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14年上海市卫生计生新闻宣传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
2014年3月6日
各区县卫生计生委,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有关大学、中福会,委直属单位,市级医疗机构,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
现将《2014年上海市卫生计生新闻宣传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14年上海市卫生计生新闻宣传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
2014年新闻宣传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积极贯彻全国卫生计生宣传工作会议、上海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宣传工作的先行先导作用,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做好舆情引导应对,强化新闻宣传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行业服务与管理职能,统筹抓好思想理论建设、卫生人口文化、医学伦理等各项工作,努力构建大联合、大宣传的工作格局,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卫生计生事业传递正能量、提升软实力、营造好氛围。
一、加大新闻宣传工作力度,加强全行业新闻宣传联动
(一)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提升宣传舆论的影响力。做好重要会议、重点改革、热点事件的思想舆论引导,增强意识形态和思想舆论工作的话语权。全面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刻内涵,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要求,结合纪念建国65周年、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契机,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弘扬爱国精神,坚定改革信念,凝聚思想共识。
(二)聚焦医改宣传报道。加大医改工作宣传力度,做好医改政策解读,聚焦公立医院改革、区县医改典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家庭医生制度、公共卫生、中医药事业、健康服务业发展等医改重点,积极宣传医改进展、成效,增强市民对医改的感受度。客观反映医改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增强社会对医改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的认识,引导市民合理预期,为医改营造宽松、和谐的舆论环境。
(三)做好先进典型宣传。大力弘扬主旋律,努力挖掘、培育、宣传各级各类卫生计生单位基层一线的先进典型和凡人善举,创新表达方式,讲好卫生计生好故事。积极宣传医改中涌现出来的典型,把先进典型宣传和医改宣传紧密结合起来,深入挖掘、宣传“上海市十佳家庭医生”的先进事迹,汇编家庭医生真情故事集,支持艺术团体用文艺作品的方式宣传优秀家庭医生。开展“中国梦·健康梦”征文评选,组织“医患真情故事”征文宣传和微电影展播活动。做好全国卫生计生系统“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等先进典型的推选宣传工作。
(四)加强计划生育宣传引导。积极开展计划生育主题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广泛宣传新修订的
《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政策法规,配合做好人口出生预测预报,引导市民避开生育高峰,积极应对短期内可能出现的生育堆积现象。宣传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和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强优生优育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科学育儿素养。
(五)构建全行业舆情应对联动机制。加强对平面媒体、重要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及社区网站等的监测和舆情研判,与东方网联合建立舆情信息监测、研判、应对平台,第一时间应对突发事件和负面新闻,把握舆论应对的主动权。进一步健全卫生计生系统舆情应对联动机制,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力量建设,组建舆情应对专家团队,定期汇编、交流、分享舆情应对典型案例。年内,各办医主体、区县卫生计生委、三级医疗机构、委属公共卫生单位都要建立舆情监测、研判工作制度,实时掌握舆情动向。加强新闻宣传培训,办好“上海卫生新闻讲坛”,加强对领导干部、新闻发言人、宣传干部的培训和实战演练,举办突发事件应对、新闻写作、网络舆情处置实务培训和演练。积极推进“上海卫生计生新闻宣传中心”建设。贯彻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年内县级以上卫生计生部门都要设立专门的宣传机构并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必要的保障。
(六)开展“体验式、理解式、互动式”宣传报道。组织新闻媒体深入门急诊、医疗急救、社区卫生、计生服务、疾病防控、卫生监督、无偿献血等卫生计生工作第一线,开展“公众体验日”、“开放日”等体验式互动报道,客观介绍医务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职业、生活压力,客观介绍中外医疗服务模式、保健制度的比较,进一步争取社会各界、广大患者、市民的理解、支持。
(七)推进健康教育宣传。统筹协调新闻媒体与医疗卫生行业的健康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与上海报业集团、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上海市健康大讲堂暨解放健康讲坛,与《新民晚报》联合主办新民健康大讲堂。进一步发挥12320、12356热线的健康宣教作用,协调推进市健康教育所与市级医院联合开展健康教育,加强与新媒体平台的合作。在健康教育内容上,增强“科学就医”宣传,开展区县医疗特色专科宣传,引导市民就医的合理流向。
(八)加强《健康报》驻地记者站等建设。加强健康报上海记者站记者梯队建设,完善驻地记者、特约记者和通讯员网络,在《健康报》上推出一系列医改报道、深度报道、人物报道和专题报道,积极向《中国人口报》、《中国中医药报》提供新闻稿件,进一步增强上海卫生计生工作在全国的影响力。加强健康报网“上海地方频道”的建设工作。
