒马在我心中的品牌印象,就很难再像山姆那么好起来。


后来,我也去专门问了一位山姆工作的朋友:


“你觉得为什么山姆能吸引大量的中产群体为它的会员买单?”


他总结得很精辟:


中产消费者愿意提前买会员、甚至是专门开车去,核心就是因为山姆的“商品力”。


那什么是山姆的商品力呢?


简单说起来就是——要么有别的地方买不到的好品质,要么有同样品质下,别的地方买不到的好价格。


如果展开来说的话:


第一,山姆比盒马等其他的渠道的商品品质显著更好。


如果只是比其他渠道品质稍微好一点,作用也不大。


必须好到消费者能强烈的感知到、有惊喜,才会让消费者决定办会员。


很多朋友会跟我说,当ta第一次吃到山姆的瑞士卷时,觉得山姆的瑞士卷好吃。


吃到山姆的麻薯面包时,也觉得山姆的麻薯面包好吃。


当这种惊喜的购物体验发生的次数足够多,才建立起了对山姆这样的印象——山姆的商品普遍很好吃。


实际上,要建立起这样的期望很难,破坏起来却很容易。


当山姆能做到,一部分商品让消费者感知到惊喜,同时绝大部分商品不会让消费者失望时,它就给我们建立起了这样的消费者预期——


相比于更高频让消费者失望的盒马,山姆的商品品质普遍更高。


第二,哪怕是同样品质的商品,山姆的价格也普遍比多数渠道更低。


此前在买洗衣液的时候,周围的朋友会告诉我,如果你买洗衣液的日常品牌,比如威露士,山姆平时会比天猫、京东、淘宝都便宜,相当于这些平台大促时的价格。


此前也在晚点的文章里看到,在他们随机抽样15款山姆日化、数码、电器标品,和京东、天猫、拼多多三大电商平台对比价格之后,他们发现:


在中产消费的一些品类和款式里面,山姆已经有了规模优势,甚至连日化、电器等品类价格大多都低于天猫和京东。


总而言之,山姆和盒马所服务的中产群体,在人群中有着更高的购物要求。


商品力(别的地方买不到的好品质、或者同样品质下,别的地方买不到的好价格),是赢得他们选择的必要条件。


现在看来,山姆做到了这一点,而盒马则还在探索的路上。


02

山姆如何做到真正的商品力?


其实,按照正常零售的逻辑,如果消费者要好的商品品质,就得靠高成本来实现——毕竟,不管是更好的配料、还是更好的工艺,都意味着成本的增加。


品质高和价格低通常很难同时做到。


但是,山姆不仅维持了高品质,还真的把价格长期打下来了。


我们能看到,当盒马发起“移山价”后,山姆的很多商品也降了价。


但其实,早在盒马打“移山价”之前,山姆就对多个网红单品做了降价。比如原味麻薯面包24个从35.8元降到了29.8元,原味伯爵瑞士卷从68元降到了59.8元。


今年初,山姆中国首席采购官张青接受采访时曾说到:“过去12个月,山姆投资近10亿元成本重新投资到商品价格上,让几十款会员日常购买的商品实现了长期价格下调。”


那么,山姆是如何做到能实现长期价格下调的呢?


其实,健康的低价格从不会是左手倒右手,而只能来自于对整个产业链的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


山姆的模式,就是在消费者、山姆和供应商的全链条上都降低了成本。


这样,才能让消费者少花钱的同时,山姆和供应商还都能挣钱。


怎么实现的呢?


首先,会员制提升了消费者的客单价和复购,从而降低了单次购买支付的获客成本。


山姆这么多年积累出来的商品力,在中产群体中形成了稳定的口碑。


消费者有了足够明确的预期,才会愿意提前交几百块钱的会员费。


当山姆有了会员费的可观收入,自然会减少对单个商品赚取利润的需求,因此就能降低商品价格,这是会员实实在在能感受到的。


对于会员们,这些商品价格更低,常常是最划算的购买渠道,自然会大幅提升在山姆的购买频率。


会员们也难免会有“我交了会员费,多买才更值”的心态。


这些都降低了山姆为消费者单次购买所支付的的获客成本。


其次,聚焦中产人群,相比于大众产品有了更多成本节省的空间。


在大众产品中,总有一些成本,是你的目标用户并不需要的,只要去掉这些成本,效率就能大大提升。


在降低运营成本上,山姆几乎调整了每个影响成本的环节。


目标的中产家庭大多有车,于是山姆选址大多在郊区,使得店租的成本大幅降低。


中产们不像大爷大妈们,有那么多的时间和耐心仔细挑选生鲜,于是山姆可以不提供“由消费者挑选、现场称重”的商品。所有的商品都标准化预包装,于是省掉了在商场包装与称重的人力成本。


