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试用企业版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11-08-05

发文字号

闽政办[2011]180 号

信息分类

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有效地区

福建省

时效性

现行有效

实施日期

2011-08-05

颁发部门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正文内容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

闽政办[2011]180 号

2011年8月5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根本性转变,加快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持可持续的充满活力的新体制、新机制,提高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现就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通知如下:

  一、加快推进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各市、县(区)政府要按照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等部门《关于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意见》(闽政办[2011]160号)精神,组织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步骤,列出详细的时间节点和线路图,集中人力、集中精力、集中时间,全面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县级机构编制部门要会同卫生行政部门,建立以县(市、区)为单位,实行人员编制总量控制、统筹安排、动态调整的制度。今年8月底前,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核定的人员编制和下达的岗位设置结构比例,完成岗位设置;10月底前完成竞聘上岗和全员聘用工作;年底前完成未聘用人员的分流安置、清退工作。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竞争上岗、全员聘任、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

  二、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政策。各市、县(区)政府要认真落实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财政厅、公务员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分配机制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抓紧完善奖励性绩效工资激励政策,建立科学公平、体现绩效的考核分配机制。各地人事、卫生、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核定工作,保证基层卫技人员工资不低于当地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平均水平。对于实施绩效工资前原有收入高于平均水平的部分应予保留,并纳入奖励性绩效工资。对于年度绩效考核合格并超额完成医疗服务任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从超收部分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增量进行分配,具体提取比例由各县(市、区)确定。省里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乡镇卫生院改革与发展的意见》(闽政[2009]1号)文件下拨的乡镇卫生院农村卫技人员专项补助不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各地不得冲抵绩效工资总量。有条件的地方要设立农村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奖励资金,鼓励和引导卫技人员扎根基层、服务基层。该项工作在10月底前全面完成。

  三、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采购供应改革。8月底前各市、县(区)要对基层医疗机构全面实行落实零差率销售改革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到位。在9月底前要组织区域内基层医疗机构通过省级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平台统一采购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坚决杜绝网下采购行为。要严格执行基本药物货款结算制度,县级财政要按规定及时上缴基本药物货款,确保基本药物足额供应。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构建可靠、可控、可查、畅通的药品生产供应保障体系,开展药品配送情况及质量安全监督检查,确保药品及时配送到位。年底前,全省村卫生所全面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在村卫生所执业的乡村医生要全部使用基本药物,基本药物纳入全省统一采购,由乡镇卫生院负责供应。省卫生厅、食品药品监管局等有关部门要按照建立招采合一、量价挂钩的省级率药品招标采购新机制要求,制定《福建省医疗机构第九批药品(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实施方案》,并于9月份启动第九批药品(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工作。

  四、建立健全稳定长效的补偿机制。各市、县(区)政府要按照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等六部门《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意见的通知》(闽政办[2011]26号)要求,加大落实力度,抓紧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后的多渠道补偿机制。8月底前各县(市、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方案要全部出台。要充分发挥财政投入对综合改革的助推作用,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经费由政府足额安排,各项专项经费和经常性收支差额由政府补助的政策。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任务、财务收支的核定工作,人员经费补助要同核定编制数挂钩,同实有人数脱钩,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减员增效的积极性。各设区市要根据省物价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卫生厅等部门印发的《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般诊疗费有关问题的通知》及省卫生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制定的实施细则,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出台一般诊疗费相关政策,实施时间不迟于2011年12月31日。

  五、做好清理化解历史债务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卫生部《关于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意见》(国办发[2011]32号)和省财政厅、卫生厅等部门的具体部署,各市、县(区)政府要按照“制止新债、锁定旧债、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总体要求,组织发展改革、财政、卫生部门会同审计、监察等部门对于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长期债务,认真进行逐项、逐笔清理核实,9月底前完成债务核实锁定工作,建立债务台账;12月底前将认定的债务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剥离给当地政府;当地政府要按债务协议,如期偿还结清各项债务。各级财政要建立化债资金专户,用一年半时间化解2009年12月31日前形成的长期债务。

  六、加快培养和充实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地要按照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等部门《关于加大力度培养和充实基层卫生人才队伍意见的通知》(闽政办[2011]111号)的精神,加大力度组织实施“四个一批”计划,尤其是年底前要完成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招聘1000名特岗执业医师的工作,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返聘一批退休医生,充实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基层在岗医生转岗培训和学历提升,满足现阶段基层对全科医生的需要;继续落实《福建省2010~2012年全科医师能力提升计划》,确保明年底实现城市社区每万服务人口拥有3名全科医生,每个乡镇卫生院拥有4名全科医生的目标;同时加快建立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逐步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5+3”培养模式。组织实施乡镇卫生院院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管理能力提升培养计划,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水平和医改政策的执行力。

  七、加强村卫生所建设。各市、县(区)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31号)和省里的总体安排,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各地年底前要完成今年下达的全省5010所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任务。对目前全省1665个未设立村卫生所的行政村,要适当调整建设计划,将其纳入建设计划,进行重点建设,由乡镇卫生院负责聘请乡村医生或派驻医务人员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确保年底前实现村卫生所和乡村医生全覆盖。

