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07年全省救灾防病工作情况的通报
苏卫应急[2007]36号
2007年9月21日
各市卫生局、厅直属有关单位:
我省是典型的气象灾害频发区,不良气象条件对全省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很大威胁。今年入夏以来,受强降雨、台风、龙卷风等影响,淮河流域及里下河地区涝灾严重。我省各级卫生部门及医疗卫生机构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按照“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原则,根据救灾防病预案的要求,深入灾区,不畏艰苦,连续作战,有效开展救灾防病工作,认真落实各项防病措施,救灾防病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灾情基本情况
今年6月入梅以来,全省陆续出现了多次强降水过程,部分地区最高日降水量超过200毫米。受暴雨和淮河上游泄洪影响,我省淮河干流及内湖水位不断上涨,均超过警戒水位,沿淮河流域及环高邮湖部分地区均遭受不同程度洪涝。受恶劣气候影响,我省南通和扬州部分县(市、区)还遭受龙卷风和冰雹灾害。至今年8月底,我省共计25个县(市、区)受灾, 409.8万人受灾, 182人受伤,死亡8人。卫生部门受灾损失金额达841.9万元,其中倒塌房屋116间,造成危房863间,损坏大型仪器17台。
二、前期准备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超前进行部署。全省各级卫生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都将救灾防病工作列为全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高度重视,提前准备,成立救灾防病领导小组和组建救灾防病队伍,及时下发了加强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和做好当前救灾防病工作的通知,都能做到超前部署,认真抓好救灾防病各项准备工作的落实。根据卫生部《国家救灾防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试行)》(卫办应急发[2006]134号),我厅及时下发了《省卫生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救灾防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苏卫办应急[2007]7号),并转发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2007年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工作的通知》,对救灾防病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同时成立了以郭兴华厅长为组长的救灾防病工作领导小组。南京、苏州、无锡、南通、连云港、淮安等市也先后成立组织、召开会议、组建应急队伍,超前进行动员、部署。
二是完善工作预案,修订技术方案。在主汛期到来之前,我厅及时印发了《江苏省救灾防病预案》、《江苏省医疗卫生机构灾害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预案(试行)》等预案。省疾控中心组织专业人员对相关技术方案进行修订,结合救灾防病的实际需求,组织传染病防制、消杀、健康教育等专业领域的专家编写了《江苏省2007年救灾防病技术指导方案》,为科学、规范、有序、有效、有力地开展救灾防病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南京、徐州、常州苏州、泰州、镇江、扬州等市卫生局也都先后制定下发了相关预案或技术方案。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业务培训。今年以来,我厅分别举办了全省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卫生应急培训班,对救灾防病预案和相关技术方案进行了强化培训。按照救灾防病的实际需要,我厅及时调整充实了两支国家救灾卫生应急队队伍成员,对应急队队员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了传染病调查处理、环境消杀、医疗急救等知识的系统培训,要求队员从思想上、专业技术上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各地、各单位层层落实预案、方案的培训任务。南通、南京、徐州、常州、连云港等市也都组织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的救灾防病业务培训。各地、各单位也都因地制宜,分别组建了专业处置队伍,制订了相关工作制度和要求,明确分工和职责,按照标准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
此外,我厅根据去年会同省发改委、省经贸委联合下发的《卫生应急基本物资储备目录》,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灾情和疫情,我厅年初就制定了消杀药品名录和储备计划,并及时下发,截止目前为止,共计下发漂精粉12万吨,84消毒液30万吨,三氯泡腾片18.6万吨,氟哌酸77万片。各市按照卫生应急基本物资储备目录的要求,在省下拨消杀药品的基础增加了部分药品储备,并逐级下发。全省共下发消杀药品和器械折合金额达到了200多万元。
三、灾情应对情况
灾情发生后,各地、各单位紧急动员,全面部署,认真履行卫生防病职责,扎实推进各项救灾防病工作开展。
一是有效组织,快速响应。灾情发生后,我厅迅速筹集专项经费,在年初储备的基础上,再次下拨救灾防病药剂。灾情发生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充分认识到救灾防病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及其衍生事件的不可预测性,思想高度统一,立足于防大疫、抗大灾,坚持预防为主,以人为本,把环境和饮用水消毒、传染病防制、食品卫生监督作为救灾防病工作重点,深入灾区一线,全面落实防控措施。全省共派出各专业救灾卫生应急队580支,3435人次。灾情较重的扬州、南京、宿迁等市应急响应及时,成绩比较突出。
二是落实责任,畅通信息。根据《国家救灾防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试行)》(卫办应急发[2006]134号),我厅及时下发了
《江苏省卫生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救灾防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苏卫办应急[2007]7号),指导各地救灾防病信息报告工作。徐州、南通两市比较重视救灾防病信息管理工作。