由于希望服务的都是会员家庭,山姆可以只提供大包装,降低了商品的包装成本。


(虽然也常常会有消费者抱怨山姆的包装太大,但这些更小的家庭并不是山姆的主要目标用户,哪怕抱怨,山姆也会倾向于不去响应——这些小家庭可以自己分装,也可以冻起来慢慢吃。)


这些降低的成本,一部分变成山姆给供应商可分配的利润,一部分就变成了给消费者的好价格。


最后,单款商品销量大而稳定,摊薄了供应商的固定成本、降低了其生产成本。


在供应商报价时,是要算销量摊薄的固定成本的。


“我的产线运转一个月的成本是多少钱,如果一个月卖1万件商品,那这个成本就要分摊在1万件商品上。


但如果一个月能卖10万件,这个成本分摊到每件商品,就只有此前的十分之一。”


而且,当销量大而稳定时,供应商们也更敢在产线上投资。


采购更好的设备、更自动化,会带来生产成本的进一步降低。


而通过稳定的大销量,分摊更低的固定成本、和在生产效率上的持续投资,才是降低生产成本的正途。


山姆也会和供应商一起在产线上共同投资。


比如山姆复购率极高的蛋黄酥。


2022年底从49.8元降至42.8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山姆和供应商定制产线,用机械手操作替代了此前的手工涂抹蛋液,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那么,为什么供应商在山姆能有大而稳定的销量呢?


一方面,山姆能基于对中产人群的需求洞察做出爆款,同时能做到极简SKU,使得供应商每款商品的销量都很大。


相比于传统零售商,山姆的SKU并不多,每个品类几乎只有一种商品可以选择。


上架新品时,如果过往有重合商品,就会下架掉老商品,从而确保只有一款商品能满足会员对应的需求。


比如黑芝麻汤圆,其他超市可能会有十多种商品可供挑选。但在山姆,一种口味的汤圆只会有一个SKU,如果出现同样品牌的2个SKU,那口味一定有差异。


再比如山姆的牙膏,也只会保证每个主要的功能只有一款牙膏,绝不会给你多个选择。


所以,当消费者有具体需求时,会发现山姆只有唯一一个选择——这是山姆判断对消费者最好的选择。


选择更少,自然就为单款商品带来了更高的销量。


另一方面,供应商在山姆的商品销量预期也会更稳定。


在上新品时,山姆采购就能基于过往的商品数据准确预测销量(后面再具体解释原因)。


03

盒马也想做商品力,

为什么没做到?


山姆通过模式设计实现了商品力,而盒马一直以来,也尝试过形成这种能力,

只不过并不成功。


在“移山价”(去年8月)前后,盒马要么只做到了“高质”、要么只做到了“低价”。


没能像山姆一样,实现全局效率的提升。


在移山价之前,盒马追求品质,但没能控制住价格。


那时候,盒马的使命是“鲜美生活”。


采购选品要求是,要有自己的调性,“不能low”。


所以要求供应商为盒马定制一些特别的单品,比如别的零售渠道卖的是猪肉,那盒马一定要卖黑毛猪。


但谁都知道,品质是要花钱买的嘛。


好品质需要好配料作为保障,配料一好,成本就上去了。


成本上去了,价格就很难下来了。


光有品质没有好价格,自然打不过山姆。


那最好能像山姆一样,不仅保证品质,还能把价格打下去。


甚至能比山姆在同等品质下价格更低。


因此,推出移山价后,盒马不断对标山姆的商品,试图把价格打下去。


低价还想保证品质,能怎么办呢?


当低价并不来自于整体效率提升带来的成本降低时,羊毛总要有个出处。


盒马就用了很多零售企业的常规做法,从压缩供应商利润上想办法。


于是,盒马在移山价时期的主要策略是不断寻求价格更低的供应商。


在盒马采购谈供应商的过程中,盒马采购会当场拆解商品的成本,甚至会从“供应商的工厂如何在供应链压缩成本”的角度来提建议。


哪怕合作敲定了,他们还是会不定期去工厂。


如果发现供应链还有成本可以优化的地方,就会再来谈判。


“盒马采购的首要目的是要找到质量不差、成本低的商品,本质上,是在争取商品定价权。”


但是,供应商的利润被压缩,又难免在品质上产生影响。


本来,盒马也有严格的质检流程。


一位盒马的前员工,曾经自豪的跟我说:盒马收到的鱼,不只收货时会看活不活。还怕鱼活力不够,卖给消费者之前到盒马自己的中间仓里养几天,最后还能活蹦乱跳的,才是能卖给消费者的好鱼。


