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重庆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渝科委发[2015]125号
2015年12月3日
各区县(自治县)科委,万盛经开区科技部门,在渝高校、科研院所,有关单位:
按照《关于印发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科发社[2014]159号)和《重庆市科技平台管理办法(试行)》(渝科委发[2015]73号)有关规定,市科委、市卫生计生委制定了《重庆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申报和建设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重庆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指导意见
为推进重庆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发展,根据国家《关于印发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和《重庆市科技平台管理办法》,现就加快建设重庆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下称中心)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和我市四届七次全会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建西部创新中心为目标,以满足科技创新需求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政策创新,充分发挥好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技术引领、资源集成、辐射带动、开放创新的作用,努力将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成为整合集成临床医学研究资源和创新力量的重要依托,成为优化组织实施相关疾病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力量,成为促进医学技术推广的重要平台。
二、基本原则
(一)需求引导。以我市民生需求为导向,以临床医学技术创新和实用产品研发与推广为目标,开展重大疾病协同攻关,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促进成果转化。
(二)评审授牌。市科委、市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进行评审,评审结果经公示后,市科委和市卫生计生委择优认定并联合授牌。
(三)绩效评估。建立中心绩效评估制度,采取第三方机构评估的方式,评估标准以定量指标为主,重点对创新绩效、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服务业绩以及开放共享程度等进行评估。
(四)事后补助。认定授牌后,根据年度运行绩效给予奖励性后补助,并按照总额控制、评选择优的办法实施。
三、总体目标
立足推进我市医学科技发展和加快医学科技成果临床转化和普及推广,以科技引领、资源集成、辐射带动、开放创新为主要任务,探索协同攻关与成果转化应用推广机制,搭建疾病研究协同网络,形成二、三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协同研究体系,发挥示范平台、融合平台、创新平台和辐射平台作用,推进临床与科研交融并举和相互促进,到2020年,建设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个以上,新诊疗技术协同攻关和示范应用200项以上,研发新产品100项以上,惠及民生大众1000万人以上,形成促进医学科技创新、成果普及普惠的重要推广平台体系,为我市医学科技发展和医改实施提供科技支撑。
四、申报授牌程序
(一)指南发布
市科委会同市卫生计生委根据全市医疗卫生科技工作重点任务,编制申报指南。
(二)申报条件
1.申报建设的中心依托单位为三级甲等医院法人单位;
2.内、外科按三级学科申报,其它临床医学学科按二级学科申报,申报建设的中心在申报领域的临床技术水平国内或市内领先;
3.申报建设的中心临床医学和转化研究能力突出,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优势明显;
4.依托单位能够对拟申报的临床研究中心建设提供相应的条件保障,有相对固定的科研场所、设施以及其它必需的科研条件,有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和运行管理机制,协同单位之间权责利明确,仪器设备、研发力量高效整合;
5.申报建设的中心负责人和成员应当符合科技计划信用评价等级要求。
(三)申报要求
建设单位根据申报指南要求,自愿在重庆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申报。申报应当填写重庆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申报书,并提供要求的相关附件。依托单位应当对申报书的真实性负责。
(四)评审授牌
由市科委和市卫生计生委联合组织专家评审,采取会议评审、现场评审、通信评审、网络评审等方式进行。根据专家评审结果,按照竞争择优的原则,拟定通过评审的中心的名单,经市科委主任办公会审议后对外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予以授牌,统一命名为“重庆市XX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并在市科委网站上予以公布。
五、中心建设重点任务
(一)致力建设成为西部一流中心。发挥中心在临床研究领域的组织、协调、管理和服务能力,通过优势集中、协作互补、资源整合的原则,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人才、设备和技术资源优势,率先在临床诊疗的分析、检测、评估等环节建设西部领先水平的资源、技术和服务综合平台,加快申报建设国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二)完善中心管理体系和人才团队。建设一流的专业化管理和技术团队,专业化技术服务流程,专业化资源调控网络和专业化研发服务平台,加强国际、国内合作,接轨国际技术标准和运作模式。
(三)搭建重大疾病研究协同网络。形成三级医院-区县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多级研究网络体系,建立网络协同研究机制,建立研究网络成员单位的绩效考核制度,培育网络管理和运营的优秀人才和技术骨干。
(四)开展重大疾病技术协同攻关。紧密围绕本领域疾病防治的重大需求和临床研究中存在的共性技术问题,研究提出本领域研究的战略规划和发展重点。重点组织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循证评价研究,开展防、诊、治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和应用评价研究,开展诊疗规范和疗效评价研究,开展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的转化医学研究等。
(五)组织开展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研究提出诊疗技术规范建议和相关政策建议,供行业主管部门参考,形成行业诊疗规范。构建本领域适宜技术、创新产品推广体系,制定本领域诊疗技术规范,建立三级医院-区县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多级推广模式,提升本领域疾病诊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六)建立本领域生物样本库和医疗信息大数据库。建立和完善本领域生物组织样本库应用管理体系,制定基于组织样本库的科研整体规划和项目管理流程、临床科室与样本库的协调配合管理制度、组织样本使用的评估和监督管理制度、临床资料及随访信息的共享与管理制度、使用效益的后期监督与评估管理制度等标准化规范,并积极争取成为行业规范/国家规范;建立本领域医疗信息大数据库和管理体系,实现医疗信息互联互通、医疗资源全面共享。
六、保障措施
(一)平台专项支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纳入重庆市科技平台专项管理,根据年度运行绩效给予奖励性后补助,对部分新建科技中心给予建设经费补助,并按照总额控制、定额补助的办法实施。
(二)拓宽中心融资渠道。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充分利用我市科技金融创投引导基金,引导创投机构为中心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融资服务,以科技风险担保、科技保险、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支持中心成果应用推广市场化。
(三)培育中心专业人才。依托中心培养一批科技创新成果应用推广专业人才队伍,探索成果和利益分配的有效方式,建立科技人员与基层合作的长效机制。完善科技人员服务基层和民生的激励、支持政策,构建产学研用合作共赢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