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扩增或非复制型mRNA-LNP疫苗治疗小鼠HPV相关肿瘤
持续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等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本文中,作者测试了三种mRNA-LNP(脂质纳米颗粒)疫苗对小鼠HPV相关肿瘤的治疗效果。 首先,作者用萤火虫荧光素酶(Luc)或gDE7(单纯疱疹病毒1型糖蛋白D和HPV癌蛋白E7的嵌合蛋白)测试了三种mRNA的蛋白质体外表达情况。
药时空
JACS丨仿生结构的钴纳米催化剂可清除病理性ROS,提高AD的治疗效果
目前临床用于治疗AD的药物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有效清除ROS,治疗效果不佳。 本文提出了一种纳米催化抗氧化概念,通过构建一种具有仿生结构的钴纳米催化剂,可以高效、可持续地清除病理性ROS,从而提高AD的治疗效果。 主动脉夹层 (AD) 是一种严重且致命的心血管疾病,其特征是主动脉壁层分离和假腔形 成。
BioArtMED
JCB丨于海佳团队揭示钙信号蛋白调控突触囊泡释放的新机制
在神经系统中,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来交流和传递信息。 突触囊泡经过栓系、锚定等过程定位到突触前膜区通过胞吐释放神经递质,在这过程中涉及多重蛋白质-蛋白质以及蛋白质-脂质相互作用。 其中 Synaptotagmin-1是介导神经递质同步释放的关键钙信号蛋白,可以通过形成多聚体行使功能,对突触囊泡融合具有关键的调控作用,临床研究发现其突变与神经发育障碍有关。
BioArtMED
三连发!上科大iHuman研究所最新成果解析药物靶点分子识别与激活机制
近期,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徐菲课题组在新兴药物靶点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GPCR)研究领域再传捷报,成功解析了多发性骨髓瘤重磅靶点GPRC5D、肠道炎症新靶点GPR15以及神经精神疾病新靶点TAAR1复合物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阐明了三类靶点识别配体或药物分子的分子机制。 解码GPRC5D:多发性骨髓瘤抗体药物作用机制的新见解。 GPRC5D属于特殊的C家族孤儿受体,其N端仅有20多个氨基酸。
上海科技大学
创新脂质纳米颗粒实现器官特异性mRNA治疗
近期,浙江大学研究人员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Reformulating lipid nanoparticles for organ-targeted mRNA accumulation and translation ”的文章。 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去除胆固醇和磷脂,可以显著提高LNPs在特定器官(如肺和肝脏)中的mRNA表达。 具体来说,去除胆固醇的3-Comp LNPs在肺部的mRNA表达显著增加,而在肝脏的表达则减少。
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
pH敏感型多特异性抗体的病毒灭活策略
近年来,多特异性抗体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 尽管这种方法具有潜力,但传统的S/D处理方式存在一些缺陷,例如需要大体积的孵育容器以及TnBP的毒性和环境污染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S/D处理方法,即在亲和柱上进行孵育。
抗体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