但是,架不住盒马发展太快,这样的质检标准,难以及时覆盖不断变化的商品。


更架不住,在利润压力下,供应商们开始挑战盒马的质检流程。


供应商们开始在盒马检测不到的地方钻漏洞,想尽各种办法来降低生产成本——从原材料的质量、到工艺的缩减。


在低价的要求下,盒马的采购们事实上也默许了这样的操作。


举个例子。


瑞士卷是山姆最成功的商品之一,盒马模仿、并复制了山姆的瑞士卷。


一开始,盒马版的瑞士卷味道也还可以。


但是,当盒马开始压低成本时,由于成本压力,供应商们调整了瑞士卷的配方,用更便宜的材料替换本来更昂贵的好材料。


但山姆瑞士卷的美味,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用了足够好的配料。


供应商降低配料品质,本来就已经破坏了味道。


不同地区的供应商们,在调整配方时又各不相同,进一步加剧了品质的不稳定。


这些就导致了,我们前面说的问题:


虽然价格打下来了,但消费者感觉盒马的商品品质并不稳定。


盒马对消费者的惊吓,伴随着价格下降,难免越来越明显。


相比之下 ,山姆并没有选择像盒马一样,一味的去压供应商的价格。


而是抓住中产消费者的核心需求,在产业链上实现了效率的提升,让整个链条的利益相关方都有钱赚。


这其中的关键是——如何持续为会员用户提供更高的商品力(别的地方买不到的好品质、或者同样品质下,别的地方买不到的好价格)?


只要商品力更高,会员的忠诚度和购物频次就会更高,供应商和山姆就有钱赚,同时还能让消费者用更低的价格买到品质更好的商品。


但是,只有前文描述的,靠模式支撑的价格优势,是不够的。


更难解决的难点是:


如何让供应商愿意为山姆打造专供的差异化商品?


山姆有那么多商品种类,如何定义和把控好每个商品的品质呢?


既然SKU更少,又怎么能准确的选品,保证每款商品都能被消费者买单呢?


我们从一位供应商了解到,山姆的采购是他见过最专业且最强势的采购,会对供应商提出定义商品上的严苛专业意见。


供应商为什么会全力配合这样的意见呢?


道理也很简单,因为能挣钱。


不仅如此,在这位供应商看来,山姆的采购是最了解中产会员需求的人。


04

山姆商品力的来源:

用做消费品的方式做零售


通常在零售企业,采购的工作方式是:供应商的销售找到采购,把所有的商品摊开,和采购介绍每款商品的卖点。


采购也会问这些商品在其他渠道的销量数据。


最后,采购觉得某几个商品可以,双方谈妥坑位费。(在大多数商场,一个商品要陈列、销售,是要向卖场交陈列、展示的费用的)


坑位费谈妥,商品就能进入商场销售。


也很好理解,毕竟商场是做零售的,很少有商场有能力干预供应商的商品开发过程。


但是,山姆的采购却不止于此。


当山姆能保障供应商的收益时,山姆会向供应商提出远比其他商场严格的要求,会要求更深的介入到商品的生产和设计环节。


这让山姆的采购,比起一般的采购,看起来更像消费品的产品经理。


供应商反而成了根据山姆采购要求实现产品的乙方角色。


哪怕是供应商已经有的商品,如果要卖进山姆,也需要重新挖掘商品的差异化卖点,让商品符合山姆会员的需求。


一个山姆采购面对供应商的姿态通常是这样的,山姆的采购在找到供应商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商品初期的定义过程。


他们很清楚自己需要一款怎样的商品、这款商品要有怎样的卖点、什么样的包装、什么样的价格。


他们找到供应商,只是希望供应商根据山姆的需求,把这个商品做出来。


ta会向供应商明确提出要求:没问题就做,做出来试吃,试吃后达到要求,才能合作。


如果山姆采购要求要换口味,供应商不换,那基本就没有后续了。


哪怕是决定合作后,山姆商品的设计过程也格外“漫长且严格”。


从商品到包装设计,山姆的采购都会深度介入,并且给出专业性意见。


哪怕只是一个陈列纸箱,都能改不下5版。


正是因为这样严格的要求,供应商的商品只要进了山姆,就能为它们在其他渠道的售卖做信任背书。


山姆采购的选择俨然已成了“高标准商品”的代名词。


只不过,山姆采购的这种专业程度是很反常的。


按理来说,供应商深耕某个品类,他们才应该是最熟悉消费者需求的。


但有意思的是,有一个消费品企业,复盘了自己全年的十几款新品后,却发现所有自己人定义的新品都失败了,只有按照山姆要求做出来的商品取得了成功。


似乎,在商品定义上,山姆的采购比不少消费品企业的产品经理还要专业。


当我们实际了解山姆的采购流程时,确实也发现,山姆的采购工作更像是一个消费品的研发流程。


它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每年年初,山姆采购就会开始做商品规划。


采购需要在内部支持下,确定这一年哪个方向有机会、有新消费趋势?