三是强化监测,分析疫情。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在汛期进一步加强了对霍乱、伤寒、菌痢等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及其他水灾相关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分析和报告,为灾区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信息支撑。全省灾区腹泻病门诊正常、规范设置,加强了采样、检索。根据传染病疫情直报网络监测情况表明,各受灾县(市)报告与洪涝灾害相关的法定传染病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部分县(市)并略有下降,病例均散在分布于各个乡镇,没有聚集性发病。从目前来看,全省受灾地区传染病疫情平稳,甚至部分传染病与去年同期相比稳中有降,没有发生灾后易出现的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人畜共患病等传染病的流行或暴发,也无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四是派出队伍,深入灾区。受灾地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医疗卫生单位均派出了救灾防病应急队伍,深入受淹居民区开展救灾防病工作。为早期发现病人,并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救灾防病应急队逐户走访受淹居民,详细询问健康状况,在全面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上,重点做好肠道病病人的及时诊治,全省共在灾区现场救治伤病员807人。各级救灾防病应急队深入灾区指导居民饮用水净化、消毒,垃圾、粪便的科学处理,逐户宣传防病知识,对居民进行简单易懂的消毒、杀虫方法培训。对临时居住点室内进行物体表面消毒处理,腹泻病人的居住室内的墙面、地面消毒,临时居住点厕所消毒及灭蝇处理,病人呕吐物及排泄物的消毒处理等。全省共计消毒546.45万平方米。泰州、扬州两市高度重视环境消杀、餐饮安全管理,成效明显。
五是通力协作,积极应对。各级卫生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气象局应对气象条件引发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的合作机制》,与气象部门积极协商,共同应对公共卫生气象问题,及时有效处置气象条件引发的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疾控、医政、卫生监督等职能处(科)室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各项处置措施得以科学、高效落实。常州、连云港两市重视部门配合,努力形成工作合力。
六是突出重点,加强督导。
按卫生部应急办要求,我厅及时派出两支国家救灾卫生应急队(江苏)紧急奔赴江苏省受淹较重的盱眙县等地区开展救灾防病督导工作。卫生应急队深入灾区听取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关于灾情、疫情和灾区各项救灾防病措施落实情况的汇报,迅速组织各相关专业的专家、技术人员根据灾区情况制定了《国家救灾卫生应急队(江苏)灾区救灾防病工作方案》和《灾区救灾防病战前演练方案》,在当地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配合下,帮助当地主动查治病人,了解当地传染病疫情,督查传染病疫情报告,督导灾区卫生防病措施的落实,组织开展救灾防病技术培训和指导,对当地居民开展健康教育,并组织开展了救灾防病演练。两支国家救灾卫生应急队发放消杀灭药械合计14.77万元。我厅还高度重视灾后的食品卫生监督工作,针对水涝灾情,及时下发了《省卫生厅关于加大食品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力度认真做好救灾防病工作的通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也迅速下发了有关文件,对食品、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认真贯彻《通知》精神,在汛期进一步加大了食物中毒和生活饮用水的监督力度,认真排查食物中毒隐患。
七是重视宣教,发动公众
为增强灾区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各地、各单位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广泛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环境卫生、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等健康教育活动,教育群众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防病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全省共下发宣传资料218.2余万份。扬州市及高邮、宝应、兴化等地都高度重视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
四、需要改进的方面
1.预案、方案有待进一步完善。各地、各单位制定了相关的预案和技术方案,通过救灾防病的现场检验后,暴露了诸多问题,普遍存在科学性、可行性差,衔接性不好,系统性不强等特点,有待进一步完善。
2.部门协调、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在今后工作中,要通过模拟演练等形式磨合队伍,加强卫生系统内部以及与其他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能力,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灾害发生后,能迅速组织应急队伍赶赴灾区现场,确保科学、有序、高效地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于体制等原因,我省部分地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较为被动,需要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主动做好部门间协调工作。
3.经费保障有待进一步落实。灾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政府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差距较大。尽管上级卫生部门及当地政府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部分灾区消杀药械仍匮乏,当地也缺少专项经费予以保障。
4.救灾防病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目前,灾情虽然已经控制,但有可能出现涝转旱的可能性,我省今年救灾防病依然任务较重。有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对下一步救灾防病工作的艰巨性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存在松懈思想和麻痹、侥幸心理。
5.公众健康教育有待进一步重视。在灾情发生后,尤其需要加强安全饮食和安全用水卫生知识宣传。卫生宣教工作应采用多种形式结合,灾后宣传仍需加强。对灾区的防病抗灾的环境清理、饮用水消毒工作指导要到位,做到合理使用消毒药物、不过量、不缺量,科学指导灾民用药。
6.农村基层防保网络有待进一步健全。由于队伍、政策等方面的原因,农村基层防保工作质量还得不到保证。尽管省出台了实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经费补助政策,各地执行情况不一,乡镇、村级防保人员的收入和劳动报酬得不到保障,严重制约他们工作积极性,影响了公共卫生、卫生防病工作措施的落实和工作质量的提高。基层是救灾防病的第一现场,也是预防、发现和处置的第一道关口,抓住了基层,也就抓住了救灾防病的根本。
根据上述通报,我厅要求我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医疗卫生机构,要认真总结今年以来本地、本单位救灾防病工作经验,在组织领导、预案方案、信息管理、队伍建设、物资储备、应急响应、部门协调、卫生宣教、社会动员等方面查找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努力提升救灾防病工作水平,为今后的救灾防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保障我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