  八、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省卫生厅、财政厅要抓紧制定下发《关于提高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通知》,将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40%左右的工作量下移给村卫生所承担,同时将相应比例的基本公共卫生经费拨付给乡村医生,明确村卫生所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合理核定任务量并加强监督考核。各市、县(区)政府要切实组织实施好这项工作,确保年底前全部到位。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大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与管理力度,进一步明确乡村医生职责,健全培养培训制度,规范执业行为。要全面落实好乡村医生参加新农保政策,对符合新农保待遇领取条件的乡村医生,按照规定及时发放养老金,有条件的地方可对老年乡医采取补助等多种形式,提高其养老金水平。

  九、全面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在不改变乡村医生人员身份和村卫生所法人财产关系的前提下,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所及乡村医生实行业务指导、药品供应、绩效考核、卫生信息等一体化管理,年底前基本实现一体化管理目标。各地要加强村卫生所业务指导,努力提高乡村医生服务水平,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十、积极稳妥推进村卫生所药品零差率改革和门诊统筹试点。选择2000个左右行政村卫生所开展药品零差率销售试点,将试点工作与建立补偿机制结合起来,试点村卫生所同时开展新农合门诊统筹。在此基础上,明年逐步推开。各地要按照《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闽政文[2010]14号)的精神,对开展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改革的村卫生所,建立经费保障和监督考核机制,将村卫生所收取的一般诊疗费和使用的基本药物纳入新农合支付范围,发挥新农合的补偿作用。

  十一、建立双向转诊和分工协作机制。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等部门《关于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实施意见的通知》(闽政办[2010]252号),城市三级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要建立长期稳定的分工协作机制,以开展门诊预约诊疗、双向转诊和人员培训为重点,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模式。年底前,各设区市城区和县(市)二级医院要与区域内若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落实分工协作的政策措施,通过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形式的帮扶,全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厦门市要积极探索全科医生首诊制,省卫生厅等部门要抓紧出台对首诊和分级医疗的管理制度。省医改办要将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量列入医改工作考核范围。

  十二、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切入点,采取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开展巡回医疗,为城乡居民提供医疗适宜技术服务和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慢病管理等服务,建立健全适应群众需求的基层服务模式。各市、县(区)要大力推行“家庭医生责任制”,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全科医生与城乡居民建立契约服务关系,明确服务内容、服务项目和服务责任,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为服务重点,可先从“慢病管理”入手,对高血压、糖尿病等人群实行全过程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绩效工资分配可采取设立家庭医生津贴方式,充分考虑服务居民数量、构成,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等,建立有效激励机制。9月底前,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要选择一批纳入城镇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定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医保资金按人头付费改革试点。

  十三、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快人员培训,尽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应用工作。9月底前,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完成信息系统建设,启动运行各项业务管理功能并与设区市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对接,实现各项卫生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应用;年底前要全面完成健康档案电子化和病历电子化。卫生信息网络要进一步延伸,终端逐步覆盖村卫生所,实现新农合村卫生所门诊结报以及健康档案基础资料、公共卫生基本信息采集等业务。要进一步完善远程医疗会诊系统,从乡镇中心卫生院扩大到较大乡镇卫生院,为100所县级以上综合医院配置远程病理设备,推动基层医疗机构与城市三级医院之间开展远程医疗会诊和技术咨询。继续加快“社保卡”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保卡就诊一卡通全覆盖工作,切实减轻群众看病负担。

  十四、全面落实包保责任制。县级政府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主要实施者,要按照《福建省医改领导小组关于实行福建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包保责任制的通知》要求,建立包保责任制。按一人一院(中心)的要求,确定一名部门负责人包干负责一个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改革工作,根据包保职责,加强对政策宣传、方案制定、竞聘上岗、政策落实和规范操作的全过程指导,确保转轨顺利和社会稳定。省、设区市医改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要按照分工职责,与包干市、县(区)建立挂钩联系制度,加强对包保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各环节的督导检查,及时了解各地综合改革进展情况,认真查找存在问题,重点督查改革政策是否落实,资金是否足额及时到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是否落实,服务模式是否转变等,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实到位。9月中下旬,省医改领导小组将组织相关部门对各设区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进展情况进行督查,督查结果在全省通报。

  十五、加强宣传引导。各地要切实提高对医改宣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根据国务院医改办与中宣部联合召开的医改宣传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省委宣传部、省医改办制定的《福建省医改工作新闻报道方案》,制定本地医改宣传工作计划。各级有关部门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医改宣传工作,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借助各地有影响力的传统集会等活动,多形式、多角度地宣传医改的政策举措和工作进展,宣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等取得的成效和群众得到的实惠,宣传各地医改实践中的典型经验和优秀医药卫生工作者的先进事迹。正确引导舆论,凝聚社会共识,提振改革信心,为医改持续深入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各级政府要按照本通知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医改投入,强化工作责任,细化改革任务,把握时间节点,层层抓好落实,全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确保今年各项改革任务如期完成并取得成效。


<END>

最新政策法规资讯

对摩熵医药数据库感兴趣,可以免费体验产品

同部门最新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同地域最新地方性法规和规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