哪个商品线已经老了,销量不再能维持此前水平,需要升级了?


一旦确定要做某款商品后,就会进入到漫长的研发周期。


如果是自营商品,规划周期通常在12-18个月,甚至更长。


那怎么保证商品规划和新品开发的成功率呢?


一方面,采购会根据历史销量数据判断,什么样的商品能卖好。


由于山姆过去一直服务的是中产会员人群,这个人群的需求变化并没有那么频繁。


比如去年有多少人买纸巾,今年用户的需求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去年用户喜欢什么样的纸巾,今年大概率用户们不会突然不喜欢。


这让山姆更容易从过往的商品售卖数据中,把握用户的需求、并总结提炼出成功要素,


从而更准确的预判新品的销量。


也会越来越准确的知道,这个品类什么样的商品能成功。


如果再看每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很多食物会员们会吃腻、有些产品随着时间也会渐渐失去竞争力),知道哪些商品需要更新,就能做出高质量的商品规划。


另一方面,在做新商品时,采购会像产品经理一样,拆解商品要素,自己去做市场调研、设计问卷,确定最终的产品形态。


举个例子。


有一年山姆打算优化自营的Member's Mark纸巾,就会去拆解纸巾的产品要素:


是两层还是三层?印花不印花?有多少克?一包多少抽?有香味好、还是无香更好?...


这些要素拆解完之后,再分别对每个要素做用户调研。


直到找到在当时看来最优的要素组合,才开始实现产品。


这个过程要想成功,高度依赖于采购的工作质量。


怎么保障采购的工作质量呢?


靠的是评审会。


所有这些关于一款商品诞生的过程——做规划、商品定义、找供应商,都需要过评审会。


山姆的这些评审会,也是采购们压力最大的时候。


在商品的评审会上,CMO(首席采购官)和品类采购等人都会参与提问。


要想通过,必须要解答所有人的问题。


这些问题全部围绕着山姆如何通过商品力实现会员价值发生。


主要包括:


(1)这款商品的独特点是什么?品质好在哪里?其他地方能买到吗?——其他地方彻底买不到是最好的。


(2)如果其他地方买得到,我们的价格优势有多少?价格优势要换算到产品的最小单位,比如食品要换算到每克多少钱。——只有最小单位,才准确反映商品的性价比。


(3)新商品进来,老商品一定要有一个出去。淘汰品是哪个?升级的点是什么?


(4)商品未来会卖得怎么样?会有多少人因此成为会员?会有多少会员购买?

这些问题,背后都指向山姆希望每一款商品都能为会员创造稀缺价值,甚至惊喜。


采购要想答好这些问题,本身就不容易。


当他们给出答案后,还一定会被追问“你有什么依据?为什么做出这个判断?”


采购要想通过评审,必须解答在场每一个部门的所有问题。


因为评审会的现场,每个部门都有一票否决权。


只要有任何一票不通过,这个新品就不能上架,也就意味着采购的所有工作都白干。


也常常会有采购在评审会上被大家问住。


那他们也只能认,回去该补调研,就老老实实补调研。


并且,评审会的结果会和采购的评价直接挂钩。


一个采购只要有几次在评审会上回答不好,公司对他的专业性评价就会显著降低。


在通过了所有的评审后,商品才有机会上架试销售。


在这之后,用户购买数据和满意度调研,是最后一道关卡。


当了解了山姆的商品研发流程后,我就理解了——正因为这样严苛的评审标准,山姆才实现了这么高的商品力。


也就实现了我们前面说的,山姆的绝大部分商品,闭眼买也不会出错。


只不过,这也会对山姆的采购人员,提出远比其他零售渠道采购更高的要求,


那么,这些采购,从哪里来呢?


指望从外面招到现成的人才,是不现实的。


那就只能自己筛选,自己从头培养。


那么,山姆如何筛选和培养这些采购呢?


首先,山姆筛选采购的标准是,至少得对商品有品味、有成为消费品产品经理的潜力。


山姆的候选人通常会有这么两个核心来源:


如果是有工作经验的,山姆会定向招募国内的MBA,比如它会定向去中欧商学院招。这些人既有工作经验,又系统学习过经营管理。


如果是应届生,则必须要有海外留学背景。毕竟欧美的经济比我们早发展了几十年,只有在海外长时间生活过,体验过更成熟的商品社会,见识和体验过好商品,在设计商品时,才会有更高的审美。