二、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升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软实力
(一)持续推进服务创新和改善。深化“关爱患者,从细节做起”文明服务主题活动,在全市卫生计生系统积极倡导和推广人文细节服务举措。在总结完善第一批10条人文细节服务举措的基础上,充分听取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意见,从全市人文关怀细节服务措施中遴选、汇总出一批创意新、措施实、效果好的服务举措,进一步在面上倡导和推广,成为医疗卫生单位持续改进服务的常态、长效之举。支持、推进上海医药卫生行风建设促进会做好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病人满意度第三方测评工作,督促医疗机构根据测评情况改进完善医疗服务,改善病人就医体验。
(二)推进文明单位创建。做好第十二届市卫生计生系统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体现精神文明工作在新一轮创建中的特色和亮点。深入开展和谐医院创建,完善新版行业文明单位考评指标体系,加强文明单位创建督查。做好系统内市级文明单位评审工作,修改完善卫生计生系统市级文明单位社会责任报告框架。做好全国文明单位的复评审工作。做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人员培训,进一步提升卫生计生系统精神文明创建水平。
(三)提升职业道德和文明素养。着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增强医患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精神培育,推进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与医务工会、委团委、市医学伦理学会等联合开展“阅读医学人文书籍彰显医学人文情怀”系列活动。开展第三批卫生计生系统职业道德基地的评选,总结卫生系统基地和品牌建设的规律、特点,丰富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发挥职业道德教育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完善“医德档案”项目,积极推进“医德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将医德评定作为医务人员绩效考核、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四)推进医院志愿者工作。吸引和鼓励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医院志愿者工作,积极鼓励、支持、推荐优秀的志愿服务单位申报“上海市志愿者服务基地”,搭建服务平台,扩大医院志愿者工作的影响力;依托本系统32家市级志愿者基地,开展窗口人员手语培训,不断改善残障人士就医体验;在市志愿者基地试点开展“医院志愿者服务站”工作和各项特色活动;推广《上海市医院志愿者岗前实务培训手册》,推进志愿服务的制度建设。
(五)加强卫生文化建设。全面推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业使命、共同愿景、医学精神和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卫生计生行业文化建设,深入宣传践行“大医精诚、平等仁爱、敬畏生命、追求卓越”的上海卫生职业精神。编写《医院文化建设工作指南》,指导各医疗单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医院文化;针对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开展医疗卫生单位优秀网站评选活动,推出一批具有卫生文化特色的优秀网站,丰富卫生文化载体建设。
(六)加强理论研究。提升思想理论研究的能力和理论成果的说服力。与市文明办、市教卫党委、市志愿者协会等联合开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院文化建设、医院志愿者工作等理论研究,不断拓展工作思路,为卫生计生事业软实力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三、加强委系统宣传和思想理论建设,统筹抓好其他各项工作
(一)加强委系统新闻宣传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服务与提升并重的原则,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加大委属单位新闻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委系统社会影响力。建立委属单位重点工作新闻宣传项目预申报制度,开展委系统亮点、特色工作系列宣传发布。定期召开市卫生计生委机关重点工作新闻选题策划会,抓好委重点题材新闻宣传。二是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拓展文明单位创建覆盖面,提升文明单位创建质量和层级。三是加强疾控、卫监、急救、采供血、计生服务、健康教育等单位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委属单位软实力。四是推进委属单位特别是公共卫生单位网络、微博等新媒体运用,进一步提升媒体沟通应对能力,更好服务市民健康。
(二)抓好委属单位思想理论建设。会同有关部门抓好委机关、委属各单位党组织中心组学习,重点抓好各级领导干部的学习,特别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单位党政主要领导要模范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计划、分层次地组织好广大党员、群众开展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的学习宣传,推进职工班组学习。推进主要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讲党课,及时了解学习宣传贯彻的情况,回答广大党员、群众关心的问题,发现和总结推广经验。加强思想理论工作交流,办好《卫生政工》,搭建思想理论工作交流平台。
(三)统筹抓好其他各项工作。指导各级卫生计生单位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组织开展思研会征文,在《卫生政工》平台上开设人文书籍推荐栏目,提供基层学习的参考内容。推动医学伦理工作,召开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第六届会员大会,完成换届改选工作,举行临终关怀(舒缓疗护)伦理国际研讨会;开展学术活动,加强医学伦理学会各专业学组的建设。进一步营造卫生计生系统内部良好的舆论环境,加强对各医疗卫生单位院报院刊、电子宣传屏的服务、引导与管理;做好卫生计生系统语言文字、学习型组织建设、“三下乡”工作。指导卫生系统思研会、医学伦理学会围绕医疗卫生中心任务开展工作。