虽然招聘成本不可避免变高了,但只有这样的人,才可能达到山姆的要求。


其次,哪怕是高素质的人,也需要有足够的学习时间,才可能胜任山姆的工作。


采购加入山姆后,会跟随一个十多年经验的老采购学习,


前半年里,老采购干什么、ta就干什么。


跟在旁边旁听和记录。


在会议上获取信息、在行动中观察学习。


同时,阅读大量资料。


半年后,这个采购就会拿到一个小品类,开始独立做采购。


最后,很多调研、趋势洞察等工作,也不是采购独立就能完成的,


所以山姆会为采购配置一个庞大的采购支持团队。


这个采购支持团队会辅助采购,完成各种专业性的调研分析工作。


比如当采购涉及到数据分析、市场调研等工作时,都会有相关人员支持。


这些人都向山姆采购阶段性的汇报,辅助ta完成商品开发的工作。


因为有这样的人才和要求,采购成为了山姆最核心的部门。


与其他零售企业不同。


采购在山姆处于绝对最中心的位置。


甚至于连门店的商品如何陈列,权限也不属于门店,而是属于总部的商品和采购部门。


核心的位置、更高的要求和消费者的认可,都让山姆的采购部门产生了强烈的自豪感。


一位山姆的采购说:


“在采购行业是有鄙视链的,沃尔玛的采购看不上其他公司的。山姆的看不上沃尔玛的(虽然山姆是沃尔玛的子品牌)。”


不过他也怀疑,可能Cotsco的采购,看不上山姆的。


05

为什么盒马

不能复制山姆的商品力?


既然山姆的商品力是通过采购来实现的。


那盒马如果要复制山姆的商品力,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挖一批山姆的采购不就完了吗?


事实上,盒马也挖了。


但是,挖了之后,似乎并没有什么用。


山姆的采购到了盒马,就不再是山姆的采购了。


为什么呢?


我在2023年时,和一个从山姆跳槽到盒马的采购有过交流。


当他从山姆来到盒马后,很快感受到了两个差异。


第一,时间变紧张了。


在盒马,商品规划并不稳定,总是变,规划节奏容易被打断。


原先在山姆,都是以年为单位的商品研发周期规划。


到了盒马,商品研发周期缩短了,通常几个月就会变一次。


不仅规划老变,时间本来就更紧张了,反而要做的事也变多了。


采购的工作量,基本正比于SKU数量和商品的更新频率。


盒马的SKU数此前比山姆多不少,山姆一直稳定在4000左右的SKU,而盒马的标准门店一度有8000个SKU。(后来盒马才缩减了大量的SKU数)。


这样,采购投入在单款商品上的精力也只能更少。


第二,虽然时间紧张,但好在商品的评审更宽松了,活也更好干了。


在盒马,虽然采购也要经历商品评审,但和山姆直接面对CMO、被刨根问底、还动不动一票否决的压力截然不同,考核重点也完全不同。

盒马对采购的管理,更像是常规零售企业的做法。


它并不会要求采购去定义用户价值,而更多看:商品是不是在其他渠道卖的好——毕竟在其他渠道卖得好的,在盒马大概率也能卖好。


但是,其他渠道都在卖的商品,自然不可能让用户感知到惊喜和独特性。


同时,盒马评审会的决策者是总监,因此采购最重要的工作是要说服总监。


总监评审的依据是什么呢?


优先看产品销量和利润预期。


虽然总监也会问问商品的卖点,但和山姆的CMO的提问相比,总监的提问回答起来就简单多了——


一方面,并不是所有总监都有那么好的商品审美和判断力,大多数盒马的总监,肯定达不到山姆CMO的判断力——当以总监主观的判断作为依据时,评审标准实际上大大降低了。


另一方面,不管总监还是采购,其实都还是打工人。总监也有自己的业绩压力,也想尽快交工。


比如很多时候总监看到别的渠道上了什么品,就会直接让采购去挖供应链做自有品牌。这些品,自然也缺少了论证和做出更好品质的时间。


总监们比起和企业利益更长期绑定的CMO相比,心态上难免更是“差不多就行了”,要是真搞砸了,大不了再换个工作嘛。


资源更紧张、加上标准降低,使得采购既没有动力、也没有条件像在山姆那样为单款商品投入那么多。


就像当总监问到商品的卖点时,在盒马最省事的做法,就是采购问问供应商“你的商品有啥卖点?”


供应商给个说法,也许采购就能交工了。


他们并不需要像山姆采购自己定义出卖点、做大量的调研,更不需要深度介入商品设计。


06

山姆模式的成功逻辑是什么?


对比之下,山姆CMO的亲自评审、多个部门的一票否决权,都是为了让每一个采购必须把商品设计的工作做扎实。


但要做到这些,光靠要求是不够的,还需要资源——山姆其实也在采购身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


除了要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给一款商品更稳定的规划和更长的研发周期。

还要让每个采购有更少的工作量。


前面说到,山姆的SKU只有4000左右。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不仅仅是比沃尔玛少了一个数量级。


一家稍微大一点的711便利店的SKU数量都有3000多。


上万平的山姆,只有百平左右的711的SKU数量。


更少的SKU总数,也让山姆每个采购人均管理的SKU数量,只有行业平均水平的几分之一。


我也问了山姆的采购,为什么只管理这么少的SKU呢?


他说的话也很直白:


“不是我们不能管理更多的SKU。我们这些采购,管4000可以,大家加加班管6000也可以。但是,如果要想把商品做好,我们就只能管好4000个SKU。”


“如果非要做到6000个SKU,但商品品质做不好,销量、利润可能还不如做4000个的时候好。”


当听到这段话时,我就理解了山姆的成功背后的内核——


一个企业的成功,来自于为它的用户,创造了充分的价值。


其实,企业发展只有三个问题:


第一,越来越清晰的理解自己的用户、理解用户价值。


第二,让满足用户价值的要求,转变成企业内部所有人的行为、和上游供应商的行为。


第三,不断实现更高的效率。


我们今天看到的山姆的商品力,恰恰来自于对这三个问题的更好解决。


第一,怎么能越来越清晰的理解用户、理解用户价值呢?


最好的状态,就是只服务一类人群。


针对这个人群,不断累积认知和数据。


随着时间推移,理解就会越来越深。


山姆的会员模式,将所有没交会员费的用户挡在了外面,虽然给自己增加了模式启动的难题,但也让自己的人群更单一。


山姆所有的数据、经验和认知,反映的都是中产会员家庭这唯一一个人群的偏好。


这样,对人群需求的理解不断加深,它才可以不断提高针对这个人群新品研发的成功率。


第二,怎么能更好的满足用户价值呢?


还是华为那句话——“让听得见炮火声的人决策”。


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谁离用户更近、谁有更多时间与用户泡在一起,谁才会更理解用户价值,这样的人才应该拥有决策权。


那谁离用户更近呢?


相比于供应商,零售渠道的人可以大量观察到用户的购买过程、搜集用户的购买反馈,他们天然离用户更近,能对用户有更准确的了解。


那么,如何让这些更理解用户的人,定义的用户价值,能被整个生产、流通、陈列环节充分实现呢?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让那个最了解用户的人,为整个链条负起全责。


一旦采购与研发商品的人,中间增加了分工,那么每增加一个环节,信息传递中的流失和误差就会增加。


消除用户价值传递过程中的误差,有人负起全责,其实也曾经是产品经理这个岗位诞生的初衷。


第三,怎么能实现更高效率呢?


只有通过效率提升实现的低价,才是可持续的、健康的低价。


其实,当山姆选定了自己要服务的人群时,放弃其他人群,就会更容易实现高效率。


就是因为选定了只服务谁,它才敢放弃小包装、放弃现场挑选和称重、才敢把店开在近郊而非市中心。


也因为它更了解这个人群,才敢只用更少的SKU,实现供应商生产环节的更高效率。


这三个问题的更好解决,才是山姆成功背后的真正模式。


我其实非常理解,为什么盒马做不成山姆。


因为山姆的模式,背后处处都是反人性的要求。


同样招进来采购,谁不希望采购能干得更快、干得更多呢?


但是,要让采购实现产品经理的产出,就必须意识到:产品经理的工作成本远远高于采购。


必须给ta稳定的规划、更长的时间和更少的SKU管理量。


同样开业做买卖,谁不想多服务一些人呢?


但是,只有用会员费将非会员挡在外面,你的数据才能更反映中高产家庭这个人群的真实需求。


所有数据和认知,才会针对这个人群形成有效的累积。


谁都服务,常常意味着谁都服务不好。


同样是作为管理者,谁不想像盒马那样,层层授权下去,让自己更轻松呢?


但是,只要你授权下去,就难免带来标准的降低。


在一个企业最重要的事上,很多时候只有高管、甚至老板亲自盯,才能保证这个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


而对于山姆,这一点就是商品力。


但是,要盯持续更新的商品,这意味着管理者要投入多少时间用来一场又一场的开会?一个又一个商品的评审呢?


其实,做更多、更快、不断扩张版图、让自己工作更轻松,是企业的本能,也是人的本能。


但是,在实现用户价值上,每一个本能都可能引向一条岔路。


山姆,则是通过自己的模式设计和管理者的工作,将所有的人都绑死在了唯一的道路上——


对于开在郊区的会员店,必须用商品力把消费者拉过来。


只有商品力强到稳定的创造惊喜,消费者才会买会员。


山姆的选择,决定了它只能通过商品力来实现成功。


CMO的评审,则要求山姆的所有员工只能走在不断提升商品力的路径上。


只要路径确定了,剩下的,就是一点点解决问题。


建成团队、累积商品理解、找到第一批用户会热爱的商品,并等待第一批用户影响其他用户。


最后需要的,就是持之以恒的解决问题,和漫长的耐心。


07

为什么山姆会在一开始走上这样的模式,而盒马没有?


其实,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走上盒马的路才是常态。


当我们看到此刻山姆的成功,不要忘记,山姆入华已经28年。


它一开始也并不顺利。


在最开始的十几年时间里,山姆只开了几家会员店,甚至还一度想放弃会员仓储模式。


沃尔玛也曾考虑过放弃在中国的山姆会员店业务。


直到2016年,经过多次管理层轮换后,伴随着中国中产消费者群体的壮大,山姆重新制定了经营策略——


坚持会员第一,坚持精选零售、将SKU数压缩在4000左右。


但是,“坚持会员第一”说起来简单,可是知道会员喜欢什么样的商品,才是真正的难题。


在商品的探索过程中,山姆也走了很多弯路。


比如:山姆是从美国起家的,美国是一个比中国更成熟的商品社会,那一开始直接引入美国的商品,是实现高品质最快的策略。


但是,这个策略实际做下来,却并不成功。


山姆也尝试过亚太周边国家的商品组合,也一样,并不成功。


直到找到了瑞士卷,山姆才算是第一次有了在中国做爆款的经验。


此后,伴随着对会员用户了解越来越多,爆款才不断诞生。


哪怕有了好的商品组合,山姆又面临着获客的问题。


对零售商场来说,如果你的商品足够好,最简单的获客方式,就是试吃、特价,让消费者先来了再说。


但是,山姆不是会员根本进不来、郊区的门店附近甚至于很少有自然客流。


山姆的会员模式,大大增加了获客的难度和门槛。


山姆一直坚持着。


坚持到对中国中产的需求,有了足够的了解。


坚持到有了一只优秀的采购团队和商品管理机制,可以不断的创造出惊喜的商品。


坚持到有越来越多的用户成为山姆的会员。


然后小红书出现,中产们第一次有了交流消费经验的内容社区;疫情到来,我们第一次开始减少外卖和减少外出就餐,开始囤积商品。


这个时候,中产们才终于普遍发现,山姆早就为自己准备好了可靠的商品。


这背后是巨大的耐心。


而耐心,帮助山姆建成了护城河。


实际上,砸钱能得到的东西,很少是护城河。


而花时间得来的东西,才可能是真正的护城河。


当盒马开始学习山姆时,就会感到后发者的艰难。


山姆对中产会员的了解、开发爆品的经验和商品管理体系,根本不是短时间能学来的。


更何况,当山姆开始崛起时,国内没有其他强大的会员零售品牌。


但是,当盒马开始跟进山姆的模式时,它的目标用户中,不少人早已是山姆的会员。


如果盒马不能比山姆更好,为什么还要再办一个盒马的会员呢?


除了耐心和坚持。


山姆在起步阶段,就比盒马少面对了一个关键问题:模式选择的问题。


山姆的模式,决定了他必须实现独特的商品力,必须让消费者乐意走进它的店里来。


反观盒马,直到今天,它仍在探索自己的模式。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在于,盒马一上来就选择了一条充满风险的道路。


盒马尝试过各种不同的业态,开了小店、社区店、奥莱店、盒马鲜生等,其实都是在探索一个问题——什么是最好的单店。


比如盒马鲜生吧,你会发现其实是好几种不同店的组合——


  • 比711等社区店大,SKU更多。


  • 比大超市更近,溜达着就能去。


  • 比一般的卖场,生鲜更好、可以现场加工,更像海鲜市场、海鲜大拍档。


只不过,我们看到的这些优势,也同时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和成本。


  • 大超市之所以要开在远一点的地方、711不敢店太大,就是因为店租太高了——离社区近,比起山姆的郊区,难免店租会高;比社区店大,店租也更高。但是,怎么能找到足够多的SKU,既能填满一个更大的店,又能像便利店的SKU一样,满足坪效要求呢?


  • 离社区近,能溜达进来,提高了客流,但是也带来了用户的多元。


  • 于是,盒马比一般的便利店更大,但是又不像便利店一样,靠着附近的客流就能养活自己,就要设法吸引更多人到店。可是,人群多元,又使得它更难取舍、更难形成对某一人群绝对的商品力,吸引更多人到店。


  • 增加了海鲜加工,也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和业务复杂度。我曾经问过盒马的朋友:为什么盒马的海鲜品相那么好,在盒马做出来就不好吃呢?他说:他们算过一笔账,其实加工海鲜,要想能做好,除了要有SOP、还需要加工者是厨师。但是,厨师比店员贵,一个门店支付厨师的工资,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挣得回来。


创新者如果成功,会得到巨大的回报,但也要承担对应风险的代价。


这些代价此刻转变成了压在盒马身上的沉重负担。


当下,盒马也开始向山姆学习改造供应链体系——精简SKU,提升自有品牌数量。


而且,盒马的烘焙也通过长时间的研发,拥有了不断推出爆款的能力。


那么,为什么盒马没能更早意识到要学山姆呢?


原因很简单。


在见到山姆成功前,谁都不知道这个模式在中国会不会成功。


相比之下,向供应商收租的模式,是零售业几十年跑下来最成熟、成功者最多的模式。


而山姆的模式则需要更多的耐心,更长的周期才能看到回报。


而当盒马看到山姆的成功,开始学习山姆的商品力时,其实已经来不及了。


不仅仅是积累的问题。


还有历史上模式探索形成的负担,让盒马不像山姆,可以轻装上阵。


我相信盒马也很快意识到了在商品力上难以与山姆对抗。


不能做得比它好,那唯一的出路只能是更便宜,那就只能卷价格。


但是,这一卷价格,就更偏离了山姆的模式。


伤害供应商利益,带来了品质的下滑。


在盒马打出移山价的时候,我也问了在山姆的朋友,我问他当时你们慌吗?


他说,不慌。


该跟进还是要跟进。


而且,对山姆来说,这个价格对它并没有伤筋动骨。


盒马降价,供应商就要赔钱。


但是山姆降价,供应商和山姆只是少挣钱,


并不影响山姆继续的开店扩张。


08

写在最后


其实商业世界的大多数道理都很朴素。


绝大多数的商业成功,都围绕着:价值、效率、护城河,这三个要素发生。


只有山姆让自己的采购体系,不断围绕着会员用户,实现更高的商品力时,山姆才能赢得会员持续的选择。


当山姆的价格优势,不来自于压缩供应商利润,而是来自于整个产业链的效率提升时,它才能同时得到会员用户和供应商的持久支持。


当支撑这一切的,是漫长时间建立的理解、建成的能力,在消费者心中小心维护的品牌,和在供应链上的持续投资时,这个护城河,已经保证了山姆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健康发展。


也保证了很难有针对中产用户的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挑战山姆的地位。


最终,让整个链条更好实现用户价值的企业会胜出。


我也问了山姆的朋友,谁会是山姆最大的挑战者?


他说,他觉得最有可能的挑战者是同样模式、同样有耐心的Cotsco。


不过他也说:山姆比起Cotsco的一点优势是,跟上了即时零售的风口。


此刻,线上的订单占到了山姆订单的60%以上。


这让山姆有了更大的销量,可以支撑在供应链和商品上的更大投资。


我也想起,在我们调研山姆的最开始时,有一位做零售的朋友问过一个问题:


山姆在中国,比在美国火。


美国山姆的人其实也不能理解,为啥山姆能在中国这么火。


现在想来,我想答案可能是这样的——中国的中产群体诞生的时间其实很短。


在历史上,并没有足够数量的消费品是专门针对中产群体设计的。


在这一点上,山姆其实是先行者之一。


当它率先实现了能更好满足中产需求的商品后,中产们第一次体验到了针对自己用心设计的大量消费品。


加上社交媒体的讨论和传播,山姆才实现了远胜美国的火爆。


可以说,山姆是很多以中产用户为目标的消费品的诞生地。


只不过,作为诞生地,山姆遇到的困难就是,现成的商品不足,只能自己去定义商品。


要定义商品,就需要能定义商品的人。


而能理解中产用户需求的产品经理数量也不足,那就只能让采购承担起产品经理的角色、自己培养出这样一批产品经理。


回头看,以做消费品的姿态做零售,其实是我们这个时代零售行业的最大红利之一。


也是为会员创造价值的必然选择。



哈哈你终于滑到最最重要的模块了, 

都24年了,你不会还没上过"复盘营"吧?


千万不!要!划!走!忍住冲动!~


主理人:周子敬

(以太创服CEO,一堂校长,张一鸣天使投资人)


一杯水的价格带你练6天基本功

√ 业务拆解:一页纸拆解商业模式成败要素

√ 科学决策:职场最核心的"讲道理基本功"

√ 商业情报:顶级机构都在用的"调研模型"


从"大厂管理者"到"创业者"到"新超级个体"

都在这里熬夜做复盘

加入6天改变计划

这是你今年最正确的一次扫码


2节必修课+3节选修课+2024年热门模式解读

我们绝不割韭菜,好好学习,课程发誓有用!!


名额有限,错过本期需要等N个月~~



创业复盘训练营203期,优惠价格仅限前100人
 点击阅读原文立刻报名

<END>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综合评分:0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